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用“美”育人
小学音乐教育,用美育人 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由体力、智力、美学、道德这四个方面编织在一起去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我国经过数十载的教育实践,由德、智、体不完全的三育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五育教育,把美育放在适当的位置,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这是新世纪的音乐老师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音乐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在对音乐的感受、鉴赏、创造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对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他对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各审美能力。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下面就谈谈本人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培养学音乐审美能力的一些做法和尝试。
一、创设良好审美情境,激发趣味
创设与音乐意璋相一致折情境,营造审美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主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与教学目标一致的氛围,产生良好的审美心理。如在进京剧欣赏、歌唱、表演等系列活动中,可在活动室中放置京胡、京鼓等乐器,供学生自由敲击,体验京剧乐器的音响特点;在活动室布置京剧角,放置一些脸谱头饰、青衣、水袖等,以丰富学生的相关经验,使学生在表演时体验更加真切等等。又如低年级教材中《大鹿》一课,内容和曲调都很简单,讲的是大鹿保护被追赶的小☑兔子,体现出了小动物之间团结互助的友爱之情。于是,根据内容从情感入手,我是这样设计和安排的: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森林图案的背景,然后准备一些鲜艳生动的图片,如大鹿、小白兔、大灰狼、小鸟、房子、猎人等,把他们贴在以森林为背景的画面上,最后再把音乐教室的纵列座位摆成"U"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没有了那种课堂的约束感,仿佛置身于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之中,黑板上生动的画面打动并感染着每一双眼睛。学生在如此形象生动的氛围中,就能不知不地进入课堂情境中,从而用心去感受与体验音乐ห之美。
二、发挥丰富想象,深入体验美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去深入体验美。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体验音乐的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自由联想,并各抒已见,畅谈感受,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流动着的音响艺术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性地想象,让学生获得审美享受。记得有一节音乐欣赏课,欣赏☢完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后,学生在谈自己的感受时,有的说:总会让人联想起那郁ツ郁葱葱的凤尾竹林以及八面玲瓏的傣家楼阁,在银色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还有的说:让人感受到喧嚣的城市里,让我们寻找一隅宁静。学生们的想象各具特色,这一切都说明,音乐审美带给学生的感受绝不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的。
三、情感体验 升华创造美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欢乐、喜庆、赞美、雄壮),引导学生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美的理解和情感的冲动不断加深,教师要善于把握关键,给学生表情演唱、尽情抒发情感的机会,使学生的情感在美的感染下不断深入的发展。记得我在教歌曲欣赏教材中《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划,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壁合,相互辉映,仿佛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而引颈高歌的艺术境界。学生通过欣赏,加之教师生动的讲解,他们被歌曲优美的旋律和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而深深吸引,难怪同学们在听后感中写到,歌曲犹如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瀑泻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们通过学习、表演、创作,达到了对本歌曲的体验与诠释,同时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合作,使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得到了发挥。
学校的美育教育,应该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是个性发展的催化剂,是培养人格的工具,是勾勒宏伟蓝图的色彩,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课堂上春雨润物的悉心交融、是开阔视野的明镜。它能折射出美育教育绚丽多彩的画卷;它能编织出美育教育五光十色的彩环;它能堆砌出美育教育百年树人的大厦;.....作为学校美育传播者和奠基人的音乐教师,应该明白新世纪角色转换的道理¡,主动去感受、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明确自己在课改中的位置。不仅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各种因素,而且还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以美导行,使他们在学校美育教育活动的实践当中,自己去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