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现状分析

时间:2024-12-26 13:21:5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田野调查逐渐深入,文献资料日益丰富。本文从“队伍逐渐扩大、成果不断涌现”两个方面谈当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诞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已逐步发展为与民族学、音乐人类学等学科联系最密切的学术领域。大半个世纪以来,众多民族音乐学者已经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有Σ所涉猎,例如对某些民族音乐事象的民族志进行研究,结合比较音乐学、音乐人类学、音乐形态学等研究方法,对音乐事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发展规律进行更深与更广程度的剖析。各个领域学者不同视角的切入,使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研究工作拓宽了视野,突破了地域和文化的局限。本文拟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队伍逐渐扩大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各个民族政策的落实以及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就逐渐受到关注。“队伍逐น渐扩大”的含义包括年龄、学历以及民族成分三个方面。从年龄层次上来说,除了老一辈的研究学者仍在学术领域松柏长青外,中年学者已经成为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更有新兴勃起的青年学者为民族音乐研究注入新鲜活力的血液,换言之,我们目前拥有的是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研究实力强劲的、老中青研究学者全备的人才梯队。从学历层面上来说,近年来,少数民族研究的领域吸引了许多音乐学专业硕、博士的加入,他们与众不同的眼光和具有创新思维的视角,给予了许多老一辈学者新鲜的灵感与启迪,也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提升到了更强学术性的高度上来,使得研究领域更加多样,视野更为开阔。中国现任许多音乐学会副秘书长以上成员都要求是博士学位,这就为音乐研究提供了更严谨的学术指导。从民族成分层次上来说,以前的少数民族研究多以汉族成员为主,少数民族成员屈指可数。近几年来,研究结构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扩大,少数民族人民的音乐素养也与日俱增、日益成熟,逐渐投入到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大潮中,他们的加入,给少数民族研究提供了许多科研支撑,给予了学者们田野调查更大的便利,让研究方向更为清晰,研究考证更为准确。少数民族的加入,反映了中国民族音乐环境的共融,标志着中国各民族的平等与团结,也象征着中国音乐大环境的繁荣发展。

二、成果不断涌现

(一)萌芽时期

二十世纪初,王光祈先生的著作《东方民族之音乐》的问世,标志着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民族学、民俗学等产生密切关联。之后,民俗学会的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田野考察,首次对中国广西瑶族、台湾高山族等进行调查,对少数民族的人文生态及音乐现象进行详尽的描述。这些珍贵的早期研究资料,才研究理念和实际操作上,借鉴的是西方人类学研究方法论,比较音乐学特色鲜明,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创建时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音乐工作者深入少数民族展开大范围的田野调查,收集了许多珍贵的音乐资料。组织的调查活动有关于新疆木卡姆的整理研究与出版,对黔东南侗族大歌的一系列采集研究等。⌛在《音乐研究》、《人民音乐》等期刊杂志上刊登关于黎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民间概论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侗族多声部大歌、苗族芦笙、囊玛等民间少数民数民族音乐志的著作。

(三)拓展时期

1978年以后,随着田野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著作、论文,笔者通过梳理和检索1978-1990年中国知网期刊文献,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论文共有173篇,其中专门探讨少数民族教育的有15篇,稍有涉猎的9篇。1995年召开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研讨会”开始,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教育问题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受到音乐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核心关键所在,应深入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并将之纳入教学体系的框架之中。

(四)成熟时期

1990年以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先后成立了许多地方性的民间音乐研究团体,如苗族音乐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学会等,这些自发兴起的音乐学会直接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高潮,涌现出一大批作风严谨、科研水平较高的音乐研究人才,研究队伍日益扩大、业素养水涨船高。有关少数民族音乐的期刊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三、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独特性,所以我们应在保护其传统精髓与民族风貌的前提下,适当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使之重焕新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何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发展,以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及喜好,还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这是新时代值得众音乐学者和民族音乐家深思的问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ฝ的差异性是少数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旗帜与标杆,给人们提供了多种途径的生活方式,如果将传统音乐文化市场化,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十分有利的,虽然在推行市场化的过程中,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难免会有所变形,但是对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保存和流传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赵书峰.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评析—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J].中国音乐学,2014,03:92-10ร2.

[2]袁艳.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西昌学院学报,2015,29:85-89.

[3]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民族艺术研究,2014,27:73-78+100.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