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论证的认知规则
法律论证的逻辑和语用分析构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视域。论证诉诸言说,而言说的表述与意义,源于论辩主体整合多重语境元素而组织语义符号的过程。因此,本文强调论证领域中的互动式论证,从多主体论辩的角度来分析推进论辩规范性的认知路径,而在谈及法律论证时,主要强调的是主体在证成立场当中的论辩思维。
语义符号纳入到论者的认知系统、假设情境和论题识别过程中后,构成规范性引导下的对话前提。认知规范性强调一种从因果关系,或者假设情境导出的相关关系。关联论辩语境中可被适用的有效依据,意味着对论辩效果多元的可能性空间保持开放态度。论者本身具备的内在的个性化元素,在融入言语行为中的ฌ同时也在重构论辩效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目前学界鲜有从认知视角分析法律论辩规范性的研究,但这个问题对于建构论证有效性的意义不容忽视。
一、认知规则在法律论辩中的定位
认知规则的定位认知规则在法律论辩中的意义,即依据情境识别、信息组合、论题变迁与效果认同而形成论辩认知的规范要件,及其在对话规则的检验中如何反馈和调整。认知规则对论辩行为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更加直接、具体和鲜明。论证效力评价需要依据对语境通常情况下是某种利益格局的认知模式和期待为前提。通过这些认知要素,可以引导进一步的认知和行为[1] 110。认知规则应对特定情境的被动性,决定了其结构表达主要依赖于如果那么的条件句结构[2] 2,事实上,条件句可以涵盖任一规则的规范模型,以涵盖规则确定者的规范性期待。在假定该预设条件句为真的情况下,Shimanoff认为,规则通过特定的道义逻辑变量,可以指称特定场域在应然性层面上是应当、必须、可以发生,来对应论者针对该情境的认同程度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其变动的态度。认知层面的论辩言说规则,主要涉及主体面对现实情境的信息处理方式。
法律论证规则对认知语境的依赖
1.主体的个体属性与论辩规则体系。尽管法律论辩强调规范性和一致性要求,以及论辩话语的严谨与审慎,论者自我深受文化积淀等影响的性格或品质等要素仍然无法忽视。它们使论辩规则的认知可能具备极具个性的表现。例如,坚守礼仪原则的论者,通常将话语表述的友善性视为比逻辑性和思辨性更加重要;内向或者害羞的论者可能更倾向于回避尽管具备有利于己方的,具备更强说服力,但却可能包含激进性、进取性甚至侵略性表述的依据或者理由;信仰功利主义的论者可能对策略性论辩的言说模式抱有更加宽容的态度,从而认同某些可能引发诱导效应的方式,等等。引导论辩思维的规范性要求,显然无法回避上述个体属性的影响和干扰。如果在研究当中忽视或者省略这些要素,就无法切实和完整发掘认知规范性引导在法律论证当中的意义。
强调论者的个性化认知风格在言说互动当中的,有助于区分和辨明理性与非理性的论辩陈述以及信息模式对论辩意图的影响。
2.规则适用频率和顺位。
论辩规则体现和反应出来的问题模式,如果频繁地或者首先为论者视为关键对象,那么该项规则通常能够得到主体共同接受。也有学者认为最近适用的规则相对来说具有情境性优势[1] 111。这种近期效应能够优先地,或者对论者的规范性认知和理解发挥激发效果。论辩情境的变动通常引起论者注意力的转移,而最近的变动最能引起主体在期待某种规范性效果的时候的关注。比如当论者被对方指出存在多重问题谬误时,论辩效力推进中的反驳重点可能会倾向于对隐含前提的检验。
二、意图对论辩规则的构成性论者对情境的感知是论辩的前提条件,在时序上也首先发生。
这种情境对应论者意图和该意图对应的论题及其前提,决定了论者需要面临的主题属性。例如,当论者需要证成命题Q:S 有罪并且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他必须要将R:主体S 已满十四周岁作为前提之一予以证成,尤其是其认定标准存在争议时。显然,对情境及其对应论题的确立,需要遵循ม相应的认知规则,其中包含着对特定价值权衡、主题脉络和期待整合的过程。正如在上例之中,R 作为证成Q 的前提,成为超脱先前论辩主题的更为重要的主题。特定主题关联涉及其属性的情景要素,和证成其真值或者恰当性的相关依据。这就需要进一步诉诸主题的延伸,如若要证成R,则需要证明P:S 的户籍材料内容属实为真,等等。显然,论者诉诸论题情境这一思维过程℃需要论者感知、诠释、分析、解读论题情境属性,亦即依据论辩意图通过反思与整合发掘出证成Q 需要明确的,相关的所有前提R1、R2、R3并就其中存在意见分歧或者需要进一步予以证成的前提作为新的论辩主题;接下来,论者诉诸进一步探讨的认知规则被激发;目标A 因而成为需要首先证成的主题。在Wilson 看来,简单案例和复杂案例不同[3]。简单案例能够轻易获取前提性的论题,并且不需要面对过多的未曾意识或者隐含的不确定性。疑难案例通常面对模棱两可,甚至矛盾的情形。由于含混甚或对立的内在线索,认知规则无法单一地、纯粹地和确定地予以适用。规则当中的if 条件句对特定结果的规范性指涉,也很难完整和简单地对应该论题情境的要素体系。与日常对话不同的是,相对于情景要素的多样性、系统性和变动性来说,法律论辩言说通常将问题、论题、焦点或者说议题作为论辩情境的内在核心。
三、情境感知中的论辩规范性
论题明确化作为共识性前提从思辨进程来说,法律论辩需ฬ要弄清几个问题:即论辩对象的明确化、支持论题依据或者理由识别,这些理由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等等。正如前文所述,假定主体S 的抢劫行为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据证明,唯一留下争议的是该犯罪嫌疑人S 的年龄尚未确定。由于出生证明或者户籍登记的不一致,可能导致该问题在认定标准和定罪量刑上存在难度。从该案的情形来看,S 的年龄认定就成为关键论题。或者说:对论题相关的关键要素,其是否成为新的争议焦点,需要论者就此达成共识。
论辩情境识别对论辩意图的影响尽管在Meyer 看来论辩始于言说者追求特定目的,但情境感知则是目的确立,甚至是论题确立的前提。依据特定利益考量或者价值判断,论者在论题当中确立自身态度和立场,从而形成相对具体的目的。从语内行为来看,论者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证成特定立场,或者从新修辞学角度要求听众的实际认同;或者从非形式逻辑角度要求证成其依据的相关性、充分ซ吸和可接受性。从语外行为来看,论者通过证成其立场,其实是希望确立某种社会性或者规范性效果。
这种效果隐含或者明示于论辩目的当中,表征为论辩意图的实际描述状态。这种效果超出了言说意义构成,但没有超出论辩互动主体的理解范围。意义构成以外的实践效果,就是得以证成的,言说行为以外的对某种新的互动预期的证成。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法律论证规则问题,目前在国内外学界鲜有探讨。本文从法律论辩规范性入手,通过论者主体的个性、论者意图的建构意义和论题识别与认定等分析尝试着手此论题。如上文所言,对于理性言说主体来说论证情境的异动和逻辑规则的协调,必然和论者自身意图结合在一起,实现意义诠释和理解。
这就对法律论辩整合语言使用与论者心智状态提供了切入点。论者的认知模型如何遵循论证的规范性,如何进一步通过逻辑学的形式化对参与各方的心智状态,在基于法律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界定与描述,从而在外部论辩对话与内部认知状态之间搭建起规范性的桥梁。
本文提出这些问题,是期待整合法学、语用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精髓,为法律论证规则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