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学生多维度就业意识培养

时间:2024-12-27 05:44:2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检验高职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围绕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而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影响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是就业指导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的立足点。本文结合高职教育发展特点,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下,提出高职学生多维度就业意识培养的方法及途径,以期为高职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就业;多维度;意识培养

引言

一、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现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至今,成绩显著,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针对性不强。大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由辅导教师开展,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辅导教师很难从专业行业的角度对毕业生提供有效的行业需求特点及建议,就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行业开展的情况而言,针对性不强。

2、就业指导思想不统一,体系不完善。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沿用本科教育模式,注重课程的设计开发,而忽略了高职教育特点。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在教材、案例选用上,应该结合自身教育特点,结合行业特色,有的放矢。

3、就业指导工作中价值取向功利性突出。在竞争、就业压力不段增大的情况ม☼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强调优先保证就业率,片面强调初次就业率,对就业质量关注度不够,就业质量由就业岗位薪酬高低来评价,没有对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在就业功利性的影响下,会造成高职毕业生的频繁跳槽,不利于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二、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合理指导高职学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是合理规划职业发展的前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持续过程,在职业生涯中有提纲契领的作用。大学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在校高职大学生了解专业背景,审视自我、分析社会环境,制定中长期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在校学生提早认识到专业与社会的联系,驱动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指导假期的社会实践,明确学习目标,行业需求,树立正确 ツ的价值观、成才观。

在指导高职学生就业中我们发现以下两种突出问题:一是毕业生无业可就,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经济脱节,供需矛盾突出,该行业暂时无工作岗位供给;二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类毕业生主要✄是对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薪酬要求较高、怕吃苦、独立性差。如材料硅酸盐专业,毕业生一听是进水泥厂,就都不愿意去了,学生缺乏对本行业的具体认识。

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是阶段性的,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长期的持续的动态过程,要树立高职学生合理的就业观、成才观,高职院校必须理清2者的关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就业指导体系,从学生思的源头上加强就业指导服务。针对“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情况.指导者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从学生立场出发,进行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

三、高职学生多维度就业意识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根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编写的《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重点高校①。在宏观经济下行,保障就业率的前提下,如何培养高职毕业生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重点探索的问题。

就业意识是驱动高职学生合理就业的主观动力,培养高职学生多维度就业意识是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在高职学生就业意识培养方面,都各自发挥着作用,交叉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积极向上的、发散性的、多维度的思维意识,可减少学生在就业时误入思想歧途,降低心理疾病、促进就业、有利学生成长成才。立足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统一指导思想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指导思想是战略性的,通过查阅文献及总结实际工作经验,我们将就业指导理论归纳如下:

(1)先就业,再择业

“先就业,再择业”是目前高校指导毕业生就业中运用得较多的理论,主要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结合高职办学特点,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应结合具体的行业背景而展开,而不是盲目的先就业。首先要求高职学生对自己和专业进行合理的分析。在本专业所在行业确实无法提供工作岗位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转而向其他行业谋求岗位。尽量减少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2)先入行,再择岗

职业生涯规划为高职学生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职业路径提供参考。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学生中推行“先入行,再择岗”的就业择业观,一方面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找到本专业所在行业的工作岗位,及时到岗学习,通过到行业企业的锻炼,积累经验,提高对行业的认识,缩短适应期;另一方面,通过到本行业的锻炼后,加强高职生对本专业所在行业进行具体的分析,调查,了解行业相关知识、熟悉该行业的相关产业及岗位后,及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调整与自己相匹配的工作岗位。进行这一理论指导的前提是就业指导者对学生所学专业行业背景、发展前景了解较多且该专业所在行业相关或相近的就业岗位较多,如建筑类、管理类、旅游类等行业,可供毕业生选择的机会较多。 在就业指导中统一就业指导思想,一可以促进就业指导者明确工作对象的专业背景、行业环境,使就业指导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二是帮助高职学生在就业时认真分析自我和所在环境,减少心里冲突,形成多元就业价值取向。

2、完善指导体系

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是立体的、多维度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参与。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层面,就业指导师、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友、家庭协同发挥作用。结合高职学生就业特点及高职办学特色,就业指导体系应涵盖就业指导思想体系、价值体系、课程开发体系及配套的行业顶岗体系。以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为抓手、明确就业指导参与者,加强就业指导者业务能力培训,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家校联动机制。通过多方联动,培养在校大学生自我分析、定位及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学习生活的能力;体会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存的价值,感知就业是生命价值的一种自我展示,激励毕业生朝着职业生涯既定目标,不畏艰险,奋勇拼搏。

3、重视顶岗实习

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一种就业前的准备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就业心理准备、思想准备和技能准备。做实假期顶岗实习,鼓励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一方面巩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通过提前接触工作岗位,明确岗位需要的能力,对在校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起到反馈和修正作用。学生提前接触行业企业,获得实际工作经历,有利于建立学生就业时的抗挫折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就业时一昧关注薪酬福利待遇、眼高手低等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和行为,淡化功利性求职观点。从平衡发展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角度建立多元化的就业价值取向评价标准。

4、加强行业交流,塑造典型榜样

现行经济体制下,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通过协会来带动和促进本行业健康和谐发展是协会的初衷。在高职学生就业意识培养中,引入行业交流,参观、讲座等可以帮助在校学生对本专业所处的环境,发展方向有较清晰的认识。通过挖掘已毕业学生的行业锻炼、成长事迹,树立榜样效应,从一定层度上可以缓解毕业生就业时的急功近利,培养毕业生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工作理念,树立高职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及科学评价°的价值观,用长期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初次就业时的困难,正视自我,超越自我。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