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解读

时间:2024-12-26 04:01: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内在和谐 全面和谐 动态和谐 具体和谐 特色和谐

论文摘要: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纵观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不乏人们努力追求社会和谐的例子。然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过去的历史时期都没真正地实现社会的和谐。中共中央从当前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在的、全面的、动态的、具体的、有特色的和谐的社会。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和谐社会理想,勾勒出了多种多样的和谐社会蓝图。而如今,中共中央从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识,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然而,必须明确的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同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度在过去所追求的那种和谐社会是佰着根本的区别的。本文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求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社会主和谐社会是内在和谐的社会

和谐社会有着外在和谐和内在和谐两个不同的层次和等级。外在和谐是通过外在强制而实现的和谐,它主要表现为一种暂时的社会稳定uJ。其特点是:从实现社会和谐的主体来看,维持这种和谐的行为是被动的;从依靠的力量看这种和谐的维持主要依靠制度等外在力量的约束。可见,外在和谐的标准是社会能以现有的社会秩序正常运行即为和谐。以这种标准来判断,中国过去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其它相对安定的历史时期都是和谐社会。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和谐是表匾的、非持久的、和消极的和谐,它不敢正视和解决社会的深层矛盾,在和谐表面背后往往深层矛盾的不断激化。

内在和谐是通过主体基于对社会秩序的认同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去实现和维持的和谐,它主要表现为蕴含于社会主体中的巨大的凝聚力和阳心力。中共巾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法治的社会,更是民主的社会.公平正义、团结友善的社会。其深刻涵意就在于这种和谐的构建是以社会深层矛盾的不断克服和解决为前提的,是建在人们对现有的反映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认同感的基础之上的.足普遍存在人们心中并为人们所接受的和谐理念外化到人们的具体实践去构建和维持的和谐。从实现和维持这种和谐的主体来看,矮行为是积极主动的,靠的是科学的信仰和理念而不是外在制度的约束。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通过社会深层矛盾盼解决,通过社会民主、社会公平、社会义等来使社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人对这种秩序产生认同从而积极主动地去维护这种和谐,是内在和谐的社会。

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内在和谐必须加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从普遍深刻的层面讲,和谐文化是指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思想、组织和行为方式的和谐问题。也就是要我们在“做法”上下功夫,讲究“做法”艺术,提升社会和谐程度。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我们要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强大精神支撵作用。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和谐的社会

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和谐社会建设也是如此。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系统性可以从社会大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两个层丽上来认识和把握。着眼于社会大系统,和谐社会建没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义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问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包含关系基于这种关系,必须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基本领域的建设与社会整体建设之间的关系。仪有经济领域或其它某一领域的和谐只是片面的和谐,仪有各个领域的和谐而没有实现各个领域社会整体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和谐,也只足片面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提出的一个理念,是我们党对社会的一个发展设想,体现了系论的全面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的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和谐或整体和谐的社会。从社会结构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和谐;从哭系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社会、国家、自然等不同主体之问的和凿;从空间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城市与农村等不同区域之间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明确,作为一种系统、全面的社会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地方和谐、部门和谐、行业和谐的简单累加,而是社♫会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各个方丽的有机结合,各个方面之间的综合调发展。只有实现全面的和谐,才能真正发挥出巨大的和谐力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自觉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从宏观、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米解决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把社会主义和凿社会的建设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发展问题。"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动态和谐的社会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社会系统的优化和社会和谐不是一种静态的完美,不足固步臼封、尢所作为、不思进取、因循守旧;而是动而有序、活而不乱,管而死、和而不同。事物的和谐是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中,从不和谐——和谐——不和谐——更加和谐的矛盾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的。当代霸权主义国家,四处宣扬民主和自由,企图在世界卜建立一个唯一的意识形态,从而维持其在世界上的长期主导地位。中国封建社会把自然礼会政治相比附,把自然人格化、神秘化,又把君权神圣化、绝对化,把人伦关系世俗化,用“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禁锢人们思想,力图建立一个永久不变的社会秩序。这些都否定了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否定了矛盾的普遍存在,否认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注定了其目的无法实现。

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是人为设计的,更是同定不变。从哲学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矛盾则无和谐可言。我们党提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一。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因素,使得矛盾的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和谐状态。这种动态和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看,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没和社会建设在动态中实现平衡发展的过程。第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及其具体措施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五个统筹”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动态发展过程中完成的。第三,从构建和睹社会的动力机制来看,它是“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过程。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不能因此而将和谐社会简单理解为无矛盾无差别的社会。马克思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地发现和承认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各种不和谐因素,这是实现社会动态和谐的前✿提;二、要敢于否定旧事物和发挥创新精神,这是实现社会动态和谐的重要环ณ节,也是实现社会由不和谐到和谐,由和谐到更加和谐的关键。在实践中,实现动态和谐还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和谐与稳定的关系:一方面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是更高层次的积极稳定;二是和谐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发展是和谐的最终目的,和谐是社会发展巾的和谐。另一方面,和谐表达了发展的良好态势,也是长远发展的保障。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和谐的社会

任何社会都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统一体,社会和谐就是社会大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因素内部、各因素之间及各因素和社会大系统之的和谐,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康柏内拉的《太阳城》,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大同理想”等都对社会的和谐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有益的探索,也为我们今天和谐社会的ฆ构建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材料。然而无论是《理想国》、《太阳城》还是“大同理想”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离开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脱离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去追求一种抽象的和睹。因此,这些社会理想也只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鸟托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理念。它明确指出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原则、到2020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际上指明了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和谐是什么样的和谐,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和谐社会图景。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我们当前的国情、当前的实际出发。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减轻人☪口资源环境压力;重点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民主法制;不断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努力促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坚决抵制和打击各领域的腐败现象;反对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和谐。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特色的和谐的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都出现过“和谐”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在中国,且不说先秦时诸子日家仰慕的“三代”是“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圈以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历朝历代的“盛世”,都可以是和谐社会。或者可以用一个比较准确的用语来说,是“传统的和谐社会”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和谐”都没有否定私有制,都没有否定剥削制度,因此也不能是真正的和谐,更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正是矛盾的特殊性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了质的区别。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有特殊性,是一个有特色的和谐的社会。其特色就在于我们要实现的“和谐”是和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社会和潴要由广大人民共同构建,和谐成果要由广大人民享有。我们常讲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简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全称告诉我们,在各式各样的和谐社会巾,我们选择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就把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其它各种“和谐社会”区别开来。

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经济I二,不断地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制度。政治上,进一步巩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坚持各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进一步落实文化要为广大无产阶级服务的方针。把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使我们的社会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