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论文摘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学习和摸索以及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性。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以下的6个二级学科,都是很有必要的。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法论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研究生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仍着力在对具体内容的认知及其梳理,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毫无疑问是不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学习和摸索以及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性。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以下的6个二级学科,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背景底色和理论空间
马克思主义在其产生之后,如同人类一切重大的思想形态或重大的理论学说,都有一个其创始者、原创理论与后继者、后来实践之间的互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有必要研究其概念、范畴和原理,因为它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土壤底蕴”、“背景底色”和“理论空间”等。例如,马克思主义发展论本身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内容本身,即不同于理论认知,也不能等同于实践,而是根源于实践而对实践所作的能动的思维理论和逻辑把握。其研究的基本对象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的生成和演变的历史逻辑;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转化为其对象世界之中并从而认识、改造这一世界的实践进程;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所独有的逻辑规律;四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发展论研究的概念范畴有: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及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事实;马克思主义的取向与趋势;马克思主义的现有与应有;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与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文体与话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与“非正统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性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性”与“非西方性”;马克思主义的区域性与世界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学术性与理论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等等。
又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结合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生对此学习和研究必须关注有关的研究动态类文的介绍。研究动态类文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纯粹的观点综述,二是研究述评,三是研究新进展,四是研究趋向的思考,五是研究历史、现状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为例:研究述评类的有发表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的《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等;研究新进展类的有《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的《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进展》等;研究趋向思考类的有《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的《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等;研究历史、现状和方法类的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方法》、《福建论坛>>2008年第l2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与问题域》等。
二、问题意识和研究的生长点
学界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意识的专门研究已在生长之中,除论文外,专著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俞吾金的《问题域的转换一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等,相关参考论著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掌然的《问题的哲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问题与科学研究一问题学之探究》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为例,研究缺失的表现:
第一,史与论中的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专门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探索构建一个认识框架或模型。例如: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思想基础、认识要求、主体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应当遵循怎么样的基本原则?如系统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训是什么?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不仅“是什么”,而更在于“为什么”、“怎么样”和“靠什么”?一般而言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么,哪些基本原理?究竟如何结合才是有机的、合理的?结合的路径是怎样的?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即应该如何化、怎样化才是科学的?中国化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如何运用、遵循这些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核心范畴是什么?例如创新机制、问题意识、全局观念等,笔者曾发表有《论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机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和《邓小平的大局观念及其逻辑推进》等。
第二,分与合中的合。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的研究,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体系结构?总体特征?理论主题?价值定位?国际影响?当下似乎还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论》。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那么时代、实践和科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例如,实践与马ษ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联性的表现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实践,又如何将中国的实践经验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第三,前与后中的前。宋代朱熹《观书有感》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达·芬奇有“谁能到源泉去汲水,谁就不会从水罐里取点水喝”。必须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源”与“流”结合的研究,轻源重流、厚今薄古,否则就难以说清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中国化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怎样程度上、在哪些方面中国化了,在哪些方面甚至尚未研究对象化?“回到马克思”得出的一个启示有: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接受的不是主要作为学说和学术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主要作为革命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对此如何认识?是否存在选择性传播及其表现?这还涉及到解读模式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东的《马克思学新奠基一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ฆ言》,作者从历史反思篇中分别提出了“以恩解马”、“以苏解马”和“以西解马”解读模式三阶段论,由此提出了解读模式创新篇:“以马解马”。只有弄清本、源,才能说明中国共ล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究竟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才能进而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特色、机制、路径等等,从而真正搞清楚中国化、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等等。
第四,知与行中的行。由马克思主义怎样中国化推进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如何社会化的?并进而推进到:中国化又是如何化中国的?这些化的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是如何?要素是什么?等等。
但是,在同一人身上,人格与理论又是相互渗透的。比如,人品的层次,主要体现为道德的修养,而道德修养又与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选择密切相关;价值观与人生观的自觉选择与确立,又离不开对其内容的理论把握。因此可以说,人品是付诸实际行动的理论。
第六,单与众中的众。政治领袖、知识精英、群众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集体智慧的结晶怎样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第七,古与今中的古。古指传统、民族精神等,今指当代、时代精神,即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正式提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指出了三个来源:“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刃剑:既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通俗化,又易带来消极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如何才能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融合、整合?
第八,中与外中的外。国外的理论成果的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参考。如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邓小平的“钻研”、“吸收”、“融合”和“发展”等,如何表现?如何实现?又如对邓小平理论形成定位中“四新”中第三新“新判断”中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应“四新”中第一新“新境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眼界决定境界,具体关联如何?又是如何实现的?再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回到马克思”、“理解马克思”、“改造马克思”、“超越马克思”等研究态度和研究路径,如何辩证认识?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启示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视域
第一,学科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不是闭门造成而是开放的,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6个二级学科研究来看,其众多认识模型中就有理论铺垫一历史考察一现实分析一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认识路径,即“历史考察”是其中有机组成部分。即便“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也涉及到其他二级学科甚至“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例如,笔者手头一篇所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论文《现代化视域中的中国公民能力发展研究》,由上述认识路径,其第二章即为“历史考察”,即“中国公民能力发展嬗变”,其中就有“近代中国改变‘国民性’的努力”等专节,这就必须借助“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二级学科支撑。
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开放也包括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例如,文化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文化融合、文化建构的过程,需借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即文化传播、文化接受、文化冲突、文化选择、文化融合等;社会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包括思想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变革过程,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化、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调适理论的应用等等。例如笔者作为指导教师的王刚的博士学位论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其研究方法还涉及哲学、传播学、历史学、文化学、文献学等学科及其方法,特别是其中“‘传播模式’分析方法”,采用了“七W”模式。
第二,创新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涉及三个方面: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民族眼光与世界眼光相统一;历史审视与现实观照相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进行学术创新,主要有五个层次:一是解释原则的创新;二是概念框架的创新;三是背景知识的转换;四是提问方式的更新;五是逻辑关系的重组。前述王东的《马克思学新奠基一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一书所提出的“‘以马解马’新解读模式”,其具体方法论十步就具有范本性解读,即:根据本人文本;还原独特语境;结合人生道路;多重历史背景;追溯理论来源;把握来龙去脉;抓住理论起点;结合整个体系;观照内在逻辑;忠于精神实质。
第三,逻辑观照,即“观照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论述中大多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历史和逻辑一致,一般就认为是“史论结合”,既要有史料,也有观点,也有自己的逻辑分析和推理,并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但这种结合是外在的结合,是不够的。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邓晓芒的《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第二讲中则详解了“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之内在的结合。笔者以为“观照内在逻辑”涉及逻辑起点、逻辑依据、逻辑演进逻辑结构、逻辑关系和逻辑归宿等,体现逻辑自觉,从而体现“历史与逻辑的一致”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