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鲁迅的升值之路

时间:2024-11-10 13:50:2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从1912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长达14年。其间,他工作卖力,但一直得不到升迁。而当初巴结他的朋友,后来却成为教育部的最高领导。

是鲁迅不想升迁吗?显然不是。 ت从✄他1918年8月20口写给挚友、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的信中可以看出他也想掌握权力,他在信中说:仆以为有权在手,便当任意为之,何必参考愚说耶。从他刚到教育部时的工作表现来看,也证明他希望得到提拔初到北京,鲁迅干劲十足,参加临时教育会议,主讲暑假美术讲习会,主持设计国徽,到天津出差考察戏剧等,忙得不亦乐乎。那他为何一直郁郁不得志?

首先,他不遵守官场游戏规则。第一,他不断得罪领导,给自己的仕途判了死유刑。教育总长汤化龙为了给袁世凯称帝制造舆论,亲自召见鲁迅,暗示他尽快编译宣传封建道德的海外小说,且派员亲到督导,但他拒不执行命令。1916年,他还与好友联名上书,驳斥祭孔读经之荒谬,更为当时的教育总长所忌,以致仕พ途生态进一步恶化。鲁迅与其顶头上司夏曾佑¿的关系也不好,夏曾佑当司长时已五十多岁,爱摆老资格,鲁迅难以忍受,故常出怨言讥讽。因此他被领导排挤,甚至被开除了公职。第二,他不愿参与官场应酬,缺少耐性和大局意识。1913年2月13日,有一个美国人来教育部,次长让他作陪,他竟然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1915年12月16日,教育部为黄炎培召开茶话会,他烦躁不安。教育部召开的很多次大会,他都拒绝参加。第三,他仪表邋遢。做官是要有官相的,而他经常头戴一顶灰色的破毡帽不戴帽子的时候发乱如草,讲课时耳朵上还夹一支笔,穿一件几个月不洗的灰青长衫,一双破皮鞋走起路来咯吱咯吱地响。

其次,他的学历不过硬,专业也不对口。他1902年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6月肄业,并未取得正式大学文凭。从1906年到1911年,他一直在日本研究文史,对教育学、管理学而言,他是门外汉。

再次,他缺少基层督学和教育管理的履历。其老同学伍仲文之所以能升任司长,就因为做了两年督学,拥有视察基层学校的经历。

最后,鲁迅当时还是无名小辈,学术和文学造诣还未达到成名成家的地步,而北洋政府看重的则是一些大家。

鲁迅也许己看透自己在官场的命运,便悄然把兴趣与精力转移向文学,这才有了最终成为文学大师与思想伟人的鲁迅。从这个意义来讲,鲁迅没有在官场如鱼得水恰恰是件好事.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