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行音乐中解析青少年粉丝亚文化
【摘 要】青少年粉丝亚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青春文化现象,它所呈现的那种青春期的迷惘、矛盾、身份认同的困扰始终是青年亚文化的历史宿命。青少年粉丝是流行音乐最大的消费群体,流行音乐具有青少年自我宣泄、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文化意义,使青年亚文化的话语权回归青年本体。粉丝文化作为青少年亚文化中最活跃、最独特的一个子集,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在经济、文化、青少年成长教育等多方面的特性及变迁。在流行音乐中解析粉丝亚文化,对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流行音乐;粉丝亚文化;青少年
粉丝更多地被称为“迷”,最早可以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当时欧洲由社会名流或贵族供养的作家或画家,著名的歌剧演员和艺术家都有许多追随者。而时至今日,“迷”的对象已经从单一的高雅艺术发展为特定的影视剧、流行乐团等各种大众文化,尤其在流行音乐方面,2005年,超级女声比赛之时,粉丝团横空出世,他们的出现给流行乐坛的整个风格加以了定位,并且与之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之后,“粉丝”及其所代表的“粉丝文化”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实,“粉丝”就是单个“迷”的结合体,粉丝实践形成的文化则是粉丝文化,粉丝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对自我声音的坚持以及对个性的推崇,都与青少年亚文化对风格的强调不谋而合。粉丝文化作为青少年亚文化中最活跃、最独特的一个子集,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在经济、文化、青少年成长教育等多方面的特性及变迁。在流行音乐视阈中解析粉丝亚文化,对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粉丝亚文化中的认同解读
粉丝亚文化的产生源自于“认同危机”,群体认同是将自我设置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个体需要认识到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解决我们是谁的问题。粉丝一旦个体入迷,对某个对象产生的强烈迷思促使他们希望寻求到拥有相同情感经历的人,以形成群体的认同。为了寻找认同,青少年热烈地寻求可以信仰的人、观念和偶像,醉心于时尚的追น求,他们相互认可与自己喜好相同或相近的粉丝,并倾向于加入志同道合的粉丝团以获得情感和信仰上的归属感。粉丝文化的社会功能正是为孤寂的社会成员提供全新的身份认同,使他们因认同而走近,释放出无限激情。同时为了体现认同并防御认同感的丧失,他们制造出了各种风格,作为“圈内人”和“圈外人”的标志。我们经常看到镜头前高举海报的粉丝团,他们有统一的会服,现场手拍、灯板及彩旗都能,喊着统一的口号为偶像助阵,这些标识就是粉丝间增强粉群的自我身份感,明确自我在群体中的位置,从而接受自己的粉丝角色和地位的符号基础。通过共同聚集在一个圈子里,来加强粉群成员对该群体的认同感,他们形成共同意识、共同价值的群体,互相激励与鼓舞。甚至连穿着打扮都进行刻意的模仿。因此个体需要认识到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伯明翰学派的掌门人霍尔说过:“这些被盗用的物品所反映的集体生活的方面,在一个群体使用的物品和建构限定了他们的用途的外表和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是一种在亚文化中风格化的创造的原则。”
所以,即使在外人看来,粉丝亚文化的符码再乱,同一个群体成员之间是能够相互辨认的,原因就在于“认同”这把钥匙,这种认同感,足够使粉丝们确认自己并不孤独。
二、粉丝亚文化中的拼贴解读
粉丝的着迷行为希望激励他们去生产自己的文本,以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喜爱,他们以拼贴的方式,对媒介元文本进行积极重构,转化为与自己社会情境。
拼贴就是“在一个总体意指系统内部,把物体重新进行排序和语境重组来传达新的意义”,是“一种即兴或改编的文化过程,客体、符号或行为由此被移植到不同的意义系统与文化背景之中,从而获得新的意味。”拼贴是从“他者”的资源中创造出自己文化的一种手段。首先在大众媒介传递的主流文化系统中去取材,把原初的文本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然后在现有的语境中把原初文本进行转换和再次安置,从而玩味新的文本语境,形成其对抗主流观念的表达。费斯克在谈及“生产的快感”时,曾将大众与宰制性意识形态的关系概括为两种――既可以使顺从式的,也可以是对抗式的。当宰制性意识形态及其所提倡的主体性符合大众的利益时,大众便会顺从此类意识形态与主体性;反之,大众便会对抗或修正此类意识形态与主体性。
迷文化对主流文化观念的抵抗,其形式多是温和的、调侃的,充满了娱乐色彩。拼贴从表现手段看,有恶搞、篡改、模拟、借用、嫁接、变形等;从表现对象看,可以是文本、音乐、图像、行为等,其中流行音乐被作为最广泛的表现对象,周杰伦的歌曲广受青年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粉丝们恶搞的热点,其中《牛仔很忙》以美式乡村风格以及复古的曲调,给大家一种畅快淋漓的活泼趣味。而被改编的《大学生很忙》,同样是玩意十足,歌词变为:“大一挂一科,大二挂两科,大三挂三科,大四开除了”,其中不断地重复着“不要挂科”,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心情写照,同时也表达了大学生忙碌沉重的校园生活,“工作找不到,老婆讨不到”的歌词则表现出对社会的消极态度。有网友称,恶搞后的歌词不仅押韵合拍,还非常幽默。很多流行歌曲在被拼贴的过程中,都把文本和日常生活富有意义地连接起来,一般表达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社会状况的解析,瞬间制造出“效果”和“笑果”,吸引人的眼球。这里起作用的就是大众的创☿造力,是大众文化,它拒绝在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在文本与读者之间,作出泾渭分明的角色区分。几乎所有的粉丝迷俱乐部都会鼓励自己的成员从事这种生产者式的参与,他们通过拼贴后的符号来建构一个属于粉丝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
三、粉丝偶像崇拜的实质解读
当代社会有各色各样的粉丝,而在万般迷恋、迷狂之中,有一个问题却是最古老的,那就是人的自我位置和个体的价值,当人类面对无法战胜和理解的问题时,他们为自己确立一个崇拜的对象,便可以从对象那里汲取力量,提升自己,这就是“迷”的原始基因。现代粉丝的崇拜也同样是借助崇拜的对象,将自己从无力孤独中解救出来,获得情感的慰藉和生存的意义。 偶像崇拜自古就有,进入21世纪,伴随着“草根文化”运动的兴起,偶像崇拜已经从政府意志的统一部署转化为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有学者指出:“在现代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中,英雄榜样的地位逐渐弱化,明星偶像的作用凹现出来,单一化的榜样已经让位于多元化偶像,并且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自由的意志。”在现代社会当中,社会鼓励个人从传统规则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由的人,社会鼓励张扬个性,却没给渴望张扬个性的青年们更多的支持,80、90后的青少年一方面处于青春叛逆期,渴望打破传统与教条,张扬自我,享受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应试教育的枯燥,逐渐感到精神家园的失落,他们寻找精神家园,宣泄自己的情绪,追星正是一种高度参与和即时娱乐的宣泄方式。粉迷们在追逐某种风格,同时也是在想象性地解决自己的青春困惑,“偶像是他们内心美好憧憬的寄托,为了自己的偶像四处奔走的粉丝们沉浸在对偶像的掌控感和替代成功感中,甚至将其转化为亲情或信仰等亲密关系。在这场梦中,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替代性的实现。与其说他们维护的是偶像,不如说是在维护❣他们自己的梦想。粉丝们在为心中的平民偶像作出各种努力和付出的同时,所获得的快乐不仅来自于造星的成就感,更深层的,是来自于造梦的幸福感。”
粉丝们的偶像崇拜或深度狂迷的行为,正是借助偶像来重新寻找自我、构建身份的过程。媒介为粉丝提供众多的模板,如高贵冷艳的王菲、甜美可爱的S.H.E、个性十足的周杰伦等等,当粉丝通过电视荧屏接触明星时,潜意识里,他们在发生移情,即站在明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体验明星的情绪情感,同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入到明星身上,还可以将各种明星特质所代表的意义拼贴到一起,建构一个内心期许的完美形象。“从心理学上来说,狭义的心理投射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即某人将自己不称心的想法、愿望、动机或者情感投射到别人身上,发生情感投射,往往是主体处于压抑状态,需要暂时将情感转移到另一主体身上,通过发现他者身上的品质、愿望等来填补自己情感的缺失。而广义的心理投射还包括个人的积极情感,即将个人喜好、情感、亲密和友爱投射到客体身上。”粉丝从偶像身上汲取自己内在心灵所缺失的力量,以偶像为动力、以偶像的言行为自我行动的激励,实现自我的突破。
四、如何在流行音乐中引导青少年粉丝亚文化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的过渡期,处于该年龄段的人极力推崇自我和个性,尤其渴望表达自我的心声。青少年粉丝处于亚文化的场域之中,是流行音乐最大的消费群体,因此,我们不能漠视流行音乐对其产生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青年亚文化风格意味着抵抗主流文化,内含着某种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包蕴着内在的“越轨”冲动和尼采所说的“破坏的快感”。很多网络流行歌曲《香水有毒》、《爱情买卖》等都带有典型的亚文化特质。这些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以其不断日常生活化的姿态,试图在更大的范围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形成了与主流音乐分庭抗礼的趋势。与之相伴的还有因过度偶像崇拜所引起的病态追星行为,因此,如何在流行音乐中建设健康、和谐的青少年粉丝亚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有的流行音乐作品则正面表达了和平、自由、博爱等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和心愿。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유校园歌曲,《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多以校园生活为题材,以怀旧为主要内容,追忆或记录校园中逝去或者正在逝去的浪漫与温馨,风格唯美而且充满诗意,易于射入人们轻易不พ能触碰的心灵空间之中。而今,这样优秀的校园歌曲太少了,我们呼吁新世纪的音乐人,精心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积极上进的新世纪的“校园歌曲”。给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优质“精神食粮”,用清新明快的曲调来激励他们,用纯洁高尚的理想来陶冶他们。
青少年粉丝亚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青春文化现象,它所呈现的那种青春期的迷惘、矛盾、寻觅冲动即身份认同的困扰始终是青年亚文化的历史宿命,流行音乐则具有青少年自我宣泄、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文化意义,使青年亚文化的话语权回归青年本体。在诗人看来,青春就是奇迹,是秘密,“青春就是真理,就是刀锋”(海子《太阳》)。与青年成为朋友,真正洞察他们以后再因势利导。透过粉丝亚文化认识到自身的文化实践对于自我、群体以及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以青年群体特有的方式,积极构建与主流文化的沟通和对话,提高他们的文化选择能力,从优秀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来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教会他们挖掘真、发现美、选择善。
参考文献
[1] John Clarke,Style.in Stuart Hall,Tony Jefferson, eds,Resistance Through Rityal: Youth Subculture in Post-War Britain[M].London:Hytechinson,1976.
[2] 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新华出版社,2004.
[3] 约翰・费斯克著,王晓,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 蔡骐.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M].岳麓书社,2011.
[5] 郑欣.平民偶像崇拜――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6] 邓维佳.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