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女德与当代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

时间:2024-12-26 03:01: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传统女德不仅仅是封建落后和女性压迫的代表,传统女德同样包含适用于现代社会女性发展所需求的优秀品质。挖掘、重塑传统女德的内涵及形象,并将之与当代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将极大促进女大学生自身认识,推动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提高女大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而提高社会民众整体的稳定性和幸福感。

【关键词】传统女德;女大学生;道德素质;自我意识

传统女德观念自秦汉朝起,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中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一套严密的、附属于封建社会体制的、专门针对女性的道德标准。新世纪一些打着女德口号进行倒退式封建教育的培训班,引起了社会关注。2014年《拒绝借“女德”之名宣扬封建主义糟粕》《荒谬的“女德”是女性文化的倒退》等文章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些文章共同的特点为批判“女德”一词的落后封建性,否认这一词汇存在的正面、积极意义。但,任何词汇所指代的具体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所指。在中国当今社会,国人精神信仰匮乏,外来思想泛滥的情况下,借助一些为人所熟知的传统词汇,延续发扬其具有普世价值的积极面,结合当代社会价值观,促进女性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有益和必要的。

一、传统女德内涵的普世性价值观

立足于当今社会去观照传统女德的具体内涵,其中非常多的内容与当今的主流社会观念是相冲突的。例如,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提倡婚姻自由。而传统女德核心观念之一则是要求女性的行为准则建立在“男尊女卑”、“从一而终”的基础上。这部分与当今社会价值观相违背的内容显然不具备现代意义的普世性。本文略去了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的尊卑思想,专注于传统女德中针对女性德行方面的内容加以分析。

传统女德观发轫于秦汉,严苛于明清,是一种不断发展演变的女性观念。《礼记・昏义》中最早提出了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概念。而东汉的班昭在《女诫》中详细论述了这四个方面:“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许多人批判班昭是桎梏女性的始作俑者,但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女戒》一文。首先,这部著作的背景是当时上流社会浮夸混乱的风气。皇权外戚干权乱政,班昭借训诫自家女儿之口,写作这篇文章,目的是希望在上层社会倡导、约束女性的行为,维护皇权和男性权威。从历史的角度看,作为史学家的班昭是有其良苦用心的,这部著作在当时社会的积极意义也不言而明。

妇德,不一定要人才华出众,聪明绝顶,而是看重一个人行为处事是否知耻,是否得法。而知耻和得法的标准,则要根据现代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而定。妇言,不一定要巧舌如簧,伶牙俐齿,而是看重一个人语言表达的得体性。“择辞而说,不道恶语”岂止是女性应遵从的道德标准,而是现代社会普遍的文明守则!但,家庭内部矛盾往往起始于“恶语相向”。妇容,不一定要打扮得艳丽招展,而是看重一个人仪容仪表的得体适宜,整洁干净。这样的标准要求,正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社交形象准则!妇功,不一定做什么都灵巧过人,而是看重一个人能否专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能否在家中客人来时准备好整洁的酒菜食物。这个标准的普世性可能要差一点。现代社会女性的活动范围,不仅局限在家庭。中国大部分女性都参与工作,与男性一样,在社会各行各业从事相应的工作。家中的“纺织”等做工作已消失,而“酒食”等工作也早已不是衡量一个女性是否具备德行的标准。但从婚姻家庭的日常生活看,结婚组成家庭后的男女,需共同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繁琐生活。炒菜做饭作为生活的常规内容,学习并掌握应该予以鼓励。

明清是传统女德对中国女性桎梏最为严重的时期。“女子无才便是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众多观念,日益让女性依附男性,失去自我。但,汉唐宋等历代众多的文化女性,已经表明了历史上女性具备文化知识是受主流社会认可甚至是追捧的。现代社会女性受教育程度极大提升,女性在受教育权方面有较高的保证。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也是现代民众的普遍共识。因而,这些与现代社会观念相悖的传统女德观,大可不必担忧其落后性、压迫性的负面作用,当社会能够正面宣传、认识传统女德时,其符合现代价值观的普世性内容自然经过筛选,得以保留和发扬。

二、当代社会对女性及女德观念的期待及认同

现代中国社会,女德可以是一个中性词。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多年来,独生子女现象在无形中对提高女性地位,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独生女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其受教育的程度、生活生长环境都与以往的中国社会截然不同。由此造成的现代非常多的新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在众星捧月环境中长大的独生子女,生活的自理能力、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设身处地的理解能力、尊老爱幼由己及人的能力相对缺乏。相对而言,以自我为中心,言语刻薄,家务、自理能力差,勤俭持家概念几乎没有。在婚后的家庭生活中,家庭矛盾更为凸显。现代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敬无法与之前社会相比,若论谦卑一词甚至是无从谈起。现代年轻人按照自由、自我的新思想构建自我意识,造成许多婚姻家庭内部的沟通障碍,进而导致矛盾冲突。

目前社会现状迫使社会急需构建具备普世价值的,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全民信仰。女德则是这种精神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社会的女德观念需要在尊重以下两个前提的基础上进行。

其一,男女地位平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德观念属于精神层面的上层建筑,其经济基础正是现代社会男女的经济工作情况。现代中国社会,女性所从事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工种行业摆脱了对人力的依赖,而更偏向脑力、技术、经验。而这些条件,男女性别的区别并不大。因而,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走出家门,走向工作岗位,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女性,不再遵从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要求男女平等。这种平等意识包括男性、女性对家庭内部的付出。例如家务劳动、赡养父母、养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等等。

其二,男女性别差异。女性的生理特征造成女性在体力、耐力等方面会劣于男性,同时在生育子女、抚养后代方面的劳动付出会更多,相伴而来在家庭事务方面需要投放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现代社会女性都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女性的绝对收入一般低于男性,很少作为家庭生活最重要的支撑者。这造成了社会上男女老幼普遍认同的“男人养家”观念。

基于男女地位的平等、男女性别差异、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事务,传统女德有关婚姻生活方面的现代意义则比较容易得出结论:自愿、平等基础上的,女性对以家庭为单位的稳定、和谐而需具备的道德品质。养育后代意味着与公婆共处,意味着母亲的责任担当。女性作为媳妇和母亲的身份,能够与家人和睦相处、教养后代非常重要。☯社会性别期待依然希望女性能够以柔克刚,温柔贤惠,能具备包容心。接受了现代思想教育的女大学生,能够推己及人地体谅老思想的公婆,能够与之相处时“如事父母”,则家兴国兴。

三、传统女德有助于女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女大学生在社会现实中遇到的工作困境,家庭与事业的冲突,都使得女性迫切需要自尊自信的精神信仰。无论是动物界还是人类社会,女性作为繁育后代的主要承担着,女性生理构造决定了女性在体力劳动、工作时间付出与家庭付出之间的差别。女性,尤其是女大学生,作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具备更全面、更系统自我认知的知识群体,在接受生命本源状态的前提下,完成自我观念、女性定位的塑造非常必要。下面从德、言、容、功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工作技能和人生幸福感极为重要。大学教育是大多数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最后一站。女大学生接受一定的女德教育是必要和有益的。妇德不看重才华而看重德行,知耻方能得法,才能采取正确的人生选择。而“知耻”是现代高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女大学生在性别观念上存在一定道德困境。网络社会造成信息泛滥、各类思想碰撞激荡。影视、文学等各类作品脱离现实,虚构性文本大行其道。女大学生受其影响日益扩大。许多女大学生在观念、行为上比较开放,在校读书期间便发生了性行为。在经济还不独立,工作、前途未知的情况下,女大学生这种开放的行为往往在身心方面带给自己伤害。女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援交现象,更是性别观念的颠覆。女大学生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群体,竟然会选择通过援交换取物质享受。这种“知耻”观念的丧失,是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相悖的。

妇言看重一个人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妇容看重一个人仪容仪表的得体适宜,整洁干净。妇功看重一个人จ能否专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能否在家中接待好来客。这些女德观念与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致的。言语、仪表得体适宜,能够接待好到访的宾客亲朋,是每一个女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和品质。以怎样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言行是高校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男女平等前提下,女性所经历的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家庭与事业所会遭遇的冲突等问题,需要在高校教育中提前让女大学生有所准备,进行自我协调。这样才能有助于女性自尊自信的精神信仰的养成,以及家庭付出与个人价值等冲突方面的协调发展。

传统女德所包含的适用于现代社会女性发展的优秀品质,通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将极大促进女大学生的自身认识,以及对婚姻、家庭的认识深度。女德教育在推动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同时,提高女大学生符合现代社会观念的道德素养,进而提高社会民众整体生活的稳定性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沈时蓉,刘莹.中国传统女训的当代审视――以班昭《女诫》为例[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36-40.

[2]黄明理,张超.试论中华传统女德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21-25.

[3]王涛.90后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塑[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1):40-4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