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台湾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差异研究
【摘 要】大学时期是人生心智成长的关键阶段,大学生能够多途径获ญ取海量信息,思想和感情活跃,理想与现实处于焦灼状态,他们的文化认同能够反映出对社会价值与自我身份的认知。选取中华形象代表与树立途径、文化概念、文化产品消费偏好三个视角,通过问卷调研北京和台湾两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辨析存在的具体差异,对国家文化的发展、两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北京与台湾;大学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础,体现民族对社会价值和自我身份的一致性认知。中国大陆和台湾文化同根同源,因历史与政治关系,两岸长期分隔,文化发展路径不同。大学生是社会中传❥承文化的重要群体,两岸大学生成长在不同的环境之中,造成了相异的文化认知经历,了解他们的文化认同差异,是增强两岸文化互动交流,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两岸大学生文化认同差异分析
我们将北京和台湾两地的大学生作为对象,研究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和教育体制下的文化认同差异。体现文化认同的元素种类很多,我们选取了三个指标:通过中华形象代表与树立途径指标主要了解大学生对中华和民族整体认知;相关的文化概念涉及多个领域,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接纳程度;文化产品消费偏好,将文化与消费行为联系起来,能够更直观地看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行为。
(一)两岸大学生的基本信息
(二)两岸大学生对中华形象认同的差异
中华一般指中国大陆、港澳特区及台湾地区的合称,中华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价值观和思想的多重影响,人们通过信仰、理念和印象来构建形象的主观感知,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活动和感情表达。
我们对中华形象提出了两项测量指标,即最能代表中华形象的个人或团体、在国际上树立中华形象的有效途径。双方都一致认为最能代表中华形象的是青年学生。 ©
在国际上树立中华形象的有效途径中我们选取了六项二级指标,并让受访者进行排序。北京学生认为大型赛事或博览会的举办是最有效途径,而对外援助的途径得分最低。台湾学生则认为青年互访交流是最有效的树立中华形象的途径,而建设孔子学院得分最低。
(三)两岸大学生对相关文化概念的认同差异
通过12个文化概念了双方对相关文化领域的认同度,并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赋值,双方的差异主要在对汉语和英语的认同程度;台湾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普及认同度比大陆学生稍高,双方对同性恋合法化都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双方认同一致性较差。
二、结语
✎ 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圈,拥有相同的文化基质。他们都认为青年学生群体是重要的中华形象代表,表现了他们将自己作为主人翁身份的认同。促进两岸学生文化交流和良性互动,是增强相互了解和消除文化隔阂的有效途径才能构建一致性的文化认同。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产品消费群体ฬ,他们共同认可男女平等和婚恋自由的社会价值,都具有积极努力的人生态度,向往着经典的爱情故事,奠定了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