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企联动拓展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论文摘要]加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促进职业院校全面发展,提升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是各个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结合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校企合作”联动机制,实现校企全面规划、共同培育“双师型”师资的目标,以此拓展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推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更快更好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校企联动 拓展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意味着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和企业生产的实际,只有使教学与生产、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才能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这就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即必须具备一批高素质的既能走上讲台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走入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师资,即“双师型”教师。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在国家、社会群体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一方面大学生毕业抱怨找工作难,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同样抱怨招工难,新毕业的大学生只有大学生文凭,没有实际操作能力,更谈不上工作经验。而职业院校教师正是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很难想象一个从未到过船厂企业的教师将如何教学生造船,一个从未带过旅行团的教师又将如何教学生做导游。只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将课堂变得丰富,才能将今后工作中有可能碰到的情况进行讲解,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各类技能考证以满足今后所从事岗位的要求。因此,培养、拓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职业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宏观规划不足,制度措施不够健全
虽然很多职业院校不断坚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但对职业教育特殊发展规律、发展形势和未来走向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以致思路不够开阔,未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全盘工作。在使用教师过程中,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未能及时结合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导致很难有效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
(二)教师职业素质不强,部分“双师型”教师®脱离教师队伍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认同感低于普通高校,又由于科研条件、福利待遇不高,限制了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但是,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社会急需高技能人才,企业往往愿意花重金聘请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导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脱离教师队伍,成了行业中的技术骨干。
(三)新进教师缺少锻炼场所和实践时间
由于职业院校在面试招聘新进人员过程中,看到的往往是新进人员的学历或职称,很难判断其是否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或出色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此,新进教师经常是刚刚走出学校又进入新的院校,这些教师中有一大部分是从来没有机会或时间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而学校因为专业复杂、学生扩招等因素,很难为新进教师提供一对一的锻炼场所和特定的实践时间。
(四)兼职教师素质不高,教师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
由于部分职业院校建校时间短,没有重要影响力,很难聘请到既有企业丰富工作经验,又具有出色专业技术能力的具有教师资质的高素质的技术专家。同时,现如今职业院校由于在用人上缺乏自主权,无法根据各个院校专业的变化和发展自主聘用和辞退教师,导致学校出现人事“只进不出”现象,同时教师工资待遇往往也仅仅按照个人职称进行分配,无法体现“双师型”教师的特殊性,导致基础教师过剩、部分专业教师紧缺,教师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
(五)教师缺少特色科研,为社会服务能力不强
相应领域的科研水平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发展水平。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其业务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解决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能力。比较现在的职业院校,可以发现,如今职业院校更多发挥的是职业性,即为行业企业输送或培训相关的技术人才。而真正发挥职业院校高校性的优势还不够明显,真正涉及解决技术难题的水平还不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还不足。
三、校企联动,拓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一)“校企共谋”教师发展,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优秀师资队伍的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须结合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根据学校较长时期的专业建设、专业发展以及专业规웃模,确定“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培养、引进与规划。学校应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到教育部批准的在职教师师资培训基地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创新校本培训,实现校本培训的多元化。按照企业就近原则安排教师对企业进行访问,聘请企业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开设讲座或选派高级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访问工程师导师,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培训,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如船舶专业教师,安排到船厂企业进行任职;旅游专业教师,安排到合作的旅行社进行挂职等,这些既是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再培养,同时也是教师取得实践经验,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机会。 "
(二)“校企共创” 提升机会,合理利用“双师型”教师资源
作为职业院校首先应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在职称评定或工资待遇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鼓励“双师型”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举行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按照奖项大小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增加“双师型”教师的工资收入。有计划地鼓励并安排专业教师带薪深入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锻炼,企业提供技术骨干为下企业教师进行技术指导,这样既提升了相关专业老师的技术能力,又拓展了职业院校聘请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的渠道。如确有个别教师成为行业骨干后不愿回教师队伍,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这些教师为兼职教师,继续为学校教学服务。最后,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资源,积极营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氛围,提升“双师型”教师团队精神与文化,实现教师自发行为与创造力的培养。
(三)“校企共建”三大基地,搭建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平台
1.同建培训基地,全面为教师提供锻炼场所。培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考证的场所,也可以成为教师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场地。而基地的建设与投入需要企业的支持与共建,学校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联系重点企业,着力建设学校内的生产性基地建设,即继续实施“校中厂”。由学校提供实训场地,与企业进行合作,将合作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资源等引入学校实训基地,整合学校师资,按照企业生产要求组织人员进行生产和科研。同时,也可以结合生产过程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这既锻炼了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让学生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 同样,学校可以联系重点企业实现校外基地教学化,即“厂中校”模式,请合作企业协助,安排相应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实际教学,从而实现共享企业设备资源,共同培养学生的目标。
2.共建实训基地,全面为教师争取实践时间。校企共建实现产学结合,其最大的目的是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智力和物质的双❤方资源,达到为学校培养人才和为企业经济发展进行服务。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不断创新产学新模式,校企之间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真实的项ญ目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实现企业对项目、学校对教学的各自追求,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职业院校应进行全面规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要有一定的时间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企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借用校企实训基地,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获得与本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从而为自身取得“双师”素质争取相应的实践时间。
3.联建科研基地,全面实现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学校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专门划出“校企联建科研基地”,邀请重点企业进驻学校,建立相应的研究开发机构,企业依托学校的人才、科研优势,为企业开发新产品,确立新项目。校企联建科研基地可以根据研发需求,面向全体教师发布研究项目,邀请相关教师或学生加入科研团队,共同研究项目。科研基地的成立,不仅能够拥有专业涉及面广、研发队伍稳定的团队,更为重要的是广大教师将有机会面对市场需求,直接面对新技术为企业所用。这样的科研基地既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研发环境,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又能达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的培养。
(四)“校企共培”兼职教师,全面优化教师专业结构
利用校企合作联动机制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具有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聘请企业技能大师和社会上的专家做兼职教师,同时,院校建立并完善聘任制度,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从而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职业院校各个专业可以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部成员通过面向企业,严格标准,公开选拔聘任,由各企业中高级骨干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按照职业院校对教师任课资格的认定标准,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兼职教师的素质和使命,对聘请的兼职教师要进行任课资格认定,安排兼职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技能培训,提升兼职教师上课技能。对于过剩的基础教师和部分专业教师,学校出台相应制度,鼓励这些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并要求教师取得与本专业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实现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合格证“双证书”上岗制度。
(五)“校企共施”服务工程,增强为社会服务能力
在服务项目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积极利用社会相关企业,分解考获各类证书、社会培训任务等到各个二级系(部)✌,从而提高教师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职业院校应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长期为所在地区的行业企业服务,通过稳定的社会服务基地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培训项目等,从而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专业教师则凭借自身的理论知识主动对接企业新兴行业,通过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尝试新工艺,促使企业获得新的增长点,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各种服务工程的实施,不仅能够积极提升教师开发课程和实施教学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总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大工程。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规范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校企合作联动机制为基础,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努力给予实践,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