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因为现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很难符合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现代高校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最重要的是“应用”,主要办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培养更多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下面笔者主要就《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为研究对象,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 实践教学 改革策略
国际贸易专业中,《国际经济合作》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针对其他专业课程来说,《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综合性、实务性较强,鉴于该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当前社会各行业非常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专业教学应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业务应用型人才。
一、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综合性、广泛性较强
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是指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上,在生产领域内以重新组合配置生产要素以及国际移动生产要素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协作活动。国际经济合作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首先从主体上分析,会涉及到个人、企业、国际经济组织、主权国家等。同时,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合作范围局限于生产领域,合作主要内容是优化组合各生产要素。国际经济合作该门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内容涉及也比较多,整个体系比较复杂,涉及到国际金融、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经济学等多门学科,因此综合性、广泛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保持各学科独立的方法体系及理论等,同时也需要有机、协调统一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实务性、时效性较强
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协调等各方面内容,近年来随着各种高科技技术的不断推出,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国际经贸协调也不断出现了新的情况。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也增加了风险投资、经济信息、土地、企业管理等新的内容。因为世界经济的快速变化,导致授课教师也会随时关注这些新的局势变化,教学内容会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合作程序以及具体步骤方面比较强调,因此时效性、实务性较强。
(三)关联性较强
虽然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涉及到很多内容,但是各部分内容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主体之间存在很多种经济贸易形势,不仅包括有形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也包括企业管理才能转移、商品使用权租赁、技术转让、资本输出入、国际发展援助、经济信息、土地使用权转移等。虽然这些形式的经济贸易往来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其实相互之间存在很大关联。目前,在全球化、信息化基础上的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国际间转移实际上就是结合劳动力、技术、资本等各要素。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基本上所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是希望培养出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且将“高级”和“理论型”划上等号,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理论课程教学,而忽略了实务课程教学,实务专业课程内容较少,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二)大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目前,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只是将理论课时简单的缩短,理论知识深度明显降低,在教学方法、内容及考核方法上都没有真正的转换到学生职业能力本位上。虽然目前很多院校也增加了毕业实习、专业见习、外膜模拟实训课等实践环节,但是因为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很多外经贸企业进行的商业活动比较机密,很担心企业内部商业信息会被透露、外泄,因此很少会接纳实习生,即使愿意让实习生实习也不会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外贸业务流程中。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应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具有很多描述性的概念,而整块理论相对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集中力量精讲少数整块理论,而一些简单的概念性的描述性理论可以少讲,要求学生们自己在课外阅读,自己消化即可,在课堂上多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尤其是实践要点讲解详细一点。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给学生们多留一点自由提问的时间,或者给学生们留一点自由练习的时间,引导学生们养成自主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使学生在思考、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吸收各种理论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们理解得更加透彻、深入,掌握到知识点的精髓。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平时多浏览、关注国际组织的网站信息。比如,在学习“国际经济协调制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对比分析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世界贸易组织(WTO)三者之间在议事规则、主要职ช能、组织宗旨、会员资格、援助使命、制度缺陷等各方面的共同点以及区别。在学习“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直接浏览世界投资报告,使学生们能够全面掌握世界投资流向,并且了解、掌握世界投资的区位。
(二)积极创设合作情景模拟实务操作训练
真实情景模拟是锻炼、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对外经济合作的实际模式设计各种模拟情景,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类型,制定出更好的实训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对外经济合作项目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要点。比如,可以设计模拟谈判、项目合约条款拟定等实训类操作项目,通过计算机网络模拟保险公司、海关、国际货运公司、银行、国外客户、商检机构等一些国际商务环境,使学生能够熟悉进出口业务处理流程和步骤。为了确保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当然,校内实训课程的开展必须结合国际经济合作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设计,使学生们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国际经济合作这门课程,在实训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校外课程实践基地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和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一个长期合作交流机制。比如,像外贸企业、报关行、本地海关、外资企业、货代企业等企业及机构往往都需要高素质的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人才,学校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业务现场观摩、学习,了解真实企业环境下对外经济合作情况,了解、掌握国际经济合作中的每一业务流程,使学生们掌握在课堂上无法学习、掌握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可以定期聘请一些专业的国际经济合作专家到校园开展知识讲座,传授一些经验。
(四)作业部分
在开学后一个月左右,开始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分析本课的某一部内容,做一个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可以是课程直接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跨学科内容。由学生们自由分组,一般是3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专题找出相对应的案例,然后采用PPt 的方式来演示国际经济的合作方式。但是要求选择的案例必须存在针对性,可以将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具体体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完成本课程后,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需要根据自己的选题写一篇总结,字数在2000-3000 字左右,而且教师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个档次,而且应将这次评价纳入到平时成绩中。
(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是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比较单
一、落后,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考核应以过程考核为主,将平时考核以及期末考核有机结合,可以是讨论、实训成果、报告等多种形式,主要考核重点是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考核基础应以职业素质考核、专业技术标准为主。在考核内容上,应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如果学生在见习、实习中表现优秀,或者自主创业过程中表现优秀,可以加分。这样可提高课程考核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ღ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程的主要特点,增加实践课程内容,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作业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