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4-12-27 14:37:0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本文首先指出了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而后分析了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深,有着丰富ส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这些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和演变,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并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导向和精神动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在当今复杂快变的社会背景和高校环境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发挥优势,必须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中汲取营养,丰富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和方式、方法。

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内部和外部的原因,使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教化作用和对青年学子的引导作用日渐式微,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重续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和教化功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资源、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它们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因此,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活泼,更加“有血有肉”,更有说服力,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仁者爱人”博爱大众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克勤克俭”的勤俭精神等都是现今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点教育的内容。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古圣先贤的教育思想内容精辟、富有哲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弘扬这些优秀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所肯定的思想和行为,会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追求和提倡。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正确的价值观,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情况看,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现象明显,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基础薄弱

受市场经济环境、应试教育、西方价值观和网络文化盛行♂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状态很不理想,具体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传统文化具体内涵的理解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传统文化知识欠缺,传统美德观念薄弱;大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常常重利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表现得较为明显,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等。

(二)高校辅导员传统文化底蕴不足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也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然后现在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无法实施有效的教育,不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机会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无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辅导员也是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大学生身上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也体现在辅导员身上,加之辅导员工作繁忙、琐碎,很多辅导员无法自觉、主动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没能切实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质,无法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水平。 "

(三)高校传统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很多高校缺少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类的选修课,而在大多数的高校课堂里几乎找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重政治性轻文化性的现象普遍,多数高校没有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平台和有效模式,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当前高等教育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相对较为迅速和及时。而传统文化的影响过程相对较为缓慢和长久,教育效果比较隐性、不易表现,这造成很多传统文化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价值教育在大学课程中的比重降低,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和挑战。

(四)从研究层面上看,一般只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

虽然现在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研究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问题,但多数没有提出可行性方案,这导致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办法不多,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升反降。部分学者的研究缺乏从受教育者的视角考虑问题,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研究成果缺乏有效性。

三、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析

(一)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从政策层面凸显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关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具体落实作出规定并要求各高校严格实施,推动和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并制定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培养、经费投入、政策配套等内容的具体实施规划,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课程改革力度,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1、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在目前“两课”的基础上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变“两课”为“三课”,同时开设多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并注意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努力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专业教育。专业教师要理清“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人文因素,把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有机结合。

3、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优秀的文化、历史、价值、美德融入其中,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告别苍白无力的灌输,实现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

高校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引导大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如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底蕴。高校可以邀请名家开设传统文化人文讲座、举办文化论坛、传统文化艺术展览等浓厚校园传统文化氛围;高校可以通过演讲、辩论、征文、读书月、经典诵读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高校可以结合现实发生的具体事件,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四)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高校应利用各种建筑、橱窗、灯箱、板报、横幅、标语、路牌、警世语等文¿化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使校园各处都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氛。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通过网络、电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五)提高高校辅导员及专任教师的文化素质,为更好地教书育人提供保证

为了切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教师应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应该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和人格魅力教育、引导学生,做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