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楼文化的社会学反思

时间:2024-12-25 14:23:0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文章以结构和功能主义的视角审视青楼文化,认为青楼文化通过“无意识”地构建得到存在的合法性,部分女性成为男权制统治下的“另类”牺牲品。青楼文化确实带给妓女一些追求和向往“自由和爱情”的空间,但是女性群体依然无法逃脱成为男权制统治下社会制度的附属品。我们反思当今社会的**和嫖娼现象,对于妓女问题的审视应避免历史悲剧的重现。

【关键词】青楼文化;妓女;社会学反思

一、中国古代青楼文化

嫖娼和**现象普遍存在于文明社会之中,中国古代社会也不例外。自战国时期社会就产生了专☮事嫖娼和**活动的政府主导的青楼,而且从伊始就充满 ヅ着男权制社会统治的色彩。青楼文化属于一个历史的范畴,“青楼”一词起初与妓女丝毫无涉,只是一种阀阅之家的代称。曹植《美女篇》有“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句。至唐代以后,“青楼”才渐渐比较广泛地用来代指妓女居所。青楼文化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近两千年,直到清雍正年间,青楼才被禁止合法地存在。

文章从几个关于青楼文化的迷思,激发思考这一文化现象。古代社会对于女性的道德规范要求是必须“无性”与“不淫”,青楼女性所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与中国社会推崇的“女德”与“妇道”是相违背的,但是古代社会默认青楼的存在是具有“合法性”的,鲜有对青楼文化抨击与质疑之声,这是为什么?再者,在整个社会逐渐被封建儒教思想愈加禁锢的同时,青楼之中时时散发着自由和浪漫的气息,青楼妓女和士子处处崇尚着对于人类高级情感――自由和爱情的追求,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青楼文化就是中国古代社会建构起来的以满足男权制统治的私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制度。首先,青楼文化是一种被人为建构起来的社会制度;其次,它从一开始就烙上了男权制统治下对女性群体权利和剥夺和压迫的印记;最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是被用来服务于男权统治的私欲和社会稳定的。

二、探讨中国古代青楼文化:结构主义和功能的视角

(一)“无意识”的结构:青楼文化如何合法地建构ฎ在社会结构之中

斯特劳斯认为结构的性质就是精神的无意识活动在内容上加上了形式所产生的,它就是插在基础(结构)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一个图式系统。在男权制统治之下,**制度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就开始产生并且逐渐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在人类心灵尚未有“贞洁”意识之前(儒家道德伦理还没有获得支配地位),青楼和妓女就逃避了强烈的伦理合法性争论,成为“无意识”的先决经验,青楼也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图式系统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另外,道格拉斯认为,制度是约定俗成的规则,用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当制度落脚在自然的“公义”之上,它因而也就建筑在理性之上。这样它便可以安然度过其作为约定俗成的规则的脆弱阶段。经过了自然化的过程,它成为宇宙规律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成为讨论争辩其他问题的基础了。青楼初期存在是为了笼络各国志士,同时增加国家收入而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在女性天然地位低下的古代社会,国家的强盛和发展就是自然的“公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牺牲部分女性的权利和尊严也是被允许的,于是青楼就逃避了伦理道德的评判被视为理性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楼和妓女存在于社会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得到了无可否认的合法性基础。青楼产生于“无意识”的经验先决之中,在无意识的结构和以功利性为目的共同作用之下,青楼文化获得自身的“合法性”基础,并被构建成为承担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存在。

(二)功能的视角:青楼文化如何与社会道德规范并行不悖

“道格拉斯的功能主义基本观点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条件下,人们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会产生‘潜在功能’,从而导致了有益于群体整合的观念制度的产生和延续。这样,我们可以在无意识的微观行为中寻找到维系公共观念制度的基础。”封建礼教统治下的男性有寻求内心解放的需要,青楼文化正好通过满足士子国人的性欲、情欲的需求,因而就有了存在的基础。青楼就作为士大夫阶层摆脱家庭、伦理负担,获得心理松弛与平衡的“绝妙”场所,发挥了一种防止心理失调与社会失衡的功能。这种功能性的需求潜在地发挥了维持封建社会高压之下的群体整合功能,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因而不论封建礼法制度是否推崇青楼文化,它都因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人们这种无意识的微观行为维系了公共观念制度――封建道德伦理规范――的延续,成为维系封建道德规范的一个“减压阀”和整合基础,使得社会不被礼法的压迫产生分裂。

从青楼文化与社会道德伦理制度的关系来看,青楼文化由于符合了人们的某种需求,弥补了道德伦理所形成的缺憾,缓和了社会矛盾的张力,因而两者具有某种“二元对立”却相互配合相互需要的关系,而且“青楼在理论和制度上服务于整个男性社会,而并不专注于某一个人”,它实际上不但不会干扰丈夫对家庭所应承担的义务,反而有利于家族乃至社会的安定。当然,这是就当时社会的男女社会地位关系而言的。青楼的存在没有破坏家庭,**制度与家庭婚姻、纲常伦理制度并行不悖,青楼文化被古代男权统治政府“无视”地排除在社会根基制度之外,作为男性满足欲望的“空中楼阁”构建于社会结构和文化制度之中,与社会道理伦理制度彼此对立却又“和谐”共存于中国古代社会,并且共同构建了维护社会整合和稳定的社会制度。

(三)青楼妓女:处于社会纲常伦理和道德规范禁锢之外的牺牲品

男权制统治之下的社会,女性成为男性统治的附属品。妓女群体虽然避免了沦为某一个男生延续宗嗣的工具这样一种妇女共同的命 シ运,却不能改变自身作为整个男性社会玩物的本质,其遭遇下场比良家妇女往往更加凄惨落寞。作为妓女的女性社会群体首先被视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是被建构为天然地摒弃于礼教伦常之外的特殊阶层,社会对于“正派”妇女所指定的一套扼杀人性的伦理规范――所谓妇道,无需妓女来遵守。“社会在剥夺了多数女性求知的权力,强迫她们严守‘妻纲’‘女德’的同时,却要求少数女性掌握高难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技巧,以备士大夫们的特殊需要”,青楼文化作为以合法地位建构在社会制度之中的文化现象,女性就成为另外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之中的牺牲品。部分女性被要求遵守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行为规范,牺牲自己的贞洁和尊严,遭受社会其它阶层的嘲笑和压迫,无论其表象比青楼之外的其他女性有更多的自由和追求高级情感――爱情的权利。但是,即便是青楼环境中产生的“青楼文学也无一例外在描写世俗风情、风月缠绵之外,在宣扬着贞节观。”不管她们如何逃离和追求,她们始终生活与一个以严格的“贞节观”和妇德为主导的社会制度之内的,也注定逃脱不了悲惨的境遇,成为处于社会纲常伦理和道德规范禁锢之外的牺牲品。

三、社会学反思

我们应该在正视社会中**和嫖娼现象依然存在的前提下,对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近期在被称为中国“性都”东莞进行大规模扫黄之后出现了央视与社会公知之间的话语对抗现象。央视十分具有道德感的舆论扫黄在网络上为什么引起的不是共鸣而是一场狂欢和吐槽?要求我们对此进行思考并正视当今社会存在的**现象。正如陈崇正所说,“义正辞严的扫黄镜头被当成体制象征,蹲地抱头的失足少女被想像成了被压迫的底层。这种对抗的隐喻,决定了央视扫黄舆情的基本面。加上舆论对央视符号的习惯性不满,还有官场性乱象的传闻引发的民怨,借此一并爆发。”网络吐槽是社会对抗与分裂的反映。央视与政府加大力度扫除**和嫖娼现象道德上无可厚非,但是网民却关注的是性工作者存在的社会根源与背后含义,认为应该扫除的是在性交易中获利的第三方和组织方,而不是作为弱势群体的性工作者。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和嫖娼现象在当今不被国家社会制度认可的前提下,它们会以灰暗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制度的夹缝之中,而处于这些主流道德底端和社会制度夹缝之中的妓女群体,她们的境遇是必然缺乏合法保护和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她们正如古代青楼妓女一样,成为这个时代里被抛弃在“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制度之外的女性群体,她们同样被抛弃于社会主流道德规范制度之外,悬挂于社会法웃统和结构夹缝之中。这一群体出现的问题,如妓女群体其所隐含的女性社会与经济地位的不平衡、女性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妓女群体的个人权利、职业安全、生活和经济状况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法律的制度规范下鲜能被讨论,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在道德和法律制度的框架之外,需要以更加开放和遵循权利平等与公平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问题,避免让古代妓女群体的可悲重现于当今社会,这也是社会更加文明和进步的需要和体现。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