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地民族社区水土流失评估
摘 要:为探求云南山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永仁县直苴村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坡度和植被覆盖是影响区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研究为云南山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同时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关键词:水土流失;云南;少数民族;社区;直苴村
Abstract: Assessment of soil and water loss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cology,ethnology with reference to Zhiju villag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a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more and more serious loss of soil and water in Zhiju village, and the slope and the vegetation cover were the primary factors affe۵cting the regional loss of soil and water, 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and basic data for the building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community,and explored the related theory giving service to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perfect harmony.
Key words: loss of soil and water; Yunnan provinc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community; Zhiju village
金沙江为长江上游,由于人类的干扰及环境变迁的影响,近半个世纪以来,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导致流域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恶化,自然环境防洪能力减弱,已严重制约了金沙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长期聚居于该流域的各少数民族社区生产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进而还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考虑到在直苴村进行该项研究,主要与区域内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变化情况直接相关,为了尽可能地避开其它因素的干扰,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刀耕火种农业的逐渐消失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期因长江洪水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随后的退耕还林政策等,对森林进行了强制性保护,致使植被覆盖面积和耕地面积等资源变化较大。所以对相关景观生态学指标[5-9]选取了1988―1999年这个时段进行研究。
2.1 数据来源与分辨率
2.2.1 基础图件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将已获取的卫星影像以及相关1∶50 000标准分幅地形图等在统一的投影系统下进行投影转换,经修改、拼接等反复编辑处理后通过数字化得到水系、道路、居民点、边界图等图层以备用。
2.2.2 土壤类型图 土壤类型图以永仁县的土壤类型为依据,通过剪切、修改等编辑处理,提取研究区的土壤类型图。
2.2.3 水土流失现状图 据直苴村的具体情况,参照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10-11],对通用土壤侵蚀方程A=R・K・LS・CP的各因子的不同类型赋予不同的权重值。
(1) R因子为降雨侵蚀力因子,取值范围0~10。据研究区年降雨量分布图,为R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具体见表1。
(3)LS因子为地形因子,取值范围0~1。据研究区坡度图,对研究区不同坡度等级的LS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具体见表3。
(4)CP因子中,C为作物管理因子,也可称植被覆盖因素;P为土壤侵蚀控制措施因子。本研究中,将C因子和P因子联合考虑为CP因子,表示覆盖和管理因素,取值范围0~1。据研究区植被图,对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CP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具体见表4。
(5)将代表以上各因子的不同图层叠加,后将叠加图层的每一斑块的各个因子的权重值相乘,就可得到每一斑块的A值,这样就建立起了水土流失模型,即:
A=(R)・(K)・(LS)・(CP)
此时的各个因子并没有进行实地的实验测算,所以此时的A值并不是确切的土壤流失量值,但可以根据A值不同的数量级而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定性表示当地的水土流失程度。
(6)计算叠加图层的各斑块的A值,据数量级将水土流失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 6个级别,依次表示土壤侵蚀程度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剧烈,见表5。
(7)最后根据模型,将反映各因子的数据图层进行叠加,可得直苴村的水土流失现状图。
2.3 景观分析指标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选用景观比例、景观密度、人为干扰指数等指标,以反映研究区土地利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10-11]:
景观比例(Pi):景观组分i(i=1~m,m为景观组分类型数)的面积(Ai)占景观总面积(A)的百分比,100%,景观比例(Pi)是度量单一类型与景观整体的相似性程度,故Pi越大,景观组分与景观整体就越相似,景观组分对景观整体的影响就越大。
景观密度(วRi):景观组分i的斑块数(Ni)与景观总面积(A)的比,以表示景观破碎化程度,Ri=,景观破碎度是指景观要素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反映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程度。景观密度(Ri)越大,景观组分i的斑块数(Ni)就越多,景观破碎化就越严重,空间异质性程度越大。
人为干扰指数(HD):人为干扰景观比例(Phd)与自然景观比例(Pn)之比,以表示景观受干扰的程度:HD=,人为干扰景观比例(Phd)与自然景观比例(Pn)之和等于1,故Phd越大,景观受人为干扰越强烈。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致谢:感谢永仁县县委和县政府、中和乡党委和乡政府、直苴村委会等对整个调研工作的支持。对云南大学叶辉教授、杨树华教授给予的指导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3] 云南省永仁县志编纂委员会. 永仁县志[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38-39.
[4] 永仁县地方志办公室. 永仁年鉴[M]. 楚雄: 楚雄日报社, 2002:47.
[6] 云南植被编写组. 云南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85-96.
[8] 王万茂. 土地利用规划学[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0:544-549.
[9] 吴兆录. 生境格局与土地利用――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9-79.
[10] J 柯克比, R P C 摩根.土壤侵蚀[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
[11] 杨树华,贺彬.滇池流域的景观格局与面源污染控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