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企业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企业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决定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因素。毕竟,审计工作不是在真空中开展的,必然要在遵守内部¡审计有关准则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实际,才能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落到实处。以下就对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一些主客观因素做分析。
www.Lwlm.com一、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1.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相比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企业审计部门属于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一部分,其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审计质量受企业重视程度的影响程度较高。内部审计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领导。如果企业领导人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就会对内部审计工作予以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就高,工作效果就好反之,则差。有的高层管理者正确认识了审计作为增加企业价值,管理企业风险的职能,因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配备符合需要的审计人员,重视审计成果的运用,为审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但,由于企业管理者作为有限理性个体,可能为自身利益,忽视审计工作的价值,迫于上级要求,虽然设置了审计机构,却当作一种摆设,可有可无,审计部门成了安置型部门,工作开展不正常,更谈不上审计结果的落实。2.审计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不合理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考虑组织的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关规定,并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执业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管理需要,是否有应有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审计独立性很难发挥。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目前有的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些企业设置不合理,将内部审计并入其他职能部门,缺乏实质上的独立性,难以真正发挥监督职能。有的集团在基层企业虽然设置了审计机构,配备了审计人员,但同级审计缺少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不能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及其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内部审计职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审计人员的配置也非常关键,要很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就要求企业配备符合企业需要的审计人员。从现状看,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部门转岗而来,大部分审计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审计的范围及广度受到限制。有的企业审计人员年龄偏大,承受不了出差、加班等强度大的审计项目。没有高质量的信息,企业很难据此进行决策,就会影响治理效果。
3.审计质量管理不到位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审计质量的核心是审计成果的质量。目前,许多审计成果普遍是“粗加工”多、“深加工”少,“初级产品”多、“精细产品”少。在目前情况下,质量标准难以统一,各企业的审计环境、审计地位、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人员素质等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审计工作质量。具体到审计项目,主要表现为:
审计计划不够科学,审计目标不够明确,不考虑风险和审计资源,工作计划注重数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审计准备不够充分,缺乏深入的♂审前调查,制定的审计方案脱离实际,缺少针对性,操作指导性不强,重点不够突出。
审计实施不够彻底,抓不住关键,重大问题没有查深查透。审计定性不够准确,审计证据不充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缺少规范性,随意性比较大。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不够细致甚至无人复核,审计事实得不到落实,差错率较高。审计综合分析不够透彻,审计意见和建议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审计报告格式,其质量和水平不高。
审计成果运用不够,对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落实不到位,审计工作有效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总体分析及对策
审计工作质量不高有主观和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受审计环境、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且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审计质量提高了,管理层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会越高;管理层重视程度提高了,更有利于审计部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以下仅从几项主要因素提出解决措施。
1.合理设置审计机构
不同的企业对审计的需求是不同的,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合理及独立。内审机构要与其他部门分别设立,不能合并,特别是应从财务、稽核、业务部门中独立出来,在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要独立,要得到企业最高领导的有力支持。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应与企业的经营规模、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相适应。根据我国企业现在的现状及国际内部审计的通常做法,企业内部审计大体上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供选择:对于上市公司或大型集团企业,应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其成员由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总审计师等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大多数。内部审计组织隶属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独立于管理当局,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总经理及公司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都需接受审计。同时,将审计人员集中管理或实行委派制,人事关系、工资由集团进行管理,基层不再设立审计机构,这种模式使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易发挥审计在管理控制中的
作用。
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具备条件的可以不设审计机构,其内部审计工作可通过招标方式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但企业应设立内部审计主管,以监督审计业务的执行,并担任中介机构和管理层之间沟通的桥梁。2.变审计理念,加强服务职能
审计职能是围绕内部审计目标而内生的固有功能,也是适应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企业建立审计机构,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内审的服务职能,协助和保证组织实现自身价值不断增长的目标。因而企业更应重视的是服务职能。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优胜劣汰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应由“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企业的公司治理属性表现为存在构建合理公司治理的基础,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审计还具有咨询服务功能。咨询是企业内审的一个重要,内部审计人员应从以监督为主的“警察”、“裁判”等角色向“参谋”、“助手”的角色转变,应凭借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专业优势,通过参与式的审计,以服务为导向,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达到帮助经营者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3.结合企业实际,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在我国有些企业中,内ซ审人员素质低,结构不合理,由于审计人员不足等原因,临时从其他部门借调人员临时组成审计组的,而且一般从财务部门借调。不具备专业知识,既使具有专业知识的也多为财务人员,由于是临时借调,缺少稳定性,不利于审计人才的培养。随着审计工作领域由财务审计向经营管理审计、风险审计发展,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也应多元化。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是当务之急。为此,企业注意多渠道、多专业地选拔审计人员,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法律人员在审计部门的比重;同事还要重视和加强内审人员的继续和岗位培训,定期进行业务知www.Lwlm.com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4.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的优势是能深入企业管理的过程,实现过程监督与服务,使风险防范、提高管理的审计职能得以体现。但,由于同级审缺少独立性,基层撤销审计机构,由上级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由于缺少对管理过程的介入,审计的过程监督与服务优势受到削弱,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亟需信息的技术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各项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有的大型企业还利用sap、oracle等大型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审计介入到管理过程仅仅是技术问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开发审计嵌入软件,将审计融入管理信息系统内,使上级审计机构能及时获取有关信息,从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企业风险。不同的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的质量½影响不同,作为审计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分析各种有利不利因素,将不利因素转换成有利因素,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