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话语结构分析与课堂提问

时间:2024-11-10 13:45: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IRF模式 课堂话语 教师提问

论文摘要:通过转写一节高中英语课堂话语实录,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主要考察课堂话语模式中会话结构,探究如何通过教师提问教促进课堂互动,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新课改希望学生有更多的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能够通过更多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提高目的语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在实施新课标若干年后,现行高中英语课堂话语究竟有什么特点?高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话语现状又如何呢?本研究试图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运用课堂话语分析理论,通过课堂录音的手段对一节在温岭中学展示的词汇课Module 1 Unit5 Nelson Mandela/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和Rod Ellis把课堂话语概括为IRF三段模式,即教师的引出语目(initiating move)、学习者的回答语目(responding move)和教师的反馈语目(feedback or follow-up move)。大量的研究表明(Amy B.M.Tsui,1995),这种三段式的IRF再课堂教学语言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如:

T:Who is a generous,active,devoted,selfless hero in Elias’mind?Who?

S:Nelson Mandela.

T:Nelson Mandela.

通过笔者对这节课堂实录转写成的语料分析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大多采用这种三分模式组织教学(如上例),这一模式中教师的主控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一模式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吗?笔者认为在这种IRF 模式的教学环境里,学习者在外语发展上可能会出现三个问题。第一,与教师相比,学生运用目的语相对较少。第二,学习者几乎处于被动地位。第三,学生只是被动地对老师的提问做出反应,而不能积极地处理信息。因此,这种孤立的提问-回答-反馈模式,无论无何操作,都不能给✈学生创造许多交际机会。不过在这节展示课上,笔者感受到教师受到了新课改的影响,为了促进学生有更多输出进行了更多提问,重新启发了学生,让IRF模式有一些新的变化形式。如:

T: Please make up your own sentence using the first sentence structure “These years/days have seen…”

S:These weeks have seen many unusual things .

T:These weeks have seen many unusual things.Can you tell me an example?

S: In our school,many students went back home.

T:Why did they go home?

S:Because they have a cold.

T:Yes,because they have a cold.Maybe have a fever,right?So take care of yourself. 上这节课的时候正处于“甲流”在全国肆虐的时候,某中学的一些学生因为得重感冒回家了,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之下,对当时的情况作出一个描述,这样的师生对话具有了真实性、交际性、互动性的特征,学生也有了更多机会输出目的语。

虽然这样的比IRF结构更为复杂的结构的会话比例只占到了21%,而IRF模式占到79%,但是在这样一节词汇课上,老师对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互动有了一定的实践。笔者认为在真实的课堂语境下(尤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IRF已无法满足交际性的课堂组织要求。目前对外语发展的要求不仅只强调语言的准确形式,而且还要求语言内容和交际能力。教师只有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传递的话语信息,适时地增加学生的话轮,才能提供学生更多输出和检验其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增强学生使用目的语的准确性和流畅度,从而提高二语习得的效率。

2 课堂提问

那么如何适当增加话轮?增加师生互动,给学生更多机会输出目的语的机会?这就与教师提问技巧有相当大的关系。在教师课堂话语中,提问占了很大的比例。 当然提问的技巧更是对学生输出更多的目的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Long&Sato对提问的分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论述。他们提出了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与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的划分。展示性问题指提问者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จ而参考性问题指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例如:

T:What did Elias do to help Nelson Mandela?

S:He joined the ANC Youth League.

T:Um?

S:And he ble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That’s all,thank you. "

T:Did he like violence?

S:No.

T:No,he didn’t like voilence,but he helped Mandela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Thank you.

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展示性问题,这类问题占据了很大比例,学生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相关信息,回答以上问题。当然,参考性问题在课堂提问中也占了一定比例。如:

T:Who is the hero or heroine in your mind?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or her?Why?What do you learn from him or her?Please 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talk about one of heroes and heroines. Several minutes later

S:The hero in my heart is Chenglong.I think everyone loves him.And I also think that a hero should have many good qualities.My hero Chenglong does.He is active,because he is a movie star.He devotes himself to acting in the movies.He is also very generous.He often gives money to help the people who are poor.And as a matter of fact,he is very kind.The last several years have seen him acting in may movies.And I learn his selflessness,kindness and so on from him.Believe it or not,I think he is the greatest hero in my mind.That’s all.

T:Thank you!

教师的一个参考性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几分钟内组织了一段关于自己心目中英雄的小短文,用了大量本节课学过的单词,词组及句型结构。如:quality,active,selfless,devote…to,As a matter of fact,generous,the last few years have seen等等)从学生的输出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些词和词组及句型结构不仅理解了而且能够运用,表到自己,更重要的是联系了自身生活体验。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于这类参考性问题更能积极思维,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更高。那么这类参考性问题是否能更多在我们教学中应用呢?应用之后是否能更好实现词汇的最高目标---学生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词汇?笔者认为通过参考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语境,学生想说,并能多说,一是增加了接触词汇的机会;另外,能运用词汇让学生有成就感。在本节词汇课上,作者做了一个统计,展示性的问题为90%;参考性的问题占。10%。

许峰的调查表明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比例多寡直接与教学效果好坏相对应,调查清楚地显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采用的参考性问题明显多于教学效果较好或一般的教师。展示性问题适合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参考性问题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紧密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语言输出地最终目的。但两者在教学中缺一不可,我们教师应合理地结合两种问题组织教学。既让学生敢于发言,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同时又使问题具有一定难度,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引起学生的兴趣,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目的语的真正运用。

3 结语

通过对本节高中词汇课的师生互动话语分析,虽然它只是个案但是也反映出目前高中英语课堂上师生话语一些特点。教师提问中展示性提问占绝大多数,参阅性问题太少,表现出高中教师非常重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的现实;学生反馈中简单回答情况占绝大多数,缺乏对学生真正运用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而老师在话语中始终占据了主动地位,在很多时候给予的反馈也只是good 或者是重复学生给出的答案,没有在学生的回答中捕捉更多的信息,增加话轮,让学生有更多输出。

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①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创设会话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话语交流机会。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授者、示范者、而且是引导者、管理者,要让学生享有较多的话语权,成为课堂上的听课者、发言人。②教师应学会敏锐捕捉学生的话语信息,尽量增加师生话轮,促进学生有更多的输出。③由于高中生思维相对敏捷、活跃、自我概念强,追求成功的体验,因此在知记陈述性知识后,要尽可能提启发性和参阅性问题,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以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④通过大量的参阅性问题,促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吸收来自多方面的信息,提高学生素质。

在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今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要“活动者”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辅导者”和“引导者”(周星、周韵,2002)。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引导者之后,教师如何恰当地运用课堂话语充分发挥脚手架偶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恰当地设计和运用课堂提问,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这些都是语言教师需要广泛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Ellis,Rod.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 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on 〔M〕.Hertfordsire:prentice Hall Regents Ltd,1991.

[3] Sinclair,J.M.and M. Coulthard.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4] Tsui A.B.M. Introdu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M].London Penguin 1995.

[5] 胡青球,埃德•尼可森,陈炜.大学英语教师提问模式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4,

(6).

[6] 贾爱武.语言课堂话语模式费分析与改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

.

[7] 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