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工笔画的当代意义
中国工笔画的优秀传统,来自干百年来一代代画家钻研不息、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同时也得力于中国丰厚历史文化的滋养。真正出色的工笔画家,不会沉浸在中国画的辉煌成就里一味地临摹、复制,陶醉其中而怡然自得、难以自拔。真正的继承传统,应是在动态的审美进程中,不墨守成规,对传统工笔画创造性地继承发扬。当代中国工笔画寻求变化的趋势,不是把工笔画看作一个封闭体系,而是要拓展视野,寻求与时俱化的综合创新之路。
要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脉络,自然离不开对当代中国的国情研究。研究中国工笔画的当代发展,也必须了解中国画发展的国情。在笔者看来,20世纪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脉络值得注意。
第一个脉络是中国工笔画的古代传统,其中包括院体工笔、古代壁画,以及民间绘画。其中院体工笔画不仅体现出皇家趣味,更呈现了专业画家的精英品位;古代壁画与民间绘画虽以民间绘画高手大匠为主,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赖与院体绘画基本一致。第二个脉络是清乾隆年间传教士画家郎世宁对传统中国画的适应性改良,他进人宫廷之后即推行所谓中西融合的新工笔画。这一绘画潮流注重物象的精确描绘及对于空间与体积的侧重,虽与宋代院画的写实不可同日而语,却开辟了20世纪西方写实绘画进人中国画的一条新路。此外,由于20世纪早期中国画家在留学法、日等国归来后纷纷从事艺术教育,更进一步促成中国学院派绘画传统的形成。时至今日,在中国的美术学院里,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同样都要面对石膏、人体等对象,进行素描、写生、速写等练习,这种情形已然司空见惯。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西式美术学院教育体系的形成与正规化的加强,中国画在写生的道路上与油画的写生越走越近。这使得在美术学院就读的学生,不论中国画系还是油画系,所受的基础写生教育越来越雷同,遂使具有深厚笔ฬ墨意韵传统的中国画,在写生基础上不断被改造,并最终☤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以写实主义为主流的新国画传统。针对这种现状,邵大藏认为,自清末民初西方油画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百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是为卓然之论。而五四以来的中国画又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在造型状物、反映现实等方面能力日强,已然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中西融合的主流绘画体系。对百年来中国画所发生的这种根本性变化如何认识评价,成为当下无法回避的复杂问题。
而当代中国工笔画在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原因是否因为这种学院教育的相近性,社会环境的相近性,以及画家价值观的相近性?当代中国工笔画家如何强化自己的个性,从而达到卓然不群?这涉及中国工笔画家的艺术理想,对艺术中的现代性的理解,以及独特的绘画方法与技巧等方面。
今天,学院派的中国画凭借对传统院体绘画和民间艺术的吸纳、调和而得以继续发展,同时又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探索。例如探讨工笔画与写意画的交流互渗关系,把墨的渲染、线的写意融入工笔画中。也有的画家探讨工笔画和山水画的关系,研究山水画的鼓法怎么样运用到工笔画的环境中。在线的运用方面,有些画家探讨如何将人物画的线描引人工笔花鸟。有些画家的作品以墨色为主,体现了今天工笔画越来越多地吸收文人画的精英气息,虽然在画面表现技术上日益精致,但最终的价值理想却是中国文人画所强调的心象与意境。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画有了很大发展,许多画家专注于写意性强的水墨画,认为这类水墨画更能表现个人的感情,而传统的工笔画则被视为过于匠气而遭到冷落。对此,文革后平反,重新工作不久的江丰同志指出: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因为它讲究精微,色彩绚丽,更能表现火热的生活激情,历来深受广大人民欢迎。有些画家只想到钱,只图水墨省事,而且据说一般外国人喜欢水墨的为多,于是全画水墨,皆以水墨为时尚。工笔重彩就很少有人问津了。这就不单是题材问题,连表现形式也有走向单一的危险。从江丰的观点可以看出,他主张中国画的发展应百花齐放。就水墨写意画与工笔画而言,并不存在画法的高下之分,关键是如何提高各自的艺术质量。当代中国的工笔画,因其对传统艺术精髓的研究与继承,受到诸多好评。然而,让中国工笔画家的作品接近古人的审美理想和境界,回归传统意象精神,是否就是工笔画发展的理想境界呢?以今日的审美眼光看,这些作品的当代意义又在哪里?
首先,在这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当代中国工笔画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重返家园的精神理想。工笔花鸟画家认为,自然界的草木拥有生命,且有灵性,它们神交自然,移情草木。工笔画于细微之处臻于认识的澄明及通达,乃人生之大乐,所表达的是画家对草木花禽生命的关爱。笔者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自然宗教,即强调人与自然为一体,即所谓天人合一,人在天地间获得永恒的生命价值。我们可以从古代哲学、诗歌、绘画中看到诸多这样的表达。在这一点上,许多工笔花鸟画家以其对虫草微观生命的体验,将这种人生的感悟注人画面当中,使作品不仅是一种技巧与程式的熟练展示,而且成为个体心灵感受的视觉表达。
这种纯朴的天性,使中国工笔画获得了一种自然抽象,即像禅宗一样,面对自然万物,以瞬间个体的感受,切人人生与自然的深处,物我交融,抵达生命的底色,以坦然的心态领屠自然的启示。由此,当代工笔画,不再仅仅是对日常眼见之物的精到摹拟,还散发出对个体生命的反思与直悟。中国工笔画不仅反映了当代画家的心境,也体现了绘画的本来面貌.即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说的穷神变、测幽微,也就是徐悲鸿引述的致广大而尽精微。这种对自然生命的体验不需要场面浩大,轰轰烈烈,也不是追求奇观震J凉的装置艺术所能表达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在精神在点划披离和三效九染中呈现,亦如古人所说一花一世界,映现出大千世界生命本原的精神状态。
笔者在这里将重点论及当代工笔画的现代性问题。当代中国画中的工笔画,能够视作一种现代工笔画,其现代特征首先表现为形式的现代。笔者以为,所谓绘画的现代感,不应该仅局限在形式上,即所谓设计艺术讲求的形式构成。我们讨论的形式感,应该指的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对作品生成过程中视觉质量的把握,还包括观众欣赏艺术作品时所经过的语言的桥梁。笔者认为,所谓的视觉质量是指艺术家以最为恰当的方式鲜明地表达自我,达到与观者有力的信息交流。而观者对艺术作品的形式感受则必然包含对作品要传递的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因此,不管是艺术家的形式感也好,还是观者的形式感也罢,都是整体性的。过分地强调形式的专业性,很有可能会引发出所谓的形式的神秘感。尽管这也是一种
形式感。然而,传统的形式与内容不可分离的统一性依然是有效的审美原则。不同的是,笔者更倾向于对当代内容施以新的界定。它不再仅仅是传统教科书中的思想和主题。笔者主张用信息来表述它、描述它。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艺术作品逐渐成为艺术家在社会中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假如缺乏合适的形式,艺术作品就很难传递出艺术家要发送的信息、在这一意义上,现代艺术要求形式传达出的信息鲜明有力、直接清晰,这与古典艺术的含蓄朦胧、委婉回味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感。杜夫海纳要求艺术作品在为我们打开独特的世界时,还能为我们带来实质的信息,而艺术家作为一个曾经感受到这一信息的人,也从中表现了自我。
那么,当代中国工笔画中所传达的现代信息是什么呢?我认为,与许多追求富丽堂皇的工笔画不同,当代工笔画中表达了现代人的感受,反映了生命的顽强与活力,如同齐白石的精深画意,将草虫的翻飞鸣跃之状,展翅振羽之声,与草木和谐同变的色彩,表达得生动真切。有些工笔画具有庄子的宏大哲理,无论是凌空翱翔的雄鹰还是独立寒秋的水禽,都体现出一种现代人可以感知的孤寂与微茫。这不仅是以花鸟比德的古代工笔画中所不曾见的景色,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富丽辉煌的歌颂性花鸟画中所没有的情境与心境。概言之,中国当代工笔画家只有将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感受,不动声色✿地在极富视觉观赏性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将画家的主观性情绪表现得精致而含蓄,才有可能成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代画家。
对工笔画家来说,高超的写实能力不应成为表现抒情的包袱。工笔画家正是因为具备这种状物摹形的能力,才得以在今天的艺术系统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图像功能,通过建立一种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新的图像符号系统,更为深刻地阐释出现代生活的复杂意义。工笔画家应自觉地从传统工笔画的图像系统中走出来.从功利性的意识形态主题中走出来.步人更为深人、更加独特的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中,并力争获取具有历史厚度与文化品质的图像表现手法。在这一意义上,中国写意绘画的精神文人文心、尽性畅神、游戏人生,可以与中国工笔画的精神尽心穷理、敬天畏命、事功利民相结合。要之,中国画无论写意,抑或工笔,均可挥洒个性创意,品味典雅气质,创造现代经变,即在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寻求新变。
今天的工笔画研究,不能仅看到传统花鸟画的技术文脉及自然景物的视觉摹拟,还应该更加注意现代城市给予工笔画家的当代感受。今天的中国画家,大多生活在信息繁复、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多样化的城市当中。现代城市给予现代艺术的不光是结构和形式,还包括新的空间观、价值观和朱来观。如果说,封建社会中的古典文化与艺术是通过它的理性和意志追求道德伦❅理的和谐一体,从而在对自然的观照与个人内心的沉思反省中体现出一种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那么,在现代主义时期,艺术所反映的就是人类试图在瞬息多变的城市生活中力求捕捉万物变化之流,以及个体变幻迷离的感觉经验时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中国当代工笔画应该从现代城市生活的角度得到全新解读。优秀的工笔画作品对现代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应该是精神的解毒剂。它能缓释现代生活强加于人的紧张与焦虑,能让个体情感回归自然的心灵家园。
21世纪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普遍性的功利追求成为一大主流,而精神文化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却被置于边缘地位。我们有理由追问:工笔画在当代的价值何在?过去它从属于宫廷和皇家画院,表现出雍容富贵、吉祥福瑞,以歌功颂德、倡扬伦理为主要使命,强调的是功利和教化。而在今天,中国画却以融合与拓展为主题,以中国传统的水墨形式体现现代人的精神活动,这是当代中国画界无法回避的历史责任。
当下,工笔画担当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使命。在浮躁的快餐时代,,,它指酬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主张心灵的休养生息,反思现代人的生命境遇。在新的时代命题中,工笔画应当从再现向表现转型,由歌颂向反思转换。
2014年,笔者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看到南京画家徐累的个展世界的壳。他在创作中对中外文化提出诸如城市、剧场、舆图、情色、化石、杂技、陶瓷及古代经典绘画等多种议题,并进行择取与解构。而北京画家金沙,则从西方美术史中文艺复兴时期细密工整的油画图像中,寻找到一种现代性的挪用与转换。另一位实验性画家姜吉安,则从材料人手,展现了工笔画新的可能性。这批现代工笔画家,仿佛已经越过了传统中国工笔画的程式,开始步人当代艺术的空间。通过对文化及历史碎片的收集与重构,通过对中外文化思维的对照与反思,画家又一次发现并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底蕴,表达了新时期中国工笔画家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当代性感悟与理解。
看到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现代中国工笔画能够给予中国人以精神层面的慰藉和人文价值的启迪。这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内涵,也是它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