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科人才培养
一、我国旅游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定位比较模糊
现如今,国内很多高校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普遍出现了定位较模糊、不准确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旅游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为旅游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特征,若要从根本上做到对旅游企业的有效管控,就应当熟悉旅游企业本身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性质等。事实上,因高校的定位不精确,造成培养的旅游管理学科人才大部分不愿从事实践性更强、层次较低的基层服务工作。如此一来,便会令有关专业人才停滞在梦想和空谈中。总体而言,国内的旅游管理人才教育培训机构几乎均是依据传统形式展开教学设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太过单调,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个性特点不强,同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二)师资力量薄弱限制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因为旅游管理学科地位及跨学科的特点,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分别下设于工商管理、地理学、生态学等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仅能根据有关的学科理论体系做出考核,使跨学科特点显著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难以获得公平待遇,从而大大影响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导致优质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仍旧作为二级学科的旅游管理被严重歧视,使此专业人才培养的难度加大,水平提高缓慢。
(三)学科边界狭窄导致人才供给不平衡
现阶段,旅游管理学科把培养目标定为饭店管理、旅行社等微观领域的人才,严重忽视了旅游公共服务管理、会ฅ展管理、休闲运动管理等众多新兴领域,与我บ国着力促进多产业融合,达到整合发展状态的需求严重背离,导致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结构性的不平衡,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从当前市场的产业需求出发,在旅游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应当重新审视并合理设置♂有关的教学课程。
二、结合产业需求探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准确定位旅游管理学科人才
因为不少旅游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具有方向目标不明确、定位模糊的问题,使得这部分人才成为了牺牲品。各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构应当秉承对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踏实地展开市场调研等迎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举措。除此之外,还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合理把握区 ☹域环境与评估师资水平,尽可能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一点也是当前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教学者需要深入旅游业一线,展开多种形式、多种路径的沟通,全面掌握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需求,进一步为自身教学方向的调整与转变提供参照。此外,人才培养机构应当准确把握旅游管理人才未来的定向,使旅游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更加顺利、有保障。
(二)不断提升师资力量
众所周知,教学者整体素养情况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不断增强师资力量是提升旅游管理人才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继续激励教学者们进行深造,以巩固他们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不妨借助集中培训、留学深造、外出访问、继续教育等各类方法,对旅游管理学科的教学人员展开有效培训,使其更好、更快地掌握有关的业务理论与即时动态,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展开讨论、讲座、专题报告等各种渠道,提升教学者的专业理论技能与实践水平。另外,考虑到旅游管理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教学者应拥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使此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更加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
旅游管理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等特质。现阶段,国内不少旅游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单位在相关课程的设置方面,除了继续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还提倡将专业理论同实践操作两者融合在一起,彰显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形势的持续变幻,旅游管理课程的设置早已无法满足国内旅游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基本需求。另外,从现阶段国内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而言,大部分旅游管理人才集中于酒店、饭店,而旅行社及景区等较少。这对综合性、实践性、可操作性极强的旅游业而言,显得非常狭窄。所以,我们应当在有关课程的设置方面进行调整和转变,多听取旅游管理人才的反馈意见。
三、结语
过去十几年里,中国旅游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工作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旅游业升格成为国家战略之一,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契机,但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工作由于学科地位低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高素质人才、新兴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缺失,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失衡等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国家战略的实施。因此,旅游管理学科急需一次巨大革新来响应产业和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