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图书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构建

时间:2024-12-26 14:36:2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的实体方式。人类文明发展已经走过农业和工业文明阶段,而逐步向生态文明阶段过渡。在现代社会构建与发展生态文明的文化浪潮中,推动图书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而要想真正推♋动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分析图书馆的结构与功能就显得极为必要,同时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图书馆生态系统概念,并分析了图书馆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以图书馆建筑、信息生态以及文化生态等角度为出发点对如何构建合理的图书馆生态系统功能结构进行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结构;功能;生态系统;构建

一、前言

在物质循环、物种流动、信息传递以及能量转化过程中,生态系统各要素互相制约、互为依赖,继而形成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复合体。而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现象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其具有传递文献信息,搜集、利用、保存书刊资料,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层面的文化教育功能。图书馆生态系统是指在生态学规律和原则指导下,图书馆内部各系统组分相互作用、互相联系,形成具有某种结构组成方式、执行相应交流功能和信息服务,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就其性质分析而言,图书馆生态系统可视为人工生态系统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具有各类信息服务需求的读者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其主要生物成分,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料是其主要工作对象,而完成信息交流与服务则是主要功能。

二、图书馆生态系统结构与组成

(一)图书馆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

生态系统构成包括两大部分,即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在这其中,根据功能可将生物群落部分分为还原者、初级生产者以及消费者;而根据物质形态分类可将非生物环境氛围大气、土壤、水体以及太阳辐射等。而根据吴慰慈先生的观点,图书馆生态系统构成部分中包括馆藏文献、技术方法、读者、设备、干部以及建筑等不同要素;黄宗忠则提出,图书馆构成要素包括馆藏文献、人员、读者、物资设备、经费、建筑设备、时间、信息以及技术方法。虽然二者构成要素在数目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具有极为相似的基本内容。换而言之,二者都涵盖了两个大部分――生☏物与环境。图书馆生态系统中,其内部结构涵盖了制度健全性、服务项目、专业、人员学历、文献载体以及馆藏资源等要素;对外结构则涵盖了读者结构、人均文献量及其他相关部门等。

(二)组分结构

图书馆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简单的生物组分,主要包括读者及馆内服务工作人员。相比于常规生态系统,图书馆生态系统构成中的环境组分具有更为深刻和广博的内涵。其环境组分包括服务方式、馆藏资源、自然环境以及信息传递等;同时图书馆自然环境包括了周边环境以及内部环境两种。就生态角度分析而言,图书馆应保持清洁静雅的自然环境;而从内部环境来看,生态图书馆馆舍建筑应富有鲜明特色,且典雅实用;馆辖小区应保证开阔开放、幽静怡人;馆内应保证空气清新、采光通风效果良好;工作服务场所则应保持整洁、大方、美观,同时各类防晒、防潮、防蛀、防尘以及防火防盗设备应配置齐全,以及时应对突发性事件。图书馆建筑应与图书馆周边环境保持协调,同时应与各类粉尘污染、工业废气、歌舞娱乐场所、大型停车场以及农贸集市等噪音污染源隔离开来。当前大部分图书馆都选择在风景优美宜人的自然景观附近,不仅给人带来视觉层面的享受,其在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CO

2、CO含量以及氧气浓度业均满足健康标准。

三、图书馆生态系统功能结构的合理构建

(一)图书馆的生态化建筑

图书馆生态建筑应充分体现出朴素生态意识,即做到天人合

一、顺应自然,同时还应坚持人本理念,回归自然,并对读者使用感受予以关注,着眼于读者审美需求,分别从内部氛围营造、外部环境建设以及空间环境设计层面提供给读者舒适、富有人性化的阅读空间。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创造出对读者有利的阅读学习环境,并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使馆内空间最大化,并基于宽敞的空间运用色彩搭配、层次安排以及形式对比,对自然光线加以充分利用,确保建筑的节能和通风效果,使图书馆环保、生态、阳光以及绿化等特点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还应确保图书馆内外部环境能够互相辉映,将绿色关上空间与馆内实用空间相互交织为一个有机整体,由此使读者产生更为强烈的愉悦感和求知欲。在设计过程中,生态图书馆建设应重视遮阳和自然采光,使来✡自色彩、光线以及声音的污染降至最低,同时对自然界风能、水能以及太阳能进行最大化利用,降低依赖非可再生资源的程度。可对图书馆外部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如花坛、草地、喷泉等,也可对使用时令花草、盆栽以及常绿灌木对内部环境进行精心装饰,使读者感觉自己仿佛融入自然,其心情变得舒缓,视觉疲劳也得到有效缓解,从而更有利于其汲取知识。

(二)文化生态建设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存在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文化形式,它以和谐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尊重生命和自然的哲学思想、事物互相联系并相互作用的生态世界观和以整体论为基础的生态学思维取代了传统的人类社会统治自然的错误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哲学、元素论以及机械论分析思维。图书馆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在社会文化逐步生态化进程中必然会汲取全新元素来完善自身发展,图书馆生态文化也源于此。笔者认为,图书馆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应是这样的:构建一个基于生态学的文化系统,确立与生态学原理相符合的图书馆生态管理体系、服务模式以及价值理念,由此对人类这一图书馆服务对象加以引导,帮助其基于生态学思维的视角来对世界进行观察、认识和相处,推动图书馆生态教育最终实现其根本目的。

图书馆作为公共事业单位是对外开放的,因而具有公众性,而其业务工作流程又具有关联性,因而图书馆自出现伊始就需要面对各方关系的处理,而图书馆管理水平则意味着图书馆发展是否顺利。对于图书馆管理生态文化而言,其最基本要求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在知识结构、年龄以及性别比层面上均应符合生态系统提出的完整性要求。图书馆统一标准应具有规范化特点,此外还应对个人特点予以考虑,承认并尊重个体差异,以个人特长和能力为依据为其指派合理的岗位以及适量的工作。在内部进行生态化管理的同时,外部管理也应实施生态化管理模式,这是一种脉络贯通、纵横交错的网状管理结构,信息流动和文献交流效率也因此而有效提升。

(三)信息交流的生态建设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关键影响的基础资源也随之产生了深刻改变,人们既往极度依赖于物质资源,而当今时代则以信息资源为物质基础,并在战略高度将其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中原料、资本、能源以及劳动力已非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这些传统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逐渐为知识创新的光芒所掩盖;产品增值方式也由传统的劳动累加过渡到知识创新和累加。在此种经济环境中,图书馆基于知识经济,针对读者需求提供知识与信息创新服务的功能则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生态系统始终应立足并服务于社会,由此才能获取生存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稳步前进。与此同时,数据存储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可视为一个契机,推动了数字图书馆在新时代与经济背景下的生存与发展,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创造了技术环境,从而实现了信息交流与传递克服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障碍。

信息生产、信息加工以及信息的传递利用等不同处理环节构成了信息活动的完整过程,但被信息污染以及信息污染问题可能存在于任一环节中。所以应强化管理和控制信息活动,以此来提升信息质量、降低信息污染。当前文化环境具有多元化特点,而信息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也对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提出了迫切要求。数字图书馆则在有序组织大量无序数字信息资源的背景下出现。首先,高效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由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系统以及资源系统构成,通过对此类系统的开发可构建出有序的、组织明确的数字资源体系,而联合高效的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则能够营造出图书馆信息系统环境并确保其健康有序。其次,应培养服务工作人员以及信息生产者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引导其树立正确、科学的信息价值观念,熟练掌握文献信息学相关知识以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从而能够胜任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后续利用工作,培养一批与数字图书馆生态信息环境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水准人才队伍。除此之外,还应对与数字图书馆密切相关的法制建设和信息♀规范予以加强,创建健康、和谐的信息法治环境。

结语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的实体方式。人类文明发展已经走过农业和工业文明阶段,而逐步向生态文明阶段过渡。在现代社会构建与发展生态文明的文化浪潮中,推动图书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而要想真正推动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分析图书馆的结构与功能就显得极为必要,同时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就其本质而言,图书馆是向读者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所以在图书馆生态系统构成中,包括信息产生、传递、加工以及服务等不同环节在内的信息流生态服务功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除此之外,图书馆生态系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人工生态系统,更具有特殊性,其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更涉及到社会环境。对于图书馆而言,提供给读者各类信息服务是其主要任务。所以推动以社会环境建设为重要内容的图书馆环境建设是极为必要的。除此之外,图书馆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应看其文献内容是否健康真实、自然环境是否清洁雅静、信息传递渠道是否保持畅通无阻、服务方式是否便捷和文明。绿色的、生态化的图书馆应是精神、自然以及文化生态的信息传播高度净化的图书馆。相信在全社会长期共同努力下,生态图书馆建设工作将不断取得进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