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艺术作品创作

时间:2024-12-25 14:12:2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近些年,公共艺术的发展,在中华大地上可以说是如火如荼。究其原因☪,无非是城市旧环境的改造与房地产业的兴盛给公共艺术带来了春天。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今天,公共艺术遍地开花。这些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它们又被拆拆建建,从未停止。这些作品的去和留往往都掺杂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不同的作者或不同的甲方都会带给这些作品不同的命运。在人们眼中,这些作品℃被很多人认为是雕塑艺术,也有的人认为是装置艺术。其实,其中大部分作品都存在各种匪夷所思的主观臆造,不能冠以艺术一词来掩盖其丑陋的本质。因为制作作品的人员鱼龙混杂,艺术修养和能力良莠不齐,所以就出现了一大批造型粗陋、质量不高的垃圾作品,给城市或公共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视觉污染。这类作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严格界定的话,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充其量也只能叫做景观产品。

在我国,公共艺术出现这种恶俗现状,因素并不单一。这些作品大多都是金钱利益下的畸形产物,与艺术没有太大关系。当然,并非所有的公共艺术作品都存在这种现象。建国至今,还是有不少艺术价值极高的公共艺术作品流传于世。由于是真正的艺术家们创作,因此,不少作品成为城市的名片和公共艺术典范。

创作者开始创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共”二字。“公共”,广义上讲是公开共用的意思。那么,公共艺术指的就是在公开共用的场所放置或装置的艺术作品。既然作品处在公共场所,它周围的地域环境、场所空间、审美受众、人文特色等客观因素便成为它不可分割的审美要素。

创作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十分不易,需要分为几个阶段才能完成。在这几个阶段中,创作者需要依据审美原则立意,运用艺术语言创作,经过反复锤炼后完成作品。笔者是雕塑专业博士,从事公共艺术创作多年。根据实践经验,粗略总结了几点要素,仅供大家参考。

一、作品与环境和谐

首先,在创作初期,创作者要考察作品周围的环境场地,判断该环境是人造环境还是自然环境。环境的属性很重要,关系到作品和环境的协调感。如果是自然环境,创作者便可根据其中的自然元素构思作品。可以将当地的山水景观、花草树木、动物等自然元素符号化、抽象化,进行艺术创作。在我国,地域特征和自然面貌差异很大,创作者要加以判断,不可乱用。如果当地人对作品中的自然符号有陌生感,就很难产生艺术共鸣。例如,在西北边塞地区,放置一组帆船作品就不如一组狂奔的野马给观众带来的共鸣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地制宜。否则,即使作品再美、再有艺术性,也很难实现其意义和价值。

如果作品所处环境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广场或者具有强烈商业色彩的商圈,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客观因素就骤然增多。商用建筑造型设计强调个性,构造复杂多变,装饰色彩斑斓,讲究点线面的构成,注重建筑外立面的视觉效果,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群。这种环境是往往是年轻人的聚集区,作品创作时不仅要和建筑环境相得益彰,也要要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喜好。作品风格最好偏向时尚、简约、夸张;造型语言要讲究抽象性和时代性。否则会很不协调。例如,在一个上海某大型商圈广场内设计一组陕北老农打腰鼓,整个氛围就会显得怪异荒诞,十分尴尬。

另一种是有大量的居住人群的居民小区附近的休闲广场。在设计此类公共艺术作品时,要避免神圣化、纪念化、低级化。过于神圣化会让周围人群产生拘束感,身心无法放松,例如,在休闲广场设计一尊大佛。过于纪念化会让市民心灵处在焦灼状态,失去工作之余的放松心态,例如在广场中心设计一组烈士像。在我国,这类广场也是少年儿童的乐园,作品内容忌讳低俗化。尤其是一些大量暴露生殖器、性场面等所谓的当代艺术作品,不仅严重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会使群众产生强烈的反感。

其次,创作者在构思作品前期,还要判断环境的主色调。这一点十分重要,往往被忽略。自然界色彩丰富,所有物体都有天然的颜色,美术上称之固有色。例如,树叶是绿色,天是蓝色等。在色彩学中,有原色、间色、复色、补色等。自然界的色彩是固定统一的,人造环境的色彩是复杂多变的。除了石雕、木雕等自然材料,公共艺术作品的视觉效果一般离不开色彩的渲染。彩色雕塑和装置是时下公共艺术作品的主流形式。在非特定要求和条件下,创作者应当将作品的颜色和周边环境的颜色有效区分,进行视觉互补。不能在一片绿色的树林里装置一件绿色的雕塑,让观众产生视觉混淆。或者,将一件色彩斑斓的作品放在一个琳琅满目的集市地带,也会产生上述情况。按照视觉经验,人们在同一环境下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或者审美疲劳。如果作品的色彩和环境雷同,就会显得多余。

二、作品与空间吻合

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和所处环境的空间关系必然是协调的。一般情况下,过于狭小的场所,不宜放置体量巨大的作品。否则,不仅会影响环境的公共功能,也会给观众制造出超常的视觉压力,带来反感;相反,在空旷的场所就可以将作品的体量做大。这里所说的大,并非单指体积,也包含作品的空间语言处理。作品的空间语言处理是很专业的技术,创作者需要具备较长时间的造型训练和较高的审美素养才能游刃有余。例如,放射状的线条、抑扬顿挫的节奏、疏密有致的布局以及点线面的关系等等,都是解决空间美感的要素。在作品体量不大的情况下,合理巧妙的应用这些要素,可以使作品具备空间张力。

这些年,不断进行的旧城改造和城市扩张,给城市建设者们创造出十分宽泛的设计空间,城市中出现较多的功能分区。大到湖岸山坡、政府广场、城市中心广场、儿童乐园、主题公园,小到商圈、购物广场、环岛、高速出口、楼角街边等,是放置公共艺术作品的理想场所。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空间特征;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视觉效应❦。创作者在创作作品前,要抓住空间特征,让作品与空间艺术吻合。当然,特殊情况例外。例如,儿童乐园里的公共艺术装置,就必须兼具审美和娱乐为一体。近些年,随着艺术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很多艺术家开始尝试矛盾空间的应用,让作品具有特殊视觉效果,来抓住观众的眼球。例如,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装置一组作品,使之尽可能占满多余空间,仅仅留下使用空间。观众深陷其中时,会萌生哲学思考。这种对空间的反利用,注重引发观众的心理效应,对于作品的形式美感,作者并不重视。 当今,人们的审美爱好已走向多元化。快餐式的作品形式已经成为艺术主流。公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形式美感,逐渐深入到视觉心理学和哲学层面。有不少艺术家为了迎合时代、迎合观众口味,已经不惜坚守了多年的美学原则,投身其中,乐此不疲。这类作品有几个响亮的名字:观念艺术、前卫艺术、当代艺术。由于对这一类作品的艺术价值褒贬不一,本文暂不探讨。

三、 立意与造型切磋

立意也叫创意,是创造性的构思作品艺术形式的首要任务,也是定位作品的审美风格、文化内涵和艺术效果的里程碑。考察好环境空间后,就进入到作品的创作阶段。创作分为立意、草稿、造型、样品等几个阶段。立意过程越长,作品就会越成熟。一般情况下,创作者要先思考再画草图,再对草图进行反复推敲、修改、调整,直至思考成熟后定稿。如今,科技高度发达,也有不少人用电脑软件创作作品,方便快捷。

创作者如果在创意阶段考虑不成熟,就会给作品的后期制作带来较大的麻烦。在作品制作放大时,才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拆拆补补,甚至废掉重来,无穷无尽。有责任心的创作者会考虑周全再动手,没责任心的人便将错就错,任由丑态百出了。经常在某些场所看到一些人物类雕塑作品,姿态怪异、比例失调,甚至有的连性别和年龄都无法识别,就是草率的恶果。我家乡那个县城,曾经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节点安放了一尊戴着干部帽、穿着大风衣、右手高高举起的名人雕像。远远看上去头大身小、身长腿短、臂长身短,比例严重失调。从面部特征上看,几乎无法识别具体对象。那么,百姓们就开始纷纷猜测,笑料不断。有的说那是某名人,但感觉身高差别太多;有的说是某名人,又感觉特征不对;也有的说是村支书,却又不太可能。始终也没搞清楚身份,就被当地百姓称为“四不像”地标。最后,管理部门在舆论压力下,忍痛移开这尊汉白玉雕像,种上草皮。重庆市缙云山峰顶上有个雕塑,明明看上去是只猫样的狗,却硬要称之谓狮子,还将此处命名为“狮子峰”,常被游客们戏言,啼笑皆非。这些怪象的产生,都是因为作者在创意阶段没有深入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草率应付所致。此类照猫画虎的怪诞作品,不胜枚举,创作者们要引以为戒。

草图定稿后,就进入作品小样制作阶段。因为该阶段是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造型的过程,涉及到视觉空间转换的艺术语言,所以至关重要。人类的眼睛看到平面图上虚拟的立体图像时,会本能地对该造型进行空间想象。但是,无论想象力多么丰富,也无法代替具备客观空间的实体造型。实体有客观存在的三维空间,能触摸到并能让人获得真实的存在感,和图片上看到的虚拟空间有本质差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临其境。有很多房地产商,为了能让消费者产生购置欲望,不惜重金制作实景沙盘就是这种原因。在公共艺术领域,甲乙双方的交流也以立体模型为主要方式。

创作者根据预先构思好的创意方案,制作出来立体模型。然后再从多角度观察作品,从中找出形体中不协调的局部进行修改和调整。其中包括作品重心、形体关系、物理结构、局部隐患、文化特征、艺术效果、视觉感受等方面内容。与此同时,还要思考和选择作品的材料应用。

四、材料与语言表现

材料语言是雕塑、装置艺术等公共艺术作品中不可回避的要素。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是造型语言和材料语言的综合体现。如果用材得当,能使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更精彩的视觉效果。因此,材料方面的研究便成为公共艺术家们的必修课。当代公共艺术领域常见的是玻璃钢、铜、铁、铝、不锈钢、木、布、塑料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长期保存的材料。这些材料一般应用在那些打算长期存放的户外作品上,如纪念雕塑、公园景观等类型。也有一些作品用冰、沙子、草、纸等临时性的材料。此类材料一般用在公共艺术装置展览和商业活动现场,活动结束就现场拆散丢弃,不以长期存放为目的。由于科技发展迅速,导致市场上材料更新很快。新型材料良好的可塑性和坚韧性给公共艺术领域带来创新的契机,拓宽并激发了创作者的思路和灵感,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语言。例如,上海世博会期间英国馆的设计,采用了新型的亚克力材料。虽然它以建筑命名,但是从审美的角度上看它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公共艺术作品。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材料中所产生的语言魅力,从某种意义上看,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如果要创作一组狼牙山五壮士的作品,就适合用花岗岩或者青石等外表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材来表现。只有这类材料才能表现出英雄们刚毅坚韧、不畏牺牲、誓死卫国的革命情怀;如果要创作一个花季少女,就适合用质地柔软、洁白无瑕的汉白玉等石材来表现。关于材料美感的探索和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作品中表现的准确到位。由西安美院雕塑家马改户教授创作,立在西安市西郊的大型群雕《丝绸之路》,用的就是接近沙漠颜色的黄花岗岩。中央美院女雕塑家张得蒂先生创作的《宋庆龄》,用汉白玉把国母温文尔雅、善良温和的伟大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此类优秀作品案例不在少数,在此不一一列举。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要善于利用材料,发掘材料语言,将材料的美感融入到作品中去,使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这些年,不少艺术家在积极探索和研究材料与艺术表现的关系,称之谓材料美学。虽然关于材料美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和专著较少,但这种探索有助于启发艺术家在作品中合理应用材料的美学语言,是有学术价值的。

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包含诸多审美要素。艺术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调研分析作品所处的地域环境、人文特色、色彩、空间等客观因素,也要深入研究形体、材料之间的矛盾关系,还要始终保持审美原则,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语言。由于具备公共属性,公共艺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强迫性的视觉艺术。另外,公共艺术因其具有强烈的地标性和人文特色,已然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精神象征和地域城市的人文名片。位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和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长堤公园的《美人鱼》雕塑就是最典型例证。如此看来,创作者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不可大意。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