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语言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价值和对策

时间:2024-09-20 11:55:4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民族语言文化开发和传播的有利因素

(一)我国政府历来都很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宪法》第四条规定,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央和地方先后在各个地方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机构和研究机构,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为壮、彝、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白、纳西和景颇等民族设计了十几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

(二)少数民族语言以歌谣、谚语、咒语等形式保留至今,这些形式本身具有其特色性,利于开发和传播。另外,现存的少数民族语言扎根于本民族深厚的文化背景之下,经过历时的考验,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其功能和特性很难在短时间内遭到外界语言的干扰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民族语言文化对文化传播的价值

语言是一个民族与其它民族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文化传播则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间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分享、增殖、变迁、冲突等不断发生,而语言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对民族文化传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民族文化的信息源泉。少数民族语言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劳动、歌舞、祭祀等,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能够窥探出少数民族的起源、发展。作为一种信息源泉,少数民族语言在传播的过程中与外界分享了属于他们民族故事和历史。笔者曾于2014年4月底到云南临沧的沧源县翁定佤族原始村落做过考究,村落里的妇女,尤其是老人,在闲暇时会吟唱佤族的歌曲,而这一些歌曲恰恰就是在描述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的一些情节,这对于了解佤族起源、发展等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二)民族文化交流的粘合剂。在人类的每一历史阶段,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区域和空间,不同的文化圈会向外扩散,当两种文化相遇时,就会产生冲突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起到了信息粘合剂的作用。例如,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傣族自治县的白族聚居于因远镇,而哈尼族则分布在白族外围的半山区或山区,生活中的互通有无为两个民族创造了大量的语言接触机会,为了使交流顺利进行,双方都得学会对方的语言,不同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融合,整合成新的文化因子,推动着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三、民族语言文化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这里我们需要引进一个概念,即模因论。这个理论是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础上,用以阐发语言规律的理论。模因论指出,成功的模因要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同化强调的是必须要有受体,主体的传播要经过受体的理解和接受;记忆强调的是模因必须在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而表达所强调的与他人交流时,能被感知;传播强调的是载体,具体来说是书本、光盘等。

我们从模因论的四个阶段出发,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民族语言文化在传播中产生的问题。

(一)语言传承弱化或断裂。由于濒危语言的使用功能退化,或是受强势语言的干扰和替代,少数民族父辈不再希望子女使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语言未能得到更多的模仿和复制。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城区,这一现象在当前十分明显,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只会简单的日常用语,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说自己本民族的语言。

(二)强势文化的影响。在当前,汉文化作为强势文化的地位更加凸显,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很小的时候会说本民族语言,然而一旦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汉文化教育,没有说少数民族语言的环境,或是出于升学、就业等现实因素,没有时间或不愿再去学习民族语言,在集体无意识的不经意间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断裂带,渐渐淡忘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在客观上导致了民族语言不能更好的表达和传播。

(三)语言传承缺乏载体。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有的有文字,而大部分却只有发音没有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语言逐渐消亡,有的语言存活下来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统计显示,存活下来的基本上是有文字的语言,由此可见,载体对于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人本身就是一个载体,人口较少的民族引起语言使用人口和使用范围的先天不足,人口的大规模减少或是文化断层的出现,其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对汉文化等强势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必将逐渐衰退。

四、对民族语言文化促进文化传播的措施

(一)做好代际传播,增加语言受体。要让少数民族学习自身文化,代际间的语言模仿和复制显得尤为重要,这首先必须先让其知道文化本身的意义。对此,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但是需要注意和摒弃的是当下存在的两种主要做法ย,即:只开发不保护和只保护不开发,应当合理规划,以开发促保护,以开发促传播;另外,另外,在当下大众传媒成为影响社会进程重要力量的背景下,要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力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进入社会主流文化圈,进而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样就能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更利于文化的传承。

(二)培养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少数民族的汉语言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如果一名教师既熟悉少数民族语言,又熟悉汉语,少数民族学生就能做到在接受汉语教育的同时,也不忘继续学习本民族语言。此外,国家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相关优惠政策,还应着重于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干部,这样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的积极性。

(三)多种多样的载体传播语言文化。少数民族的语言传播存在天然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缺点,需要载体加以辅助,否则,文化将很难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也不能从上一代传播到下一代。这种载体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Σ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原汁原味的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技,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也使更多地人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为传播云南ด少数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此外,编撰少数民族教科书,有计划地挖掘和记录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抢险工作,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保证。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