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发展 困境 对策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与机制,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策略。
1.引言 2.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国内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主要倾向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演进和丰富的过程[5]。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受到教育机制、自我意识、外界评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三种方式:
(1)强制性课程学习
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国家明确规定在职教师每年须应完成一定数量的继续教育学时,主要包括:公需课学习,专业课学习,以及选修课学习。其中公需课主要针对当前国家政策、行政动态等展开培训;专业课则根据行业的不同,主要培训行业内专业知识;选修课主要用于提高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涵盖面相对广泛。
(2)下企业锻炼
下企业锻炼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独特的培养模式。一般而言,各高职院校均有相应规定,要求教师在一定期限内亲身到企业内参与企业活动,以便获取当前行业动态,及时更新行业知识,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够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3)自主学习
在长期的教研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与锻炼,必然会积累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转化成教师的内在缄默知识,又将进一步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因此,随着工作年限的加长,高职院校教师或多或少都会获得专业发展,从新任教师逐渐转变为教学熟手、专家型教师。
3.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普遍面临以下困境:
(1)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教育部和学校的双重规定下,不少教师感到所学所听并非自己想要主动获取的知识。国家开展的继续教育培训,虽然结构完整,知识全面,但由于忽视了教师形形色色的内在化独特诉求,因此难以吸引教师兴趣。一些教师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勉强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敷衍了事,真正所学微乎其微。还有些教师,认为继续教育难以进行面对面交流,因此对个人能力的提高效果并不显著。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一些工作年限长的教师往往会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疏于更新知识体系,疏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这种情况下,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不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学校的行政引导。然而,如何从行政手段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引导,却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2)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明晰有序的路径指导
教师的成长,除了掌握一定的显性知识体系外,更多的是将显性知识转化为缄默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缄默知识的特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并非听听课、看看书而已。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自身需要一定的实践能力,更需要把实践操作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迅速成长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对技能性的强调,对行业动态的把握,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相比于其他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更加丰富的能力ฎ体系。一名优秀的高职院校教师,需要从个人素养、理论知识、教学能力、企业实操能力等多个角度提升自己。然而,刚入职的高职教师,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要求,往往缺乏明晰有序的路径指导。虽然某些院校会为新任教师配备“教学导师”,然而导师毕竟只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零碎问题加以指导,没有学校或者导师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一条有阶段性的、螺旋上升的提升路径。
(3)下企业锻☠炼目标性不足
高职院校强调与企业密切合作,一般每隔几年都会要求教师参与到企业中实习半年或几个月。学校的本意在于通过教师与企业的接触,使教师掌握行业动态,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至于发生空谈理论的现象。但是,教师在下企业锻炼时,目标性不足。一些教师单纯为体验不同的工作环境而下企业锻炼,缺乏明确具体的专业发展目标。一些教师未能选择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进行锻炼,接➳触到的业务流程往往落后于行业发展,这样自然无法达成专业发展的目的。另外,在企业锻炼的过程里,教师所担任的岗位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情况。部分企业出于商业保密的需要,拒绝为教师安排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岗位,导致教师在企业中“挂空衔”,无法接触到真正的行业动态。"
4.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普遍面临的困境,可从以下角度出发,多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以人为本,创造自主专业发展的氛围
教育行业最忌功利,外在行政手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如果教师自身无法具备专业发展的积极性,那么再多的外界条件也无法取得成效。来自芬兰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相信教师,相信他们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通过改变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学习的个体性、自主性和自发性,重视教师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可以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潜能,建立适合于教师个性和兴趣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的素养[6]。高职院校纵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和专业发展要求,但最根本上,应该以人为本,为教师创造宽容、积极、向上的专业发展氛围。高职院校应秉持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原则,从多个角度出发,引导教师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专业发展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教师形成自我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专业发展模式,必然会取得优于外在强制手段的发展效果。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体系
高职院系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复杂,且以缄默知识为主。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体系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专业发展交流,及时将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传达给新任教师。高职院校可结合企业要求,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结构提出理论框架,并进一步综合多方经验,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体系,指明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开展专业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应提出多种发展模式,供教师参考,指导教师有步骤、有方向地进行专业发展。教育研究机构可多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在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体系中加入反思、合作学习等实际案例,以便对教师有所启发。
(3)拓展企业培养模式,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拓展与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而不仅只是将教师派到企业中进行锻炼。学校可以与一些先进企业签订长期合作计划,由企业定期为教师开展培训。同时,考虑教师的双重身份认定,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将企业中某些可行的项目引入到学校中,成立教师与企业双重参与的项目小组。这样,既可避免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形式化,又可令教师获得较高的价值认同感,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获得自卐身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发展诉求和外部行政手段介入外,还需要充足的发展时间、发展资源来提升自己。国家、社会、学校应从多方面考虑,联合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可供学习的资源量。例如,建立不同专业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库,将行业经验、教学经验、职业魅力等内容综合在一起,由各位教师积极互动交流,集思广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4)加强教师身份认同,调整外部评价体系
教师对自我工作的认同,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高职院校教师首先通过自己的选择与认同,经过内心体验、思考与分析,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肯定,并从中找到乐趣。积极的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有效开展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在加强教师自身调节能力的同时,外部评价体系也应当作出一定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不能靠简单的评价指标来考核。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应从企业、学生、社会、教师自身等层面,开展多维测量。在考核过程中,尽量减少行政强迫性,利用社会对教师的期许心理,营造教师的自我荣誉感,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结论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尚处于不成熟期,如何克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困境,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鉴于高职院校重实践、倾向于传授职业能力的特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注重企业的参与。当前,除了学校的行政手段外,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普遍存在主动积极性不高、下企业锻炼目标性不足等问题,我国应采取更多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氛围是最根本、最有效的解决策略,除此之外,国家和学校还应督促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体系,与企业开展更紧密的合作,进一步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充分利用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2]李广平,于扬,宫勋.自我导向性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
(6):42-46. [4]操太圣,李斐.绩效工资制度下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发展研究,2011
(10):1-5. [6]汪明帅.从“被发展”到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可能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
(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