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预算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时间:2024-12-26 13:23:1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规模投资建设阶段,为提高高校投资使用效率、增强办学水平 ☺、改善办学条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势在必行。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高校建设发展规律,通过探索构建一个具有可行性、可操性较高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结合普通高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该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以供高校管理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预算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财政部进一步采取的完善措施包括扩大管理范围、强化全过程管理、拓展管理对象、改进评价方法和落实绩效责任,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也将受到明显影响;客观上,随着大量非公资本开始涉足教育产业,由此导致高校资产结构复杂。从高校管理者角度来看,高校教育经费存在着“严重不足”和“严重浪费”的ป矛盾现象,究其原因,忽视教育投资绩效评估以及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监督,是造成风险出现的主要诱因。论文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展开,探索符合我国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模式,可为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等提供可靠决策。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

层次分析法的内涵及应用。

层次分析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从学术角度说属于运筹学理论体系范畴,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将决策相关的元素分解成准则、方案、目标等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具体的应用方面,包括

建立递阶层析结构。

构造两两对比矩阵,在此基础上通过9分位比率排定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构造判断矩阵A,其中的元素aij之间存在重要性差异。

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标准,分别通过计算赋予权重。结合多年来实务界的实践应用,证明层次分析法具有灵活、简单、高效的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模糊的、复杂的问题,能够提出简易的解决策略。同时,该方法思维清晰,和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推理、引导密切相关,能够有效地规避决策者面对结构过于复杂的众多方案时出现逻辑推理错误,基于此,比较适合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使用———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中,各环节的指标权重是一个关键,其确定步骤可归纳为:

编制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的比较,以及每个方面内部的指标之间比较。

问卷整理。结合专家对问卷答案的意见,为指标之间的权重确定依据。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复制,求出问卷分数的平均值。

建立各项绩效指标的判断矩阵。

进一步结合以上三个方面,建立每个维度内部的判断比较矩阵,确定权重。

层次划分标准。

本论文通过收集大量高校预算绩效文献资料,结合国内外理论专著及前人研究成果,立足我国高校当前实际情况,基于层次分析法来实现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通过划分出“三层次”进行分析,包括目标层、标准层、指标层———其中,标准层最为关键,它由资金投入效益、产出效益、利用效益和发展潜力四个指标组建立。第一,资金投入效益指标组。进一步可细分为人均财政投入、创收能力、科研经费三个 ﭢ二级指标。第二,资金产出效益指标组。高校资金产出效益所涉及要素不断增加,当前主要包括科研成果,每万元投入培养学生数量、教师人均科研成果获奖、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共计四个二级指标。第三,资金利用效率指标组。该指标组共包括五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师生比例、业务费用与设备采购费用比例、公用经费比例、学生平均培养成本与合格率。第四,资金发展潜力指标组。该指标组共包括四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专职教师博硕士学位比例,总资产增长率,连续三年内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和连续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依据层次分析法模型,对以上的指标组及二级指标建设体系,则标准层的表达方式为{X1,X2,X3,X4},容纳二级指标之后的层次可表示为Xi={Xi1,Xi2,Xi3,……}。

指标赋权分析。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需要通过赋权才能Σ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实施赋权,主要步骤如下。第一,建立判断矩阵。引入Saaty1-9比率标度法,通过两两重要性程度对比的方式,分别展示出两个方案的重要性水平,进一步将两两比较结果构成判断矩阵。假设因素i和因素j同处于标准层,确定各因素权数.第二,通过平方根进行权重确定。层次分析法的信息基础是判断矩阵,可通过排序方法获取指标重要性序列,同时结合“矩阵理论”,对判断矩阵A求特征向量、最大特征根,进而求得AW=W得到排序值。第三,计算方法。包括四个步骤:①将矩阵A中各元素按行相乘,得到新向量M=;②分别对Mi开4次方,得到ω=;③对向量ω=T进行归一化处理,ω=,所得的特征向量为W=T。第四,指标层赋权结果。①WA=T,其中λmax=3.0001261,CI=0.00006035,RI=0.58,CI=0.0001087<1;WB=T,其中λmax=4,CI≈0,RI=0.9,CI≈<0.1;③WC=T,其中λmax=5,CI≈0,RI=1.12,CI≈0<0.1;④WD=T,其中λmax=4,CI≈0,RI=0.9,CI≈0<0.1。

二、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结合以上高校预算绩效指标评价模型设计,可进一步获取综合得分计算体系,以Z表达,则相关模型为;其中,n为指标层指标的数量。根据以上公式可进行计算,以“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为例,即可获得该指标在全省、全国等不同范围内的排名。涉及到财务数据的保密性,本文只对河南某高校的部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河南省人均研究经费为36278.22元,该校为19866.95元,则带入以上计算模型中可得Z=3.219;进而,全省高校师生比的平均为1:17.85,而该高校为1:18.16,则Z=0.247;最终计算该校综合得分86.25,这一数据横向对比之下,与河南省2017年该校的综合排名完全一致,验证了本文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高校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其优势在于定量结果输出,从而更清晰地指导高校在投入方面的决策,进而实施改善和优化。同时,定量模式下具有执行便捷、操作简单的优势,但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可获得的投资比例差异较大,单个指标并不足取信,也不能依赖同一种模型展开相应的指标分析。要满足准确性,还要进一步引入其他指标,如教师、学生的满意度,学校负债率,融资难易程度,等等。整体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逐步呈现“大众化”特征,建立科学、合理和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客观上,随着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主导要素嬗变,教育产业也亟待转型升级,从预算绩效角度开辟了一个财务管理现代化途径。立足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现实,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规避高校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钱方明,李畅.层次分析法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

[2]胡海梅.层次分析法在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

[3]张克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

[4]王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1(06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