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高校教育学校工作的骨干力量和专业人员,针对高校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将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本文从内职业生涯规划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从提升自我认识水平、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丰富职业生涯角色等三方面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Abstract: The college counselors are the backbone and professional staff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to carry out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counselors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heir work.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internal career planning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n-depth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counselors' career planning, an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self-understanding, clear occupation development goals and rich occupation career roles, elaborate the practice path of internal career planning of college counselors.
关键词: 内职业生涯;辅导员;实践路径
Key words: internal career planning;instructor;practice path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重视,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价值和工作职责。不少学者将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
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分析,结合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提出把内职业生涯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切入点,深入探讨辅导员内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践路径。
1 文献回顾
1.1£ 内外职业生涯理论
“生涯”和“职业生涯”是从西方引进的概念。早期应用于职业指导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世纪末开始引入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并对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职业生涯的概念经历了从早期单一化的职业发展,到以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演化过程。
对于职业生涯的概念内涵,Webster(1990)从宏观上提出职业生涯的内涵,即个人终生发展历经的全过程;Rothwe & Hery(2000)提出的概念界定则更为细化,他认为职业生涯不仅是个体的职业活动,还包涵员工在职业中所体现的愿景、态度、行为、价值观等[1]。
美国职业规划大师施恩(Edgar.H.Schein)教授更是旗帜鲜明地将职业生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地点、内容、环境、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则是从事一项职业所需的知识、观念、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相关要素的总和[2]。
1.2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研究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研究、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及建设路径研究等方面。有关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文章百余篇,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现状及问题、建议和对策等方面。
叶绍灿ฬ(2009)将根据生涯发展理论将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分为探索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和缓慢衰退阶段[3]。何湘江(2010)指出要根据霍兰德职业类型理论讲辅导员划分为专家型、管理型和教学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4]。薛艳、朱宁(2011)以职业锚理论为基础,重点考察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中胜任力的不同表现,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在生涯规划中应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局限等进行二次职业选择[5]。王杨(2011)从内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分析中将辅导员分为外生涯导向辅导员与内生涯导向辅导员,并进一步指出“职业型”辅导员、“跳板型”辅导员、“事业型”辅导员和“不匹配型”辅导员之间的异同[6]。徐瑾(2011)通过实证研究,将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兴趣投入型、价值实现型、环境满足型和自我成长型,并突出了内外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7]。
综合过往文献,众多学者在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中,主要运用了生涯发展理论对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进行研究、通过霍兰德职业类型理论开展辅导员生涯发展模式、以职业锚理论为基础对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将内外职业生涯理论应用于辅导员职业生涯目标的制定中。由此可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视角众多、理论基础也不尽相同。但多数研究缺乏对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与探索。
2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2.1 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随着20世纪初期美国职业指导运动的发展,职业生涯的概念和理论不断拓展和充实,逐渐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很多高校近几年才开始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教学、管理之中。因此,众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自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个人职业发展存在误解和盲区。由于我国缺少辅导员专门化培养的学科体系,多数辅导员来自非思想政治教育、非教育学、非管理学专业,普遍缺乏马列主义哲学、思想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8]。 在实际工作中,理论基础薄弱的高校辅导员往往陷于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对个人职业生涯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规划的意识。
不仅如此,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岗位的在职培训不够重视,使得辅导员在工作中难以得到有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及时培训和有效指导。
2.2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相对单一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设定主要集中在外职业生涯领域,涉及到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待遇、环境、地位等方面。
无论从高校考核评价指标、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职业目标很少涉及到内职业生涯,如个人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观念、能力、兴趣、价值观、心理因素等内在要素。这使得高校辅导员的生涯目标相对狭隘和单一,缺乏持之以恒的职业内驱力,往往易于出现职业倦怠、职业高原反应。有的辅导员更是将这一职业作为考研考博、走向专职教师的跳板。虽然内外职业生涯的有效互动将决定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状况,但现实中职业生涯目标设定的单一化、外倾化已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客观现实,并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2.3 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存在瓶颈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打通了铺导员职业生涯晋升的专业技术与行政管理人员双通道。这使得高校辅导员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可以相对自由流动。但在实践中,高校辅导员在这双重身份中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忙于学生管理等事务性工作的辅导员由于专业背景的多样化、专业能力相对不足,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不占优势,使得其在专业技术的发展通过上受限较多。另一方面,晋升行政管理干部等领导职务的发展通道并不适用于大多数辅导员的实际情况。因此,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职业发展通道瓶颈。
3 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3.1 开展生涯培训,提升自我认识水平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尤其是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的划分,从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在职教育、职业成长等不同阶段开展职业生涯培训。
首先,高校可根据自身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在辅导员准入环节充分考虑其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内在因素,并通过入职培训等环节帮助辅导员了解自身特点、优势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等重要内容。
其次,在高校辅导员的继续教育阶段,要将日常培训、高级研修、学历学位培养有机结合,并将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在培训教育中。针对在职辅导员的培训教育可以结合每年开展的考评工作,定期帮助辅导员进行职业自我评估、开展职业满意度调查,真正做到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
最后,要从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的角度,对入职达到一定年限的辅导员开展分门别类的专业化培训与指导。有学者指出,多数国内高校已经拥有了一支人员规模庞大、学科背景完备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专业背景涉及马列主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专业,为分类培养提供了量与质的基础[9]。因此,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可将辅导员职业成长按类型划分,在高校中实行分类培养和管理。通常情况下,可将高校辅导员按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价值取向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事务管理、学业指导、就创业指导、心理咨询等不同类型的辅导员。在尊重辅导员本人意愿的前提下开展分类指导,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也对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3.2 明确职业目标,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根据Super关于生涯发展阶段的分类,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也可相应分为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
因此,在帮助辅导员确定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和挖掘处于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问题。在职业目标树立的过程中同样应考虑生涯发展阶段。处于探索期的高校辅导员应将职业目标锁定在入职时应、角色转换及能力提升等方面,尤其应当注重知识的积累、观念的形成、素质的培养等内在职业生涯要素。
针对进入职业建立期的高校辅导员应当将职业目标确立在职业成熟度及岗位胜任力等方面,从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明确个人优势能力,进一步提升业务技能,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为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对于进入维持期的高校辅导员,应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结合,尤其需要通过制定具有明确指向的短期目标应对可能出现的职业倦怠等问题。在此阶段的高校辅导员往往具有十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实践能力较强但职业动力不足。因此,在职业目标的确立中应扬长避短,将职业价值观、职业使命感等内在因素作为重要的激励因素。
最后,对于处在衰退期的高校辅导员,其职业目标应当更多的转化为指导、扶持年轻辅导员开展工作;逐渐将个人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等方面。由此可见,在职业目标的设定中,应当充分考虑高校辅导员的生涯发展阶段,并在各阶段强调其内职业生涯发展,以促进辅导员长期、深入、全面的生涯发展。
3.3 丰富生涯角色,增强职业体验
Super(1976)提出的职业生涯彩虹理论,以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意发展观概括了个人医生的职业成长过程,突破了生涯长度的局限,充分关注个人生涯宽度和广度的发展,进而形成了更加完整而系统的职业生涯理论体系[10]。
教育部2006年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了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并提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角色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在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当从工作者、公民、学生、持家者等多种生涯角色帮助辅导员拓展内职业生涯发展,将增强辅导员的职业体验纳入到生涯规划发展中。
参考文献:
[1]Pearson S M, Bieschke K J. Succeeding agai®nst the odds:An examination of familial influences 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frian American women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1Hellman S.
[2]张铤.论大学生内职业生涯发展规划[J].教育评论,2012(2).
[3]叶绍灿.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组织管理[J].青少年研究,2009(3).
[4]何湘江.构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路径系统[J].高教论坛,2010(12).
[5]薛艳,朱宁,王昕.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J].现代教育科技,2011(3).
[6]王杨.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探析――基于内外职业生涯的分析[J].文教资料,2011(1).
[7]徐瑾.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内驱力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4).
[8]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30.
[9]马玉海,夏小华,张月.分类管理推进青年辅导员专业化发展[J].青年教育,2014(2).
[10]李瑞星,郑金伟.职业生涯理论综述及对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的启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