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5-01-13 05:47:2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格格不入的。传统文化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出现了反对一切传统文化的“思潮”,传统文化在这一时期几乎面临着灭顶之灾。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其“糟粕”之处但也有英“精华”之所在。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我国的现代文化建设中来“为我所用”正是笔者本文所要论述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路径选择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狭义解释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我们所论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解释。每一个民族由于其不同的生活地域,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造就了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氛围和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不断地的发展、沉淀、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其中既有糟粕亦有精华,并且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某些不相适应和冲突。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它是建立在封建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其本质是小农思想的反映。现代文化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同之处是它强调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权利、尊严,以及尊重个性、尊重人的创造性。

二、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建立在两种不同性质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在现实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尤其是在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的时候,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保守守旧的一些传统观念的冲突就表现得更,加明显。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文化制度与当代文化制度的冲突

制度文化主要指由社会组织及机构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以及规范在实施中引起的社会反映及社会关系。传统文化制度与当代文化制度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法律制度上表现为“人治”与“法治”的冲突。法治社会和人治社会是两种不同的治国安邦的治理模式。法治强调的是民主,强调的是多数人之治,它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主要是通过国❤家组成议会或者组成代表大会的形式来制定法律,当法律通过民主的方式制定出来以后就要严格的实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例外,即“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没有任何任何人或组织能超越法律之上。从政治学角度来讲,法治是当代民主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它通过法律的形式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干预。

与法治不同的是人治,强调的是少数人之治。专制是人治的代名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国几千年的治理国家的制度突出表现为“人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之下只有皇帝一人说了算,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必须严格的遵守,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基于“君为臣纲”这样一种思维模式的延伸,在现实的治理模式中,大臣们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也是“论心定罪”。有罪与否大臣一人说了算。基于这样一种治理模式,人民的命运是不能有自己来掌握的,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某种“贤人政治”,崇尚“清官”。这样,一个国家治理得好坏,便完全取决于个别人是“贤明”还ผ是“昏恶”。显然这样一种治理模式与当代的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的治理模式是格格不入的。

2.在用人制度上表现为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的冲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如何通过合理制度的设计来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用人的基本准则。当下我国的用人制度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制度之下的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谋求公司的不断进步发展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每个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注重人的发展,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在用人模式上必须采用任人唯贤的现代用人模式。与此不同的是传统文化的用人唯亲的用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血缘因素被极大的考虑进了用人的因素中来了,至于所用之人是否是真正的人才则被考虑到了次要之列,这样一种用人模式主要是基于“家天下”以及熟人社会的社会形态下发展形成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用人传统在今天依然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显然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用人制度上,我国历来推崇伯乐,但是几个伯乐解决不了中国现代化用人的基本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人事制度体系,打破传统用人制度上任人唯亲的现象,才有可能彻底地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用人的问题。

、传统观念文化与现代文化观念的冲突

观念文化主要指在基本文化形式上的认知体系和认知过程。文化中各种外在的现象、态度和行为,常常是由其认知主体的内在观念驱动和决定的。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尽管人们天生就有趋利避害、求义或求利或两者兼求的本性,但

是在处理义利关系时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应当是先义而后利,正所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这是始终贯穿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旋律。在传统文化里讲求“去利存义,安贫乐道”在封建文化的传统观念里,是重封建伦常☂之“义”,轻物质利益之“利”。这种传统观念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看成是“纵欲”,是“小人”之所为,讲求“君子谋道,小人谋利”,鼓吹“存天理,灭人欲”。而现代的价值观念则属追求“义”与“利&r❣dquo;的有机结合。当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的社会,人们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同时还要追求物资利益的享受,因而,当今通行的价值观念中,功利主义也就自然而然的占据了一席之地。现代的价值观念认为道德原则的价值必须以其客观效果为标准,判断的标准是看该行为的发生是增进了社会利益还是减少了社会利益,除此之外,别无其它价值标准。因为现代的价值观念是“以人为本一,在人的天性中都存在着趋利避害追求享受的本性,因此,凡是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的行为,都被认为是道德的、善的。我们当代的价值观念既坚持功利主义原则同时又强调道义重要性,这同现代社会发展中对物质与精神的极大追求和对法律的规范是相一致的。

2.传统伦理观与现代伦理观念的冲突。传统伦理观与现代伦理观念的冲突在现实中突出表现在传统文化崇尚克己、忍让与现代文化既坚持原则又突出利益至上原则的冲突。作为小农经济的必然 产物以及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度为基础的产物,家庭成为了一家联系社会的纽带。同时又加上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自然经济的熟人社会,这就产生了崇尚克己、忍让的传 ϡ统文化伦理观念,在传统文化伦理观念中“孝”“忠”“节”是该传统文化伦理观念得核心。但当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这种社会经济类型以谋取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它强调自我发展、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孝”、“忠”、“节”的实现不是在强迫下而是在自愿和互利原则上完成的,因而必将与崇尚克己、忍让伦理的观念发生冲突。

三、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现代文化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冲突之处,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两者的冲突,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有机的融入到现代文化的建设中来正是笔者所要的解决的。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两方面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封闭的社会环境和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两重性: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因素,它不可能在历经无数次内忧外患后仍然以极大生命力延续至今,如果没有落后因素,没有一种向后的阻力,近代中国便不会在科技、文化、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因而,全盘否定传统思想是有害的,全盘肯定、盲目自大的国粹主义同样有害。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主义立场、方法,实事求是地去审视、剖析、鉴别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成分,拒绝和抛弃落后成分,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并成为推动现代化强大的动力。因此,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时候也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毫无选择的一概接受,即我们因该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采用“两分法”。比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尊崇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这样优良的传统习惯我们不仅要毫无保留的接受更要把它发扬光大。以使它能更好的融入现代文化之中。而对于那些腐朽愚昧的传统文化,如逆来顺受,人治治国等这样既不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又被社会历史所证实落后的传统文化就应该坚决的予以抵制。

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现代文化的措施建议

1.明确现代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当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正在发生激烈的碰撞。因此,在当下中国文化的发展的方向应该根据“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部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走出一条有这个特色的现代文化发展之路。

2.拓宽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路径。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研究大都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程面,因此,在当下我们因该扩大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研究的研究领域,将理论研究与国内的各类教育相结合,将文化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有机相结合。

3.注重创新在文化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乃是文化,文化的突破也在于创新。”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问题上更是如此,胡惊涛在“十七大”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建立起“创新型的国家”。具体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问题上,我们应该不断拓宽我们研究问题的新方法、新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