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5-01-13 06:40:0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创建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高校社团实践活动,促进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文化;高校社团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每个地域都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地方高校作为为地方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内知识传播与积累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特殊地域文化氛围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带有所在地域文化的种种特性。地方高校已经关注到地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独特文化教育功能,在扩大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引入地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财富,对地域文化进行校本化的处理,将地域文化与培养学生的品质与能力结合起来,这是升华育人品质的冶炼。地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客观文化与学生需求的对应关系。地域文化进校园ฉ变成校园文化,这是一种创造。地方高校应该把当地文化资源纳入学校教育范畴,不凝炼地域人文精神,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为地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作出贡献。作为地方高校主体的师生多数来自本地区,与地域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相关联度比较高,甚至主要的构成因素是同一地域同质文化。地方高校要立足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特色环境及各种文化差异所形成的特色地域文化谋求发展特色教育及创新教育品牌,挖掘传承地域文化发展的优势。

一、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融汇共进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吸收地域文化营养,与地域文化♀融汇共进,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地域社会。地方高校虽然在本地域是以文化殿堂著称,但其校园文化还是要受地域文化地影响和熏陶,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特色,并根植于地域文化中。地域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情趣和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作为学校所在地域居民的地方高校师生员工,会对所在地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并受地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成为地域文化的参与者、传播者、创造者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大学校园为载体,是高校个性风格、办学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所有各项建设的最高境界,贯穿于学校各项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并处于统率全校各项活动的显赫地位,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升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以创造性、开放性和批判性反作用于地域文化,重构着地域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标志,强有力地引领着地域文化建设。这种引领作用可以体现在显性的校园文化和隐性的校园文化两方面。比如显性校园文化中的典型校园标识及优秀校园文化建筑,隐性校园文化中的高雅文化氛围、健康情感和师生价值观等。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地方大众文化,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同时抵制不良思想和思潮的侵蚀,选择性批判性地整合接纳吸收地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剔除其糟粕,形成高雅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要在互赢互利的基础上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对接,创新合作机制,实现互动。大学校园文化不但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气和环境氛围,凝聚所有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影响一方水土,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一)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人类所创造的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具有特殊价值。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沉淀,也是一种历史积累、更是一种历史绵延,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具有强大的惯性,是人们在价值取向、审美取向、思维方式上所具有的共性。地域文化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哲学思想,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忽视的功能和价值导向。所以要研究地域文化,挖掘其独特的思想内涵,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校园文化载体

仅靠常规的实践活动是不能真正体现校园文化的“魅力”的,要不断探索新的载体,结合教学,探文化之本,溯文化之源,树立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各种载体搭建平台把地域文化“引进来”,在学校新课程开发和改革方面上加大力度,把地域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课程开设、学科建设以及师生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相应的载体,不但要加强大学生课堂载体建设,还要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创新建设研究,比如环境载体、标识载体、社团载体、活动载体、媒介载体等等,使校园文化通过不同的载体“走出去”,传承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地方高校社团

地方高校社团是大学生为了培养和展现自身才华,根据自身的爱好和意愿,自愿参加或组织的文体性、科技性、学术性、政治性等各种社团。学生社团是大学完整教育体系必须的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是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价值。在高等教育功能体系中,首要功能是培养人才。学生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是大学正规教育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具有非正规教育和养成功能。校园社团通过各类社团项目、社团主题活动,对学生从兴趣发展到智力培养和专业训练,从生理健康到心理健康,从科学素质提升到人文素质养成,都具有深层次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构成了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生自主创建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阵地,是大学校园的一道风景线。同大学教育一样,学生社团具有适应、批判、ฝ传承、选择、创造文化的功能,可以在学生中薪火相传。地域文化对作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中活跃因素的社团活动发展有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如果能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肯定能够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也吸引了高校社团的关注,地域文化类社团已经成为高校社团发展的又一方向,丰富了高校社团类型,促进了高校社团的发展。

(一)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促进社团活动多样化

在社团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素材,改变高校社团活动一直存在的方式单

一、内容重复、活动收获小的局面。

(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鼓励社团成员成才

地域文化不但是切实可行的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社团开展各类活动时可以用地域特色文化及富有人文特色的纪念活动培养社员的人文精神,激励社团成员努力成才。

(三)高校社团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的实践方式是多种多样

各地方高校社团可以为展示地域文化魅力创办社团刊物,在社团刊物上开辟地域文化特色栏目,诸如历史名人研究、文化遗址、地方山水文化、文学名篇等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对地域文化进行推广。同时地方高校社团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校园。首先可以让社团成员深入民间进行生活体验,参观当地名人故居,深入了解名人成长过程。也可以组织社团成员深入调查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相关保护状况与传承现状。其次可以组织社团成员搜集记录地域文化,整理相关历史文献,采集本地区有价值的民俗与乡风,适时举办图片资料展,让学生对地域文化有更感性的认识。最后社团成员可以参加地方文化活动。组织社员采风,撰写调察报告。高校社团通过开展地域文化方面的展览,可以全面提升社团成员的人文素¿质、弘扬传播优秀地域文化,也可以促进地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校大学生是高校社团的主体,运用地域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有重要价值。不仅政府、高校应该长期重视地域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地方高校大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责任和义务。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地域文化“浸润”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带有较强的地域烙印并植根于地域文化之中,为其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辐射等作用,是一种较高的文化品位、层次,引领地域文化的前进方向。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