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西汉乃至隋唐年间游侠群体的兴起和衰亡

时间:2024-12-26 16:29: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近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游侠群体的研究成果已经卷帙浩繁,论文与专门著作颇多。研究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从游侠的学派渊源到经济背景,从社会作用到他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等等。本文着重于梳理从战国至西汉初年这一历史时段游侠群体兴起的背景与研究现状,兼及其衰落原因。

一、游侠的定义

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疆于世者,谓之游侠。韩非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司马迁则言: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由此可见,古人对游侠的定义并不统一。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韩非子在《五蠹》中就明确指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王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韩非子认为游侠不应该存在于一个法治的社会中,游侠同儒者、纵横家、患御者、商工之民并为五蠹是扰乱社会的因子。司马迁则十 ツ分推崇游侠,在《史记游侠列传》最后总结道:游侠豪据,藉藉有声。权行州里,力折公卿。朱家脱季,剧孟定倾。急人之难,免雌于更。伟哉翁伯,人貌荣名。对游侠群体的看法不尽相同,与评价者本人的主导思想和人生经历相关。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游侠的定义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游侠单独行动、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不受法律限制、不会因法律规定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广结交情、缓人之急、重承诺、对其辐射的范围产生较大影响;有自己信守的个人准则等。

符合以上特征的就是游侠。提到游侠,大多都会想到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朱家、剧孟、郭解等人。事实上,游侠在历朝历代都有。比如三国时候的太史慈、关羽,五代时期的王彦章、李存孝、郭威、赵匡胤等,他们都在年轻时代有过游侠经历,甚至连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在秦末的活动也充斥着游侠色彩。

二、战国到西汉初年游侠产生的原因

乱世出游侠。在战国到西汉初年这段时期,游侠频出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1.战国到西汉初年战乱纷争,兼并战争不断。从战国七雄争霸到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从楚汉之争到汉前期七国之乱,在战国共254年的历史中,发生历史上有记载的重大战争就有110起。如此频繁的战争,对农业生产以及民众生活造成消极影响。政令混乱、劳力短缺、粮食缺乏等因素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不稳定,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增长,以行侠仗义自立的人们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种状况,游侠应时代需求产生了。

2.战国至汉初连年战乱,各政权并未建立稳定的人才选拔★机制,许多有才能的人找不到晋升的道路。他们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深感怀才不遇。因为难以取得与当权者的联系,便只有依靠自身才能,立足乡土,寻找实现自身梦想的机会。由于本人能其言必信ด,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支持者便接踵而来。游侠通过自己的威望参与基层社会事务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抱负与理想。另一方面又佐证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并不强大,否则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不会容许主流社会之外拥有其他价值观的社会人来完成本该由政府完成的管理事务的。

3.中央控制体制并不强大,诱发了游侠群体的大量出现。秦统一六国后,中央集权加强,อ对游侠的打击不遗余力。然而二世而亡的秦王朝十分短暂,随着秦末战乱迭起,没有了中央政府的强力约束,游侠又重新活跃起来。至西汉初年,汉政府实行郡国并行体制,地方郡国力量强大,中央对地方郡国郡县的控制力较弱,加之中央政府大乱之后忙于完善各方面的制度以及处理边境威胁,无暇顾及游侠,导致这段时期的游侠非常活跃。他们的某些行为甚至取代了政府法令。典型代表就是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用大量笔墨描写的郭解:洛阳人又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调解纠纷,解决积怨。《史记》中还提到一件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践更是国家的政府机关事务,但仅仅凭郭解一句话,就可以免去,说明郭解私人的影响已经凌驾于政府之上了。这种事情的发生说明了中央政府控制不力和社会管理失策给与了游侠群体产生并且发挥影响的条件。

4.统治阶层对游侠的利用也对游侠的产生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史记游侠列传》中记述道: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先秦时候许多贵族争相养士,陵夷至于战国,合众连衡,力政争强,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贵族重用侠士,比如公子光早有刺杀吴王僚的想法,在伍子胥将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之后,光善待专诸,专诸倍受感动决心以死相报,刺杀吴王僚助公子光登上王位。可见游侠群体与统治阶层的互动表现。

许多学者就游侠形成的原因做了探讨。苏庆辉认为游侠阶层的形成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游侠阶层形成的社会背景国家秩序的变革和社会动荡。春秋以来,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宗法制度瓦解、井田制破坏,春秋以前整齐有序的统治集团不再是静止不变的,这使君主的政治权力下移,国君的权威削弱,国家原有的秩序被打破,社会动荡加剧。士阶层不但从社会结构中游离出来,而且最为活跃。游侠就是从独立出来的士阶层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2.游侠阶层形成的条件社会养士和尚武风气的形成。3.游侠阶层形成的驱动力游侠之士自身的觉醒。征战的乱世也是个体解放、个性觉醒的时代。游侠个体也觉醒于乱世之中,他们自己想成为社会秩序的维持者,根据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来判断是非ษ,以求维护社会秩序。

江淳在文章中也提到战国游侠活跃的社会背景:社会要求行武之人存在,社会形成尚武风气,系周宗法制的宗法血缘纽带对社会各阶层的束缚松懈,游侠在社会上游动起来。

陈宁在他的文章《游侠及其产生背景》中提到:随着封建制度的崩坏,法家的地位日益上升。法家立法,从不考虑传统的道德观念,致使人们的生活状况在新秩序中发生了突出的变化;政府在法家理论影响下,将人们暴露在繁徭重赋、严刑峻法面前、动辄得咎。这样的新秩序与传统的观念大相径庭,产生了现实与观念的冲突,而传统的道德观仍旧作用于人们的头脑中,使人们有所行动。因此,游侠出现在社会上,以法律以外的手段,私自解决和处理人们在新秩序中遇到的困难。

综上所述,游侠群体兴起的主要背景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家庭和聚落组织形态的变化,复仇风气的盛行,黄老清净无为思想的统治,民众和官府的认可等。

本文着眼于讲述游侠群体兴起的主要背景从其自身来讲,是由于怀才不遇、对社会不满,渴望有一个天地施展才华,这是游侠出现的内因;从社会背景来讲,是由于中央控制的失力和统治阶层的推波助澜,这是游侠出现的外因。

三、游侠群体的衰亡

游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注定不可能长期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不会容许游侠对秩序的僭越。中央集权强大之后,必然会回过头来处理游侠的问题,郭解最终被杀就是最好的证明。处决一两个人只是打压游侠,根本上来解决游侠的问题的办法不外乎以下三个:一是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二是解决人民基本生活,包括土地分配;三是司法公正。其中,尤其是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最为重要。

汉武帝在完成大一统以后,罢黯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察举征辟,网罗有识之士,此后历代王朝都很重视人才的选拔,隋首创开科考试,唐承隋制,完善科举,至宋科举考试日臻完善,延续以后的元明清。人才不断进入主流社会,使得不稳定因素减少,除了朝代更迭的短暂阶段有带有游侠色彩的人物出现,唐以后游侠基本绝迹。

井田制崩溃以后,汉以来历代王朝都重视土地的分配,占田制、均田制等,在取得政权之后进行休养生息,解决人民亟需的问题。而且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也让游侠群体无处生根。

游侠是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层,但是它的出现和消逝都是历史的一般必然的发展。由于中央控制的失力以及社会的不稳定,怀才不遇又颇有能力的人常常成为游侠。而在中央集权加强,政局稳定的社会状态下,除非与国家权力结合,游侠群体便只有走向衰亡。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