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顺应论角度辨析《阿凡达》两岸三地字幕的翻译
摘要:语用顺应论是由耶夫・维索尔伦在1987年创立的,它主要是讲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在运用语言顺应论解析《阿凡达》字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岸三地在翻译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个理论的应用,无论是从语言还是文化的角度,我们都能够看到“顺应”的存在。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阿凡达》的剧情,让读者更好地把握故事梗概,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让读者对这个理论有所了解,另外还有此理论与字幕翻译的联系;第三部分在寻找出出现“顺应”这个情况的原因后,将对字幕中两岸三地的翻译者如何“顺应”本土文化进行解析,通过举例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掌握。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阿凡达》;字幕;电影
一、故事简介
《阿凡达》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科幻史诗式电影,由《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专业剧本并执导。故事设定发生在2154年的潘多拉星球上。人们为了开采一种矿物元素Unobtanium而来到这里,这里生存着的是一群与地球人不同的纳威人,他们不喜欢人类来到自己的星球,掠夺自己的土地。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开采,将人类自己的DNA与纳威人的DNA进行合成,制造除了一种科隆纳威人,称之为阿凡达。男主人公杰克・萨利作为残疾的前海军陆战队员被邀请来这里代替哥哥工作。他在这里有属于自己的阿凡达,在进入阿凡达体内后,他可以忘却自己残疾的双腿,尽情地奔跑。起初他是为了能够劝阻纳威人离开自己的家园,以便人类能够开采难得素,而后来他却越来越理解纳威人,并带领纳威人与人类进行对抗,保卫潘多拉星球,将人类驱逐出自己的家园。在故事的结尾,萨利不仅成功地成为纳威人的头领,将人类送回地球,还得到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二、语言顺应论
语言顺应论作为一个概念,是由耶夫・维索尔伦于1987年首次提出。他指出,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连续不断地做出选择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努力顺应语境、顺应语言结构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应就是辩证统一的。语言的选择是手段,而语言的顺应是目的和结果。
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适应性,三者共同决定了语言使用者的选择。语言变异性对可供选择的范围进行了限定,语言协商性是指语言的使用者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具体的选择,语言的适应性是语言的另一种特征,指在不定的范围内做出灵活的顺应。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形成语言使用的基本因素。
维索尔伦提出的语言顺应论把语言、社会、文化和认知等语用因素结♥合起来,强调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的一致性。
维索尔伦认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不管处于何种状态,都需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做出选择,包括语音上的、形态上的、句法上的、词汇上的和语义上的。翻译绝非是单纯的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它收到“符号、语言、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对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动态顺应的选择过程。”译者一方面要顺应不同的情境,另一方面要考虑语言使用者的语码和风格。电影字幕的翻译,不但会遇到一般文本翻译中语言本身的障碍,还会受到与电影特点相关的阻碍,如电影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人物的社会关系、人物心理、电影情节、时间等等。因此在翻译电影字幕时,我们要顺应性地选择翻译策略,用恰当的语言反映出♚电影人物中的对白。
三、《阿凡达》两岸三地译本中语言顺应论的应用
说到《阿凡达》出现两岸三地三种译本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因为两岸三地的社会体制不同。台湾实行的是西方式的政治民主形式、香港是有特色的资本主义,而大陆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相对于大陆来说,港台地区在思想、言论方面比较自由,字幕的翻译上也比较活泼、商业化;而大陆的翻译就显得比较保守,在影片的审查制度上也比较严格规范。其次,是因为两岸三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台湾被日本统治过,因此直到现在仍保留了许多与日本相同的用词。而香港曾被英国殖民,所以平常说话中也会掺杂很多英语,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方面都保留着很多西方人的习惯。而大陆相比下来就比较规范,扔保留着相对完整的中国文化思想。最后,是因为两岸三地的语言习惯不同。大陆主要是普通话为主,台湾有台语,香港就是掺杂了英语的粤语。三地说话的语言习惯明显不同,也带来了不同的三种译本。
接下来通过几个例子,便可以很清晰地理解语言顺应论在字幕翻译中的使用与区别了:
1. Mo′at:We have tried to teach other sky people. It is hard to fill a cup which is already full.
Jake:Well, my cup is empty, trust me.
陆:姆亚特:我们曾经想帮助外星人学习,可是他们像石头一样油盐不进。
杰克:我这块石头不一样,真的。
港:姆亚:我们教过别的天空人,满杯无法再盛水。
积:我的是空杯,相信我。
台:莫亚:我们教过地球人,自满ส的人很难教会。
杰克:我一点都不满,相信我。
原文使用杯子的比喻非常形象。大陆的翻译采用了常用的俗语“像石头一样油盐不进”,很好地方便了中国大陆观众的理解;香港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比较简单明了;台湾转译成了“自满的人”,虽然意思上有些过,但也非常形象、口语化。
2. Run to the forest! They′re coming. They will destroy this place. Neytiri, you must go now.
陆:快到森林里去!他们来了,他们会把这里夷为平地。奈蒂莉,你必须赶紧离开。 港:向森林走!他们来了!会摧毁此地。妮蒂莉,你要走!
台:快点进森林!他们来了,他们会摧毁这个地方。奈蒂莉,你得立刻离开。
3. I don’t feel like six years.
陆:六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港:怎像六年?
台:感觉不像过了六年。
4. You have to leave, or you′re gonna die.
陆:你们必须离开,不然会大祸临头。
港:你们要离开,否则没命。
台:大家不离开就会没命。
我们一起来看以上三个例子,可以发现在例子中,大陆的翻译经常会用到四字格形式的词语,如“夷为平地”、“转瞬即逝”、“大祸临头”,这在大陆的翻译中是非常常见的。因为大陆有用四字格词语的习惯,这♀样看起来简单明了,铿锵有力;而港台由于翻译起来比较自由,人们思想也比较平实,所以都采用了直接的翻译:“摧毁这个地方”、“不像六年”以及“否则会没命”。虽然没有了大陆翻译的语音美,但是却更加地贴近生活。
英语原词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台湾译名
Jake Sully杰克・萨利积・舒利苏杰克
Grace Gugustine格瑞丝・奥古斯丁桂丝・奥古斯汀欧葛蕾
Wainfleet韦赖尔韦菲烈温弗利
请看表格,在对外国人名进行翻译时,大陆一般采用的字都是我们名字中不太经常用到的字词,而且采用音译的方法;香港采用的一般都是จ平时人名中常用的字,比较简单;而台湾采用的翻译方法是使用我们自己的姓氏,如“苏”、“欧”、“温”,而且一般翻译得都比较简短,比较贴近自己的生活。
5. Grace:You are here. How much have you logged?
Jake:Zip. But I read a manual.
陆:格瑞丝:这是你的,你的链接时间呢?
杰克:是零,可我看过说明书。
港:桂丝:你在这,完成了多少?
积:零,我读了指南。
台:欧葛蕾:你在这里,你连结了多久?
杰克:零,不过我有看手册。
在对原文“manual”进行翻译时,大陆译者采用了我们常用的说法,使用一个东西时常说的“说明书”,在字幕上也显得比较口语;香港选用的则是他们日常常说的词语“指南”,在大陆观众看来有些生硬,但在香港地区看起来是十分正常的;而台湾,由于长期受到过日本的殖民,现在仍使用与日本相同的词汇,“手册”,这也说明了日本对台湾地区的影响之大。
6. Trudy:I’m Trudy. I fly all the science sorties. And this here is my baby.
陆:朱迪:我叫朱迪,负责所有的科考飞行,这是我的坐骑。
港:焯迪:我是焯迪,驾驶研究战机,这是我的宝贝。
台:楚迪:我是楚迪,我专飞科学任务,这是我马子。
在这句里,原文“baby”表示的是“战机”,大陆译者直接译成“坐骑”,表达清晰;香港就直接译成了“宝贝”;需要注意的是台湾的译本,翻译成了“马子”,这个词很好地表现出了“顺应”的特点,是很典型的台湾用语,符合台湾人说话的习惯。
7. Jake:Yeah! Yeah! All right! Yes!
陆:杰克:耶,太棒了,耶!
港:积:好呀!搞掂!好!
台:杰克:耶,太好了,漂亮!
这个例子里最有特点的是香港的译本,把原文译成了“搞掂”,是很典型的港式用语。虽然在我们看来可能很奇怪,但是它正式顺应了本地的说话习惯。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顺应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样的词句要采用不同的顺应方式,要符合当时当地人的说话习惯和文化内涵,最终要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
最后,笔者想同大家分享一句关于字幕翻译重要性的话:“好的字幕不一定能挽救一部糟糕的电影,然而糟糕的字幕却能毁掉一部精彩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