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文化也迅猛发展起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一、网络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联系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从广义上来说,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从狭义上来说,网络文化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文化活动。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时效性、交互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ツ、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内涵丰富、涵盖面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ท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网络文化发展迅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先进的平台。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影响
1.拓展了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从电脑到随身携带的手机,从工作、学习到生活,人们使用网络越来越频繁,覆盖面愈发广泛,使用时间加长,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的生活已离不开网络,网络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和影响力大大增加。此外,网络文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交互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扩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
2.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信息十分发达,能使学生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知识。通过网络,可以发布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专题网站、新闻、评论、视频、图片、电子书等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便于大学生查阅和理解,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3.创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手段
按照传统的教育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讲座、更新宣传栏、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而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还可以通过网上选修课、BBS论坛、QQ聊天、微信、微博、博客、专题网站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新了教育形式。利用网络,可以为传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力补充,使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和新颖。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消极影响
1.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网络空间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想认识、不用的思维方式等,都可能同时存在于网络文化之中。大学生思维活跃,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尚未完全定型,长期接受不良网络文化熏陶,可能受到外来观念和思潮的影响和冲击。
2.引发了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有时缺乏理智,没有节制,甚至产生了手机依赖症、上网成瘾等心理不适应的症状或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如果不及时干预和引导,将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
3.导致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对网络上不道德行为的监督、约束和惩罚力度不够,导致网络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道德失范行为。大学生的自制力、辨别力不强,出现了传播不良信息、制造谣言、网恋、剽窃、黑客等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行为,甚至导致犯罪。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积极占领网络前沿
开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专题网站,丰富网络教育资源,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文件、图片、新闻等进一步分类、整理和汇总,制作相关的网络课程、视频、动画等有趣、活泼的学习资料。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博客、BBS论坛、贴吧等网络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学生的网络生活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内化为坚定的价值取向。
(二)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
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辨别、判断和批判能力,强化大学生的传播伦理和道德观念,着力锻炼大学生媒介学习的能力,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蔓延,克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大学生网上交流与沟通技能、网上查询与学习本领、网上信息发布和浏览能力等,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
(三)积极学习利用网络知识,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教师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因素,只有教师先树立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自觉践行、率先垂范,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接受教导。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好网络文化,采取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创造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利用网络平台的能力,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进一步深入网络世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网络动态。
(四)着力优化网络环境,形成合作育人良好氛围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主义、金钱至上等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依法治网,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主动干预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积极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