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摘 要:信息技术是人类科技发展的最尖端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是人类知识的重要来源,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整合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能力;学习兴趣
一、探索新型阅读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1.学会搜集,培养动手能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依据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搜集资料,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自主进行学习,这是信息的搜寻、整理过程。比如,《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科普文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能在阅读中大显身手。在课前,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轻松掌握有关爬山虎的知识,让他们感受到互联网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的特点。使学生建立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动手能力。
2.学会表达,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桂林山水》《大海的歌》等优美的文章与诗歌,➳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运用⌛朗读素材课件可以随意控制,根据学生的节奏进行跟读、自读、朗读等训练,还可以同时展示朗读课文的有关场景,让学生边观看、边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通过信息技术再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ว发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节阅读课的关键。小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感,进而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信息技术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能够展现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有趣情境,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阅读教学的内容上,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如《龙卷风》一文,介绍了龙卷风的特点,而学生根本没见过龙卷风,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我设计制作了融合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的网络课件。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观看课件中提供的各种文字资料、图片、视频,进行学习。学生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下,通过自己阅读相关资料,建构知识框架,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释放。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课堂上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室的监视功能,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开阔学生视野,扩充知识含量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的资源大大超出纸质图书的容量。因此,发挥其资源广、内容新、易查找的优势,扩展教学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快速建立知识体系。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灾难中的伟大父爱,展现人间真情。首先布置学生在网上查找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资料,体会发生在同胞身上的灾难,然后开展讨论会。学生分工合作,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把收集到的资料汇总,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和生动的资源,学生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受到情感的教育。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最生动的视听感受。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进一步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方式上加以变革,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提供有力的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