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国际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教师发展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满足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阐述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国际化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国际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从学校、教师层面的有效应对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国际化对策
何为教师发展国际化?首先我们要追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大学联合会IAU(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跨文化观点和氛围和大学的教学、科研、社 ϡ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外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内部的变化,既有自上而下的变化,又有自下而上的变化,以及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等”。
一、经济全球化亟待教师发展国际化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踏步迈进的新征程。上海通往欧洲的高铁、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上市、朋友圈充斥的各种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代购,日益证明了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教师没有国际化的前沿视野,盯着教材上课,照本宣科,完全不能满足新世纪大学生的满足需求。社会需要国际化人才,学校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因此,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拥有教育国际化的能力。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师于课堂上所彰显的国际化视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素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高职院校要想屹立于世界职业教育之端,必须坚持抓教师队伍素质,狠抓教师国际化质量。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教授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高职院校来说,这个“大师”不仅仅指高水平的学者、专家,更多地倾向于技能大师、专家型技能手等具备国际视野又有过硬技能的教师,视野开阔,熟悉异国特征文化并运用于现代生产实践。他们既要掌握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也要擅长、精通服务管理水平,更狠下心来坚定不移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
二、影响教师发展国际化的因素
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国际交流、赴外留学比比皆是。2008年教育部结合高职อ教育国际化的实际情况,实施了五年的“高职院校领导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等海外培训课程项目”。借此契机,组织了高职院校优秀的管理人才集中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经验模式等,大力推动了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但是,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高职教育教师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发展仍是缓慢,不能跟上教学与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制约着教师与国际化接轨。主要原因在于:
1.教师发展国际化缺少顶层设计:①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尚短。长期关注规模扩张的高职院校在近10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经历了外延式的发展后,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在近几年才有着实质性的进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刚刚显露头角,教师发展缺少国际化师资的战略规划,教师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还没有被提升到认识的高度,离师资国际化的要求尚有明显差距。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发展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性、紧迫性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与重视,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连外文数据库都不曾投入购买,这也是长期制约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2.教师发展国际化水平整体不高。①高职院校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人数不多。以某职业技术院校为例,一所在校学生近万人的学院,其教职工约有500余名,但是海外留学归国的仅有25人,仅占教职工总数的4.7%,而这些留学归国的教师主要为近五年国外留学回来的年轻教师②教师国际交流机会缺少。该学院从2000年以来,三个月以上国外访学人数仅8人,占在校教职工数的0.1 %。大多数教师出国交流的机会有限,走出去的机会非常有限,出国留学派出力度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同时♀请进来的高水平外籍专家学者数量不多,以讲座型和短期交流型为主,长期聘任的数量很少,不利于教师的国际交流。③国际合作项目比较少,多数教师缺乏走出ภ国门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的机会。
3.教师自身因素。①教师观念落后。高职院校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由于出国名额的有限,高职教师对出国学习、进修、访学存在望其项背、望尘莫及的现象,囿于常规,普遍满足于现状。②教师英语水平薄弱。教师外语水平目前仍是实现教师国际化发展的较大障碍,教师同国外学者不能进行对等的交流,不利于教学和科研国际化的开展。
4.教师国际化管理滞后
目前学校教师出国管理基本上归口在由人事处组织选拔、外事办负责协助出国手续办理。由于各项人才选拔名目繁多,一些人事部门局限于跟着上级部门的步调走,来了一份文件,组织选拔一次,选派一个教师,处在小在打小闹阶段,没有规划目标。
三、教师发展国际化的有效应对途径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科研国际化能力 ①教学能力国际化是教师发展国际化的重点。知识无国界,高职院校教师首先要具有活力,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注重学生的知性、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提升,接轨国际教育理论,并且逐步扩大到学生全球化经营观念的构建,使学生的就业胜任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形成比较成熟、开放的教学环境,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如高职院校普遍都开设国际贸易、涉外文秘、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等通用专业,这些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密切联系国际市场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会有强烈的质量观,一套完整、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体系,能够保障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经验的国际化。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灌输国际化的教学方法与创新、实践能力,不折不扣地担负起培养教育学生成为国际化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教师可以基于国内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接洽国际型教师或与国外一些合作交流学校建立长期、有效沟通机制,对课程设置研究,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跟上国际认证接地气的课程培养整体方案,达到国际化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不同国家区域文化背景下受到熏陶,创造性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
②科研能力国际化是教师发展国际化的关键。科研能力是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产生并运用于教学、专业建设实践,要求教师熟谙专业ล基础、前沿理论,塑造全球市域的研究、创新能力。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背景,对高职院校教师国际化的科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学校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高校间的科研合作。
③国际化的语言能力是教师国际化的必要工具。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勉励自己不断进步。针对英语较弱的情况,一方面可以由学校就地取材,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组织英语专项培训,通过短时间的集中培训达到效果。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接触外文,多阅读、多思考外文书籍,掌握必要的外文工具。
2.学校要营造良好环境,做好国际化环境保障
①宏观上要高屋建瓴,树立国际化规划目标。学校党政领导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国际化战略思维、规划和决策等能力上不断提高意识;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素质建设,提供教师各种国际化交流、培训的机会,鼓励出国研修,让教师感受、学习国外的办学理念、教育经验;支持教师珍惜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参加的机会等有利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借鉴国外院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整体水平。某高职院校为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加大对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的机会,增加合作科研的选派力度,规划在五到八年内,全体中青年教师具备国(境)外研修、交流的经历,争取在五年后,45 岁以下高级职称者,都有3个月以上在国(境)外学习、科研的经历,在全校范围内鼓励教师向国际化目标迈进。通过国内教师“走出去”面对面学习,充分发挥驻外使领馆、专业学术团体、留学人员联谊会、孔子学院站等各方面的作用,将国外丰富的教育资源“请进来”,引进国外学者、专家来国任教和研讨交流、实地讲学,丰富教师借鉴学习先进理念及教育方法,塑造良好国际化育人环境,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
②微观上要加强管理,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教师发展国际化要求管理人员理念意识国际化。与教师直接面对面、服务广大教师的具体管理人员是推动教师国际化进程的必要前提,它要求管理人员要打破只关注国内高校竞争的狭隘意识,积极树立教育发展国际化的观念,为教师国际化发展提供国际化的服务,为学校领导提供师资队伍国际化的积极建议,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培养国际水准意识,关注国际领域的发展趋势,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近年来,高校纷纷成立教学(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教师的教学发展;负责教师教学理念和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方法、学术道德和师德等方面的培训和能力提升;负责教师进行内外交流与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地成立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的发展,但是选派高等学校教师到国外做高级访问学者等进行学习深造,仍是存在着发展瓶颈。如在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上,近年来由教师因为英语水平欠缺或是个人原因未能成功出行,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出国机会,这样的情况要尽量予以避免。管理人员在从事具体事务时要具有工作规划意识,要做好教师队伍的三年选拔,形成梯队后备意识。同时要提高国际化的服务能力,更好地做好留学管理工作,在教师的国际学习交流过程中,用电子邮件和教师多沟通、保持密切的联系。教师归国后除上交学习总结外,还要组织相应汇报会,巩固出国交流成果,推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教师国际化发展。
③软建设要努力开拓,提升国际化实力。学校要加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加强国际间项目合作交流。与国外对应学校合作,建立“姐妹学校、姐妹专业”,如中澳艺术班、中法营销班等。利用国外教育资源,积极借鉴吸收同类高校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扎实推进中外特色专业合作办学。营造在校学生主动学习外语的氛围,大力提供学生实践机会,通过扩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赴台交换生规模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树立艺术教育国际化观念,有计划地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通过音乐、艺术等文化熏陶,开拓软文化建设,提升国际化实力。
参考文献:
[2]王雪梅.徐璐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
[4]高燕.后世博效应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J].南昌教育学报,2012(11).
[5]陈海霞.关于高校管理国际化的几点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2014(3).
[6]李秀莲,高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J].教育探索,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