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儒家人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伦理性特征。儒家文化关注人的心性、情欲、修养、境界、生死和人生价值等重大问题,本质上是以家族伦理为核心、以伦理教化为特征的道德哲学,强调以 仁、义、礼、智、信、孝、忠、勇等伦理思想为核心价值观,提出 仁者爱人、忠恕之道、见利思义、以诚待人、孝亲为大、和而不同、天理人欲等道德规范。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挖掘儒家人文教育思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人文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儒家文化倡导的 仁、义、礼、智、信、孝、忠、勇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时代的社会人文教化。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从而培育最原始、最朴素的团结合作精神。他们没有个人的私心杂念,大家齐心协力去战胜自然和凶猛的野兽,以求生存。同时,年长者对年轻人的言传身教,体现了原始社会的人文关怀,培育了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儒家人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 仁、义、礼、智、信、孝、忠、勇等,强调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人文教育思想。
儒家 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道德准则,体现了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核心价值观孔子以 仁作为人文教化的核心内容,提出 仁者爱人的主张。在道德实践中要求人们努力做到 克己复礼,提倡 礼的教育与 仁的精神结合起来,认为只有心中有仁德,才能真正遵守礼仪制度,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因此,孔子说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 推己及人的人文教育思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映了 尽己达人的道德境界。在个体道德实践中,孔子强调要以 仁的教化思想来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 礼的规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实现诚信友善的目标。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认为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他主张通过激发人内在的善性,对民众进行教化,使民众明人伦,树德立人,形成良好ญ的社会风尚。荀子从性本恶出发,提出 隆礼重法的主张。他认为,只有用 礼仪来疏导和控制人不合理的欲望,用刑法来惩治人不合 礼仪的行为,才能实现社会人文教化的目的。
儒家 以义导利,以理制欲,体现了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核心价值观孔子主张 以义导利,强调在符合道义的前提下获利,不能违背道义去⌘追求利。孟子以 义显示人的 至善,只要人能做到 以义导利,就能实现自身的道德价值。孟子说: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人们做任何事都要考虑是否符合 义,而不能为利所困。在义利关系上,董仲舒认为以义养心比以利养身更重要。宋代程颢和程颐提出 重义轻利,义利兼顾的主张,他们已认识到义利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程颐说: 人皆知趋利而避害,圣人则更无论利害,惟看义当为与不当为,便是命在其中也。众人都习惯于趋利避害,而圣人是以义来决定当为与不当为。众人只看到不利,而看不到义,因此虽善于趋利避害,而终有害; 圣人是以义为先,不趋利避害,而终无害。因此,在教化中要从人心入手,端正人的心机,才能以 义去克制人的利心。他强调,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重义轻利,那么人人都可以得到利; 反之,如果人人都重利轻义,那么最终人人都会失去利。
儒家 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强Σ调修身与治国的密切关系。只有先修身,才能做到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才能在做人做事中坚持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才能不徇私利、大公无私。《礼记大学》中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儒家文化强调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平天下。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必须先修身。只有个人身心修好了,才能实现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儒家人文教育思想既重视个人的修身正心,又重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三、儒家人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与践行
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上,体现在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为人处世上,体现在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爱国爱民上。儒家人文教育思想提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以 仁、义、礼、智、信、孝、忠、勇为主要内容,强调 以仁为本、以礼为则、以义导利、以理制欲,因此,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的高尚品德,培育学生的理想人格,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要引导家长运用儒家文化的精华来教育孩子,以儒家倡导的孝道思想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孝敬长辈的心理品质,具有 温、良、恭、俭、让的品德,从小培育孩子健康、积极的人文情怀,在家庭中营造弘扬儒家优秀文化的教育氛围,形成良好的家风,以培育孩子爱国爱人的思想感情。学校教育方面,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教导低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常用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通过诵读儒家经典著作,培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情感;通过学习儒家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小学低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亲切感,开展启蒙教育。小学高年级要引导学生诵读儒家经典著作,进一步理解儒家文化的内在核心价值观,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ส,提高对儒家优秀文化的感受力。
在中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儒家优秀文化经典作品,进一步学习传统礼仪,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来修身律己,使学生养成诚信友善和豁达乐观的内在品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认同度,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正确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辩证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在大学阶段,学校要以儒家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重视个人私德和社会公德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尊严、名誉、诚信、守法等个人品质的社会价值。社会教育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社会资源,以儒家倡导的以和为贵、诚信友善为核心价值观,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内容,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教育氛围,使学生深刻理解个人发展、他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重要性,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信,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