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与唐诗的意境美学比较研究

时间:2024-12-26 03:49:0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中国的诗歌和日本的和歌都是各自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两者具备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助相应自然物的性质特点,由深入浅的加以表述,充分的表达出了作者本身的感悟,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在其中。特别是我国的唐诗与日本的和歌都属于文化的精髓所在,本身具备极高的关学艺术意境。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歌发展主要受到唐诗的影响,因为和歌本身在创作的手法及意境方面和我国的唐诗极为相似,不仅如此,和歌在创作的修辞手法以及创作的理念等方面都具有独具特色的观点。本文针对和歌与唐诗的意境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并为此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和歌;唐诗;意境美学

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体裁主要还是以诗文歌赋为主,特别是诗文在古代异常的兴盛,而唐诗则直接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类型。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交往就非常的密切,并且中日文化本身在多个方面都具有极其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在中华文化的汉唐阶段,日本曾一度深受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开始逐渐地向着中国文化的方向发展,不过,日本文化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在充分借鉴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来进行独特的创新。就比如日本的和歌本身就深受唐诗的影响,其所采用的塑造手法及意境和唐诗差别不大,但是由于日本本土文化的迥异性以及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导致其在创作和歌的过程中也直接呈现出了真正有别于唐诗的情感及审美表达。所以针对两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客观、辩证的态度来看到两者的传承关系,在研究其情感表达及发展脉络的同时,对其审美意境的变化加以重视。

一、唐诗与和歌的起源及艺术特点探讨

逐本溯源,诗歌最早源于上古社会生活当中,通常是由于人们的劳动生产、宗教歌颂以及异性相恋等所产生的具有浓重感情色彩的语言类型,这种语言类型的层次分明,富有韵律。而日本的和歌则是一种诗歌的体裁类型,不过在日本本土内,和歌与诗歌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其中诗歌主要是从中国本土传入其中的,而来自日本本土的诗歌则可以直接将其称作和歌,其中唐诗对日本和歌的影响极为深远。

(一)唐诗

对于唐诗的特点,可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1)音韵方面,我国古代的唐诗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其音节的字数都要求保持整齐对称,一般都要求其句数应保持为偶数。另外,还需注意其是否押韵的问题,从而以此来促使人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唐诗本身的均衡韵律美。(2)意境表现的结构方面,因为唐诗主要还是以绝旬和律诗作为其主要的代表,因此在结构上通常要求偶数对称的结构,比如其起、承、转、接的篇幅格式要求其能够起到一脉相承的结构,再结合相应的规则性押韵,促使唐诗真正表现出一种工整对称的结构形式。而从意境的表现来看,通常要求其能够尽致完美,这种形式具有非常直接的感染力,像李白的诗歌押韵结构模式通常都是直接体现出一种形式和意境相互对称的完美审美的理念。(3)内容方面,像《唐诗三百首》当中的诗篇都是以其实用性作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是以儒家方面的温柔敦厚型的诗教作为其主要的发展原则,从而在此基础上来追求一种自然而又含蓄的审美情绪风格,促使其真正地表现出一种全新的审美价值取向。

古代的诗人们大都倾向于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是进行批判的同时又对人民的疾苦以及国家的安危充满了担心。就比如杜甫的盛名享誉至今,在唐诗三百首当中对杜甫极为推崇,甚至将杜甫尊为诗圣,选诗以杜甫最多。这主要还是因为杜甫的诗歌当中,充分地表现出了一种忠君爱国的热忱情怀,并且其中充满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例如,杜甫诗歌中揭露政治黑暗,披露政治腐败的诗歌《兵车行》和《丽人行》等,其次是安史之乱时,杜甫感慨国家安危以及人们的疾苦所写下的诗篇,像《春望》就极负盛名。杜甫的诗歌只是其中的一种风格,另外,以诗言志也是中华诗歌的重要传统,通常诗人们作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身内心的情感,而非进行词句的玩赏,像李商隐的诗以及白居易的诗等大都表达此类的情况。

(二)和歌

日本的和歌与中国的诗歌在审美取向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日本的和歌更加注重一些唯美幽玄的刻画描写,在日本文学当中,静寂美是一种主要的文学基调,其和妖艳美以及纤细美等多种审美理念的结合,形成一种极为深奥的审美意识。不过,和中国诗歌最大的区别在于,日本和歌是和政治相脱离的,这一点尤为明显。例如,《小仓百人一首》中:君がたぁ春の野にいでて若菜つむわが衣手に雪はふろつつ(大意:正月好春光,郊野轻寒为君尝,嫩菜水莹莹。冰心可鉴情无限,可俱白雪沐衣裳。)这是一首天皇写的和歌,但内容与治国平天下毫无关系,这首和歌就可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其情义表达的特点。

从题材上而言,日本大多数和歌都或多或少借鉴了中国诗歌的形式,就比如中国本土牛郎织女的故事通常都是国内多数诗人们抒情的对象,在唐诗当中此类的佳句数不胜数。而在日本的和歌创作当中也具备独特牛郎织女的七夕情怀。比如引用至《万叶集》的内容:

主要描写今朝玉露,牛郎织女喜相逢的场面,并且在形式上,和歌也大多直接受到唐诗的影响,因为和歌本身作为日本方面的本土诗歌,其具有多种类型,像短歌、长歌以及连歌等,不过这些类型在之后的传承当中,ป短歌因为简短精炼成为和歌的主要形式。

二、唐诗与和歌的审美异同性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唐诗与和歌并不是相互分离的创作体系,其两者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具体的创作表现手法以及对意象的使用方面息息相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唐诗和和歌在社会的功能运用方面极为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两者的传承和创新问题进行认真看待。而两者在审美取向上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唐诗与和歌本身在创作的手法方面具有较多的相似点,比如在日本和歌当中最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见立和卦辞等,而其中所讲的卦词主要是通过某个词的同音异议来促使其在某种特定的语境当中真正的表☒达出双重的意思。例如,‘まつ’就在日语当中同时具备等待和松树这两种义项,并且将其使用在和歌当中也可直接进行对景观的描述,并且可以以此来实现人物ฐ情感的寄托。这和唐诗当中的比喻法具有同样的效果,不过,和歌并不是一味地模仿唐诗,其所具备的‘缘语’及‘枕词’就是一种在和歌修辞手法的创新手段。

  (2)两者在社会的功用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唐诗在当时的时期是一种极为高雅的文学创作活动,多数使人们能够借助诗歌创作的形式来实现其情感抒发的目的,甚至以此来对社会的黑暗加以批判。而日本的和歌最初也和唐诗相差不大,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比较大众化的通俗创作,不过随着日本汉诗的流入,和歌的创作开始真正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其本身对一些自然风光的描写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也促使其演变成为和歌的主要创作发展方向。不过,从艺术系的角度来分析,和歌本身因为过于直白和简单,导致其很难真正达到唐诗的神韵境界,甚至忽略了艺术层面的社会性,因此和歌相比之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唐诗与和歌的审美传统分析

(一)唐诗

唐诗的审美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不仅具有动人的音乐之美,同时也可通过其自然流转的气质来进行审视,也可透过唐诗那挥笔洒脱的神韵以及自然融合的意境来进行感受。我国古代的诗歌与和歌都是通过一种配乐来进行演奏,像唐诗本身因为在韵律上具有非常和谐的押韵特点,通常都是以七言或者无言为主,句式整体来看非常整齐,所以在进行配乐时,很容易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音乐美。不过,唐诗本身的最大魅力还是在于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气质和意境,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就给人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感染时光匆匆,人生不过如此。给读者一种极其释然的心态,让人瞬间从一种岁月无情,悄然逝去的悲观叹息当中脱颖而出,从而真正找到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正是因为这种气质的存在,促使唐诗直接攀登上了艺术的巅峰,给人一种震撼的美学效果。

(二)和歌

和歌本身在形式上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其中大 ☻多都非常的精炼短小,并且以短歌的类型居多,几乎都是由五句直接组成。佛教禅宗在日本广泛推崇,在这种佛教思想的影响之下,直接形成了一种对大自然而言极为细腻和敏感的心理状态。所以和歌当中通常都会带着一些对大自然变化而感到极为无奈的感伤,比如文物康秀的作品中大多都是感叹时光匆匆,容颜易老的心情,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之情。不过,从日本最为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源氏物语》进行分析,这一巨著对于后世的文学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在一些作品当所反映出来的物衰思想,直接成为文学创作指导的全新理念。在很多日本和歌作者认为,不哀愁就显得没有情趣,认为哀愁本身是一种情感的有力体现,而不受约束则是人类性情的自然流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唐诗与和歌存在差异明显的表达形式,这主要是由于两国文化以及对于自然的理解和感悟使然。中国和日本的地域差别相差极大,自然和日本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自然感观。日本诗人偏向于清新、细腻,而我国人则更多怀有波澜壮阔的情怀,气吞山河的气势,这是两种继而不同的气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