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三大优势

时间:2024-12-26 02:06:1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今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比较普遍.与此同时,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否有力提升教学效果也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是继续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工作,还是放弃信息技术回归传统教学.让教师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之中.笔者在自身物理教学中运用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后,发现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拥有三大优势.

一、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过去信息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时,面对学生生活经验少,教师往往无法提供太多的教学素材.没有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也就很难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生动地结合在一起.今天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先进,教学素材也越来越丰富,但要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还是非常困难.

教师都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一些视频、图片、动画作为教学素材,但学生只是当电影一样观看.素材播放完后去问学生看见了什么,学生往往已经说不清楚看见的现象了,更不用说去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以苏科版8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力 弹力》教学为例,笔者曾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后,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95%以上的学生表示对这种新上课方式感到有兴趣,尤其是对能在白板上和教师一起书写、绘画方式感觉最好.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初期,所有的学生对电子白板中的拉幕、探照灯、拍照、擦除等这些特殊效果都充อ满好奇,下课后有同学甚至提出要到屏幕的后面去看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到底是什么让学生这么感兴趣呢?我将原有的PPT教学课件与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作了一个对比,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原因.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在教学中PPT的表格答案是事先设定好的,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答案是学生用电子笔书写而成的.

回顾原有传统教学技术模式是“粉笔+黑板”,这时信息技术集成水平还很低.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技术如PPT、flash等进入课堂教学后,模式开始变为“计算机+投影仪+音响”,当然信息技术集成水平也有所提高.今天交互式电子白ถ板教学技术开始进入课堂教学,模式变为“粉笔+黑板+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集成水平又有了新的飞跃.

这不是简单地完成了“粉笔+黑板+信息技术”的技术叠加而是解决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还学生们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话语⌛权的问题.

过去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教师将结果都事先设定好,学生只能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信息接收的角色.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特效功能上最大的突破就是让学生能参与讨论,成为信息加工的主角.

二、能建立起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教学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就是师生间的互动.通常教学的组织者会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不同的问题生动地展现出来,组织师生共同交流,最后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当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学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而要组织一场真正的师生互动交流却越来越难.

还是以《力 弹力》教学为例,将PPT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同一个教学环节中师生互动交流的不同情况进行一次分析.如下图所示:

从预设的角度看,教师也许会认为撑杆跳时“谁”一项的答案是“手”,而学生会认为答案应该是“人”.在“结果”上教师预设是“变弯”,而学生认为是“弯”.当然教师的预设答案本身应该是正确的,而往往教师却因为无法将学生答案统一到自己的教学预设上去感到苦恼不已.由于PPT等技术本身的问题,要想改动原有的预设很难,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索性就由教师代劳了.师生互动也就成为了教师唱独角戏.

笔者发现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如果将一些答案提前设定好,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的想法和标准答案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尴尬.而如果不去设定答案,那么课堂教学随意性就会变得很大.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一旦不能达成一致,教师反而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启发学生,这样就妨碍教学效率提高.原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预设只是在板书上缩短了原有的书写时间,但这种信ป息技术下的预设学生只能沿着教师设定好的去做才能达到效果.这恰恰违背了教学生成的随机性.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不得不接受在教师鼠标点击引导下一步一步完成已经预设好的各种教学环节.这种机械化的模式让我们有一种课堂被机器占领了的感觉,完全体现不出师生互动的作用和价值.为了能体现师生互动交流甚至有些教师提出还是回归传统“粉笔+黑板”课堂.其实,这正是原有信息技术交互性不强造成.过去那种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可以概括为是“人与机器交互”,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将交互性还原到了“人与人交互”.

过去强调教学预设,但是如果只有预设,完全没有生成的课堂必然是教师的一言堂.真正有效用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尽可能地对学生的各种可能的思维方法进行充分预设,并设计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而不是设计好很细的问题,让学生亦步亦趋.

今天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必将学生可能有的随机性答案预设好,完全可以根据当时教学情况及时将新的问题交由师生共同探讨后作出结论.改变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控制造成教学信息单向呈现、师生间缺乏双向交流互动的情况.

三、能实现科学探究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之一: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这使得学生学习科学探究以及教师教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成为了物理教学中的难点.

笔者认为只有让教学策略与科学探究中的隐性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显性呈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探究和教学策略的ฅ最佳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围绕对力的概念的探究过程,笔者对教学步骤和各步骤起的作用分析如下:

步骤一:寻找力存在的证据?学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举例说明有力存在的证据.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调用资源库的方式可以展现力存在的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这是由教引疑的策略.

步骤二:探寻力.当学生感知力的存在时,却发现力总存在于具体事件当中,无法描述.通过解决一些与探究有关的小问题实现化练设疑的教学策略.

步骤三:思考力(力是什么?)力存在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填写表格以后学生们发现力现象中总存在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以及具体力作用的现象.这包含了合作探疑的策略.

步骤四:定义力(什么是力?)力是物理学中典型的抽象

概念之一,通过让学生定义力和教材定义力的不同比较,师生互动交流释疑的策略得以实现.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