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社会学重要的理论渊源之一,对其在20世纪初期的建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知识社会学在其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也有了多样化的理论形态与丰富的内涵。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当代发展进程中,将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框架之中,意味着从知识生成及其社会功能等角度来考察当代的艺术生产与文学理论。这一研究理路对于重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维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知识社会学;艺术生产;知识生成;社会功能
一、知识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联性
知识社会学理论的源头之一,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研究领域与范畴相对于文学批评而言更为广泛,首先意味着对知识总体状况的关注,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其研究的重心,此外还涉及对知识主体的身份、境遇等问题的探讨。文中所探讨的知识社会学,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局限于其代表人物舍勒与曼海姆等理论家所建构的早期知识社会学,也包括▼在此后盛行于20世纪后半叶的以默顿和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还包括马尔凯等人的“建构主义”知识社会学,以及诸多从社会学层面探讨过知识境况与知识主体等问题的西方现代学者的理论。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学批评理论的相关问题,还有源于文学研究自身层面的原因。
在探讨批评理论的建构问题及其具体因素之前,作为研究者需要面对的是整个20世纪批评的理论化与理论的多元化等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学科状况,以及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在当代文化中的边缘化状况,也包括作为主体的研究者自身的立场分化与研究话语的复杂化等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反思层面,同时也从属于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就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知识社会学的关系而言,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内核之一,曼海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发展是知识社会学诞生的基点。作为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曼海姆正是经由对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等概念的关注与分析逐渐建构起其理论框架。
在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知识社会学逐渐从创始时期极具思辨性的古典形态转向了科学化的知识建构,这一趋势被普遍看作是知识社会学在认识论上的重要转折。就学界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而言,从理论渊源角度探讨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后期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建构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ฒ较为丰富,然从文学批评角度探讨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批评理论层面的当代价值等层面的研究,尚有相当的理论空间。
二、知识社会学与社会-历史批评维度的重构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21世纪的理论发展与建构中,理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内核作为其起点与向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使批评重新面向社会、现实、实践以及历史等关键概念,同时也意味着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向度及其对文学现实的阐释力的注重。从这一路径展开的批评理论建构,首先需要依据现时代的知识情境对社会-历史的概念内涵加以考量。在马克思主义文批评的历史样态中,社会-历史批评曾经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有着良好的阐释力的理论方法,但随着文学在20世纪纷繁发展,其文本形态与审美内涵都极大地溢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框架,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一种有着自身局限性的文学评价标准也渐趋衰退,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复杂多样的理论视角构成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知识更新的主要力量。
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艺术与文化的阐释与批判等层面上也有着长足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历经数代的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建构与文化研究实践。除此之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念影响之下也孕生出了知识社会学这一有着鲜明的现代形态与内涵的理论流派。知识社会学基于现代知识学理论,并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实践维度,在理论建构上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顾名思义,该理论所注重与强调的正是知识与社会条件的关联性,亦即社会诸要素是如何与知识相互影响的。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域来看,社会诸要素对知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等层面。而知识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涉及的是知识的社会功能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观照文学,也就意味着叩问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知识形态的社会功能,这不仅意味着从社会的历史发展这一线性思维去衡量文学的价值向度,更意味着从现代知识学的角度去将文学研究的视野尽可能地拓展到总体的人类知识这一范畴。在人类知识日益因技术发展而显现与融汇这样的情境之下来考察文学的形态、特性与价值。
美国学者卡弗曾经指出,“马克思的著作汗牛充栋,其中有许多都是未完成的,或是由笔记和摘录构成,甚至已完成的论著也都是研究和探索性的。把马克思的思想教条话、把马克思的学术教义化,走过了约百年的艰辛历程。”[1]具体说来,在以往的文论研究中,曾经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产生过极具阻碍性的影响的知识观念,是庸俗社会学与机械反映论。在庸俗社会学和教条主义盛行的年代,社会-历史批评的衰落也正是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受到这类观念的影响,忽略甚至是切断了理论与现实社会以及文化现象的关联性,盲目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进行断章取义的阐释,因而造成了理论阐释力的降低。
这类研究还进一步导致了在特定时期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中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问题。由于过度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忽略文学的审美性这一本质性特征,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产生变异,其结果则是导致了“社会-历史”这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维度的批评标准及其理论方法的边缘化发展。在20世纪末的方法论大潮过后,西方现代文论与诸种后学理论的导入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时期的文论研究与批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的中国形态奠定了知识基础。但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当代西方文论皆自有其研究对象与侧重点,理论视角的具体化也导致了研究范畴乃至于总体框架的局限性。
也正因此,这类理论往往缺乏马克思主义文论所具有的总体性社会历史视域。就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而言,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虽然体现出了由认识论转向生命体验及其文化实践的趋势,且有着极为复杂的多元化理论建构态势;但从总体上说,文学批评百余年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理论的自足化生产为主要特征。在理论的实践应用层面,或在与社会文化现实相关联的层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缺失;在拓展了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边界之余,也带来了理论话语的过剩化与非兼容性以及非本质化理论倾向等问题。这也使寻求新的知识生成而非泛滥的理论话语的建构形态,成为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与发展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21世纪知识情境中的建构
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这一观点所阐发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生成性特质。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中,对其理论知识生成性的强调,意味着保持理论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需要从现时代复杂而具体的知识情境出发,去运用并验证理论的阐释力。
通过对理论体系中诸多内容的知识功能加以验证,进一步促成理论体系自身的知识更新。这样的更新正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一个半世纪❤以来的理论发展历程中的常态。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静态的封闭型理论,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社会知识系统。将文学置于这一系统中加以考察,意味着关注文学在不同的文化时空与社会构型中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形态、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在于其作为一种知识生产应发挥知识的社会功能性,即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批评,其理论建构不应只是一种自足的话语的表述,而是需要以其是否能检验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一点来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知识社会学在这一点上可以提供一种视域性参照,对知识所具有的社会学特性的强调,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建构进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重要的批评标准问题。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层面上的建构,而是包括生产过程诸环节的一个动态性建构过程。
这也正是知识社会学对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反映论的超越性的体现,即不单纯以对社会存在的模仿性和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来衡量其价值。就曼海姆的观点而言,他曾经尝试越过价值判断的语境化标准直接探讨知识生产自身的意识形态性这一问题,并以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这两个概念的交迭来赋予这一问题以历史性视域。在曼海姆的理论观念中,知识社会学当中的“知识”涵盖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这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观念范畴。也正是因此,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被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发展,而这种发展也正在于他拓展和修正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范畴与内涵。
仍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理论为例,将其作为社会-历史批评在新世纪的理论支点之一,通过其意识形态及乌托邦理论的建构,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现实的连结点,从适当的角度对其理论所进行的探讨与运用,可以架设起一座桥梁,关联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的原始语境与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具体而言,在当代批评理论当中,从身份、身体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等理论视角来探讨当代文化现象及其问题与发展趋势,已经颇具社会性理论因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21世纪的建构应当能够在超越以上批评理论视域的基础上,从一种更为高度统合的社会维度来阐释当代文化现象与文学实践。结合现时代的知识情境来看,技术及其复杂后果往往被认为是影响社会变迁与人类生存以及文化样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理解社会-历史这两个概念在当下知识语境中的联结,也可以从这一视角来寻求新的思路。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就曾在其著作《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中探讨过当下社会发展进程的变化所带来的诸多后果与问题。他的观点有助于使我们进一步更新对于社会-历史这一复合性概念的理解。亦即,技术的急速发展以及社会变迁和人类生存的加速构成了现时代社会的主要形态,而这一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即加速状态。
上述的三个社会加速的面向又在相互影响中进一步促进加速,而在这样的社会认知情境下,人类无法回返到早先呈现为匀速线性状态的历史观念当中。罗萨的加速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内核与21世纪社会现实的融汇中所产生理论新质,所体现出的正是对法兰克福学派传承数代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批判这一知识传统的承续。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外,马克思主义者基于当代社会情境的理论建构也不乏硕果。在西方和中国文论界都有较高理论声誉且迄今仍然笔耕不缀的伊格尔顿就是其一。
与大部分历经后学的理论家的思考向度有别的是,伊格尔顿在本世纪以来的著作,既没有脱离文学也没有远离马克思主义。仅择其要就有《理论之后》、《如何阅读一首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文学事件》、《如何阅读文学》、《唯物主义》等。伊格尔顿的著述不仅只有数量上的丰积,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得以清晰地看到这两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始终是他理论建构的知识内核。回溯这一路径,同样可以经由其师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的知识框架再回返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意识形态等理论。麦克莱兰与洛克莫尔在其主题相近的论著《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中所关注的也正是在当代社会环境与知识情境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面貌及其在未来发展中的可能性问题。乔纳森沃尔夫在《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一书中同样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构成展开分析,并试图由此来回应关于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欧陆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退潮之论。在洛克莫尔的近期研究《马克思的梦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形态及其变革层面的思考仍在继续。瑟伯恩在其著作《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中也极为关切现时代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差异,主张从这一点出发去探讨21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及其理论研究。雅克比岱则在《当代马克思辞典》中谈到,编纂辞典的目的并不在于“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主要概念的入门向导,也不是编一本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本书根本不能取代这些对所有关注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的读者和研究者来说不可或缺的著作。对我们来说,要努力去做的,就是发现,有时是揭示出主要的趋向、分界线或逃逸线,以指明现在如何引证参考马克思,并且指出这种引证在当代的知识文化中产生的效应形态。
”[3][2]他指出,这样的知识研究路径,也必然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景提供方向指引。将视野拓展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构之外,雅克比岱进一步指出,“我们希望这一索引能够更好地勾勒出马克思研究的关键部分,它不仅仅是理论性的,这种辩论也是活跃在当代知识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由此能推动对世界的认识,如果必要,也能帮助那些想改变世界的人。”[3][5]上述理论家及其相关研究,在延续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同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知识形态与理论内涵。
结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知识学形态及其多重维度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现时代的知识生成与理论建构,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文论界最为关注的重心之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中的当代特性与中国要素,意味着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和理论语境当中,从双重意义上的现实出发,即社会现实与文学发展的现实,重新强调文学及其理论的社会维度与历史维度。知识社会学在20世纪的理论建构历程中在研究对象、理论内涵与学科外延以及方法与观念上的嬗变,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启示。总的说来,知识社会学百余年来的发展,是一个在思辨理论与经验实证之间寻求平衡点的历程。
作为对人类知识与社会之关系进行探究的学科,知识社会学的发展与变化映射出了整个20世纪总体意义上的知识状况与观念谱系。社会学关注的是在我们的时代语境中的社会中的人类行为及其规律,注重将人类行为从总体意义上置于实践层面,探寻其中不因历史语境而变动的模式与性质。在这一点上,知识社会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建构趋势有类。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重心除了在于将其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现实紧密结合之外,也在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内涵的筛选与吸纳,并由此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类历史这一总体维度上的发展。
而真正要做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而全面的理解与把握,则是在此后通过回到元典这一重要途径来整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观念与西马诸种理论。与ฝ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应以回到元典作为基础,但也应当超越对元典的阐释,置身于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语境与多元文化语境当中,并将元典阐释、理论整合以及知识生成与作为三个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理论脉络的研究域加以区分,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理论体系的搭建之外,在对当代具体社会文化实践的阐释中更好地维系和彰显其理论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