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古诗的内涵和外延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意蕴丰富的诗词。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局限于字词串讲的线性理解和就诗论诗的简单感悟,这使原应充满灵韵和诗意的课堂黯然失色,着实令人痛心。为此,我就古诗词的教学做了一些思索与实践。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板块一:读中感悟
师: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记载,这首诗是李白应邀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玩,与当地豪士汪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即兴所作。你能说说你从中看到了怎样的送别情形?体会到了诗中人物怎样的临别心境?
生一: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我仿佛看到了大诗人李白站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拱手告别的情景。就在此刻,他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声”,我又好像看到了汪伦以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的情景。
生二:忽闻――说明李白并不知道汪伦要来送他,从中可以看出两人友情的纯洁、真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样的送别,我体会到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生三:深千尺――我感觉既是桃花潭的水深千尺,又是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深千尺。诗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友谊具体化成人们可以估量得到的程度,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太妙了!❣
生四:不及――纵然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给我送行的情谊。我体会到两人的友谊非常深。
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从你们的理解和体会当中,我也总结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在叙事,叙述送别情形;后两句是在抒情,抒发两人的深厚友情。
板块二:诗意解析
桃花潭,又名玉镜潭,位于安徽省泾县,潭水深邃,景色秀丽。自从诗仙首唱之后,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或在舟中吟咏,或于潭畔放歌,几乎是有景必有诗。
“其泉清以香,其鱼美可食。”
“澄潭千尺鱼所集,木落烟寒水流急。”
也不乏有感慨当年:
“李白乘舟去,汪伦不再来。”
“于今潭水依然深,无复当年乘舟客。”
桃花潭也因为李白的《赠汪伦》,发展成了旅游景点。
生:读了《赠汪伦》,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一些零散的画面,经过整☼理,写了下来:
在唐朝的泾县,住着一个叫汪伦的人。他非常仰慕“诗仙”李白的才华,很想邀请李白到他的家乡来做客。
于是,他托人捎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喜欢桃花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封信后,非常兴奋,立刻便准备马车♀前往泾县。
两人一见面,李白才知道“十里桃花”是这儿有一个桃花潭,方圆十里; “万家酒店”是因为这里酒店的老板姓万。李白先是一愣,继而一边大笑,一边拍着汪伦的肩说:“不错啊,老兄,把我都耍了一把!”两人相视大笑,一见如故。
接下来的日子,汪伦带着李白尽情地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每天都开开心心地过着如神仙般的生活,这正是李白所向往的生活。几日后,李白因家中有事要回去了,又不忍心告诉好友汪伦,便留了字条,准备离开。
李白踏上了回家的小船,忽然岸上响起了一阵踏步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原来是汪沦,他踏着步子,边走边唱为李白送行。李白听后很感动。李白大声地对汪伦说:“再会啊,汪兄。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
船离岸越来越远,李白思绪万千,为汪伦写下了一首《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船驶进江心,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直到看不见船影,汪伦泪如雨下,仍呆呆地望着江面,回忆着和李白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词语百科: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遍唱歌,一遍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辨析:诗歌的后两句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板块三:诗情画意
请同学们从图画和曲子中感悟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