免费的20世纪初中国进口贸易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一)
20世纪初中国进口贸易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关 键 词】工业化 进口替代 轻工业产品
一、引言
二、1912-1926:民间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棉纱纺织品、面粉、火柴、卷烟等进口量大的轻工产品行业。棉纺织业是本时期近代工矿业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其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4-1922年,是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发展最快的阶段。这八年间,全国共增纱锭137.7万枚,年平均增长率达13.1%;布机共增加7943台,年平均增长率为14.6%,其中民族资本所有的纱锭年平均增长率达17.4%,布机年增长率达16.4%。世界大战中列强输华棉纺织品大幅减少,这引起1917年纱价大幅上升,纱业利润大增。生产一包纱1917年利润达银26.4两,1919年更高达50.5两[1 《中国近代经济史》,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课程,第6章第2节,不论旧开新设,规模不同的纺织厂都可获致丰厚的利润。整个纺织业处在兴旺乐观之中。机器面粉业的发展也与此相似。第二阶段为1923-1927年,全国纱锭增加到351.5万枚,年平均增长率为8.1%,这阶段中民族纺织业发展缓慢,其年平均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仅为6%,而外资棉纺织厂年平均增长率却高达11.2%[2 刘国良:《中国工业史》,近代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P817]2。 进口替代战略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表1 中国工业、农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变化表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工业 11.94 9.1 54.27 23.8 105.9 34.7 资料来源:王玉茹,《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
(2),P98 民族资本从总量和相对量上迅速增加,1895—1927年,按1920年的资本估值,外国在华工业资本、官办工业资本和民间工业资本合计106484万银元,其中外资50000万银元,占47%;官办资本11414万银元,占10.7%;民间资本45070万银元,占42.3%[7 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1055,1057,1065页计算]7。民间 资本已经几乎与外资平分秋色,加上官办资本,民族资本已经超过了外资的规模。 表2 1912-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商品结构表 单位(%)
年份 轻工业产品 总计
纤维 食品 陶瓷 杂货 1926 24.9 13.7 1.0 4.0 43.6
1930 16.1 13.0 1.1 3.3 33.5 1936 5.2 5.1 0.9 3.1 14.3
资料来源:[日]久保亨,近现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工业发展,章开沅主编,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P469,472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西方列强再次涌向中国市场,中国的进口替代战略受到挤压。虽然1920-1928年,民族工业新投入的资本在3亿元左右[9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 III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88年版]9,但是相当多的中小工业企业累亏破产,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体上仍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国垄断资本的渗透和侵蚀,呈现出半殖民地工业发展的复杂性,不少民族工业企业往往依附于外国垄断企业生存,不少民族商业企业所经营的商品中,洋货占相当乃至主要部分,利润甚至以从外国垄断资本分成作为来源。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在民间自发的进行下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中国的经济有所增长,经济结构有所改善。轻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使得中国的贸易地位和贸易结构也得以改善,国产品逐渐替代进口品,减少了对外国的依赖。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特别是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完成了对中国形式上的一统。国家开始关注经济的发展,并希望执行一个积极的财政经济政策来建设现น代化的国民经济。这一时期,国家对经济的主导作用开始加强。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宋子文在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自1842年丧失的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1927年中国进口的应有税准为3.9%,实际税准为3.5%,进口税额45973千元(国币),到了1936年,中国进口的应有税准为34.5%,实际税准为29.7%,进口税额为254539千元(国币)[10 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化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P75]10。关税税率的提高和税收收入的增加是明显的。那些国内产量相当于进口量的10-100%的大宗消费品,如棉纺织、呢绒、糖、烟叶、纸烟等的税率提高的很多。1929年这类商品的税准为13.0%,1931年增至28.5%,1933年又增至47.9%,1934年其税准达53.7%,远远高于其他各小类商品的税准。另一方面,这一大类商品进口量的降低也很明显。自主税则实施前的1928年,它们占进口总额的26.4%,此后即逐年剧降,到1936年时,只占进口总额的10.1%[11 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化发展》,P81]11。国内有学者认为国民政府的保护性关税政策更多的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实施贸易保护。国外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对国民政府的保护性关税政策进行正确的评价。认为棉纺织和卷烟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而且强大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也使得该政策大打折扣。火柴制造业更多的是内部过度竞争,即使进口锐减,也难以促进国内工业正常发展。但是确实有一些部门如水泥工业、人造丝纺织业和棉布加工业由于进口量的下降而为国内资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总的来说,保护性关税政策导致了进口的显著下降,特别是轻工产品,促进了国内工业包括以国内资本建立的企业的发展(Kubo,1999,ch6)[12 Kubo,Toru:China’s Quest for Sovereignty in the Inter-war Period:Tariff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1999]12。笔者认为不论国民政府实施保护性关税政策的初衷是什么,在客观上的确对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除了宋子文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几位国民政府重量级人物的政策思想中看出他们对于中国工业化的设计。孔祥熙,1928-1930年的工业部长和1933-1944年的财政部长在1928年提出中国应该建立八大门类的国营工厂[13 转引自:Kubo,Toru: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n Asia,1930s-50s, ,2002,P1]1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力图控制经济的意愿,虽然该计划由于财政资金的不足而流产。陈公博,1931-1935年的工业部长,认为中国的经济基本政策是发展重工业,但是考虑到中国的经济条件,中国不得不同时从轻工业起步。因为
(1)中国的重工业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而轻工业却有良好的基础;
(2)民族资本虽成功地投资于轻工业但是却难以投资于重工业;
(3)中国政府的财力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重工业投资[14 原载陈公博:《四年从政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转引自:Kubo,Toru: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n Asia,1930s-50s,P2]14。
因此笔者把这一时期的工业化战略归纳为政府主导下的轻工业进口替代。虽然前一个时期中国也是进行轻工业的进口替代,但是却没有政府的支持,因此可以说这时期的进口替代战略更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定义,因为有了政府的参与和保护。 经济结构继续发生变化。 从中外产业资本的力量对比上看,1936年中国资本的产值为26.09亿元,占总产值的63.2%,较1920年增长了9.0%;外国资本产值为15.16亿元,占总产值的36.8%,较1920年增长了3.9%[ 丁长清:《试论中国近代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南开学报》,1984年第6期,统计范围包括近代工业、矿业、运输业中中外企业的产值,1936年不含运输业中中外企业收入数,是根据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6年的收入数,按1933年运输业中中外企业产ย值比例数字算得]。
中国的对外贸易在进口替代战略的推动下继续增长,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贸易额有所萎缩,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又有所提高,名次也有所提前。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为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包括经由香港的间接贸易)如表3:
表3 1933-1936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按国别)
进口 年份 总计(千美元) 美国(%) 英国(%) 日本(%) 德国(%) 苏联(%) 香港(%) 东南亚(%) 1934 347893 26.39 12.11 12.32 9.07 0.83 2.88 15.58 1936 279752 19.70 11.74 16.31 15.96 0.13 1.89 12.97
出口 年份 总计(千美元) 美国(%) 英国(%) 日本(%) 德国(%) 苏联(%) 香港(%) 东南亚(%) 1934 181008 17.63 9.30 15.16 3.58 1.05 18.85 6.65 1936 210002 26.36 9.18 14.48 5.54 0.60 15.07 4.86
贸易收支 年份 总计(千美元) 美国(千美元) 英国(千美元) 日本(千美元) 德国(千美元) 苏联(千美元) 香港(千美元) 东南亚(千美元) 1934 -166885 -59903 -25287 -15425 -25080 -980 24111 -42175 1936 -69750 240 -13553 -15216 -32999 881 26370 -26088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对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追求以及保护性关税的实行,中国的进口额逐年下降,出口额却逐年提高。虽然贸易收支尚未达到平衡,仍为逆差,但是明显呈现逐年减少。1936年时的逆差额只相当于1933年时的1/3左右。与美国、英国、苏联和东南亚的贸易逆差基本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对美国和苏联的收支在1936年转为盈余。对香港的贸易收支在1933-1936年一直为盈余。而美国、英国、苏联、香港和东南亚占到中国进口额份额超过50%,对这些国家的贸易收支的改善直接导致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
1930年以后,外资基本上处于撤资的状态,这就说明这些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由国内企业进行的,而不是由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的。进口额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轻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但是这种下降因国而异。如美国、德国等向中国的轻工产品出口并不是很多的国家,这种下降并不太大,但是另外一些国家却明显受到影响。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对华出口在这一时期减少不过3000万元,而日本却减少了18 800万元,是美国的六倍多,见表4:国别年份 1926 1930 1933 1936
美国 35 31 15 5 资料来源:Kubo,1999,P171,Table6-9 为了防止上述轻工业产品进口比例的下降是由于进口结构的变化或是绝对消费量的减少造成的,本文给出另一种衡量指标——国内市场自给度,用以反映国内工业生产相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的发展程度。自给度越高,进口所占比例越小。表5给出了1937年自给百分率超过80%的轻工产品。
表5 1937年部分轻工业产品自给度表[ 生产量包括外资在华企业生产品]
产品 单位 产量 消费量 自给百分率(%)
棉织品 百万米 5035 5096♛ 98.8 针织品 万元 2235 2274.7 98.3
面粉 万包 7600 7945 95.8 搪瓷 万元 447.5 536.3 83.5
火柴 万箱 141.4 140 101.5 植物油 万元 8800 3700 237.8 表5的数据说明表中所列示的轻工业产品的自给率是相当高的,从而从国内生产的角度证明了这一时期进口替代的成果。虽然生产量中包括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生产品,但是正如上文指出的那样,由于1930年后外资基本处于撤资状态,所以民族企业的生产量应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四、总结与启示 在经济结构方面,工业的地位明显上升,尽管仍不居主导地位。工业中近代工业的产值比重也大幅提高,中国正在一步步向现代化工业国家方向努力。在中外产业资本和产值等力量的对比上,民族经济已经赶上乃至超过外国,民族经济势力在逐渐增强。
中国的贸易地位逐步提高,贸易逆差逐渐减♋少,对某些国家已经实现贸易盈余。对轻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使得国货逐渐替代了进口品,对国外的依赖减轻了,节省了外汇。甚至能将一些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主要通过香港)(Kubo,2002)[ Kubo,Toru: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n Asia,1930s-50s,P4]。
中国选择轻工业进口替代性的工业化道路既有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既来自于对洋务运动失败的总结,也来自于西方列强的挤压和自身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这种战略的成功,反映了经济后进国家通过进口替代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的可行性。
但是这一战略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以及饱受经济侵略和压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本质。中国的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化道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必然不可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工业化国家。这因为:
(2)国家保护的实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中国并没有就此太平。国共双方打了10年的内战,而战争是需要花钱的。保护性关税所获得利益更多被用于满足财政需要进而提供战争经费。如果这笔收入用于对进口替代工业的再投入,并用于对相关软硬设施的改善,中国工业化的前景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3)进口替代的层次较低,贸易分工的利 益有限。中国实施的是轻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这种替代是低层次的,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是很有限。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尚未进入到重化工产品的进口替代阶段。虽然从历史和经济学的角度上看,重化工产品进口替代的弊端较多,成功的先例不多,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妨碍中国进行如此尝试。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轻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只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初级阶段中一种可能和可行的方式,中国尚未探索出一条真正使得中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工业化道路。
(4)进口替代的区域性分布。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是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进行的,属于后发外生型。工业比较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形成一种相互分割的“飞地”式的工业发展模式。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难以形成全国性的主导产业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5)进口替代工业的效率低下。中国的工业起步晚,起点低,对于西方的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难以很快掌握和吸收。与同行业的外国企业相比,不同程度地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后一时期,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之下,更容易造成这种低效率的情况。特别是官营工业由于产权不清晰和委托代理的高成本问题,造成效率比民营工业还要低。随着国家的介入,官营工业却在挤压民营工业,实际上加重了整个民族工业的低效率程度。【参考文献】:
[1]毕世杰,1999:《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邓泽辉,2000:《中国近代进口替代工业的历史作用》,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第2卷,第2期
[3]刘佛丁,1999:《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刘佛丁、王玉茹,1996:《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刘佛丁、王玉茹,1998:《关于中国近代国民收入研究的状况和展望》,天津商学院学报,第3期[7]刘克祥,2001:《简明中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9]张谷,1997:《鸦片战争后的近代经济开放与产业发展转型——〈中国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历史〉之二》,宁夏大学学报,第19卷,第2期
[10]郑友揆,1984:《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化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1]《中国近代经济史》,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