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时间:2024-12-26 12:02:1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台湾地区以汉族与少数民族为主体,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使得台湾的音乐文化发展呈多元化特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少数民族音乐一直被视为文化珍宝,具有其特殊性,值得认识和研究。本文以屏东县礼纳里部落排湾族与鲁凯族两个族群的音乐文化为主,以屏东县长荣百合小学为例,探究如何以小学音乐教育为平台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一、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

台湾少数民族大体可分为平埔族(平地居民)和高山族(山地居民)。平埔族又分为凯达格兰、道卡斯、巴布萨、西拉雅等族,这些族群由于散居在汉族居住地区,生活与文化都接近汉族,已经与汉族融合。高山族是台湾最主要的少数民族,目前有十四个已被承认的高山族族群: 阿美、泰雅、排湾、鲁凯、卑南、布农、赛夏、邹族、达悟、邵、葛玛兰、泰鲁阁、撒奇莱亚和塞德克。其中,排湾族分布于中央山脉南端及东部海岸山脉的南端,以屏东县大武山为中心,人口六万六千余人。鲁凯族分布于中央山脉南端山区,人口约一万余人。① 这些族群有着各自的习俗和语言,也有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及其特点。族民无论老少,几乎人人能歌善舞,这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条件、文化活动等方面息息相关,音乐不仅扮演娱乐身心、区辨社群、祭仪典礼的功能,更是凝聚部族的力量,代替文字成为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完美的方式,正是台湾少数民族的思维形式造就了他们的音乐文化,而音乐艺术的发展与他们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现状

长荣百合小学是屏东县莫拉克台风灾区永久屋礼纳里部落新成立的实验型学校。礼纳里部落安置了排湾族的三地门乡大社村、玛家乡玛家村及鲁凯族的雾台乡好茶村อ部落,所以学校学生是以排湾及鲁凯两个族群为主,其他族群为辅。长荣百合小学依据学校建构的部落知识体系与能力指标,开设了部落学历课程。部落学历课程是学校的非正式弹性课程,目前开设在少数民族小学生较为集中的一些部落小学。该课程是以部落经验为本,跳脱原有的课程设计,采用多元文化观点,整合自然环境科学和人文地景,采纳部落居民意见,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价值观统整于各领域,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祭仪礼俗、部落生态、音乐文化、原创文学、传统神话、原艺工法等,一般安排在每周星期五进行学习。部落学历课程重视族群文化创意与自信的多元表达,使少数民族的孩子从小学阶段便充分认识本族文化,培养自身文化灵感与潜力。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方面,大抵而言,学校是以古谣传唱和传统乐器的演奏两种音乐表现形式来进行传承的。

1.古谣传唱教育

长荣百合小学在音乐教育方面计划除了课本的教材内容,低、中、高年级在族语歌、圣歌、中英文歌曲和乐理等方面,都要有各自精熟的内容。现代学校体制建立后,口传机制日趋衰落,部落孩子们真正学唱古谣,是通过学校进行的部落学历课程。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时间或配合部落学历课程,都涉及古谣的教学内容。少数民族的古谣具有区域独特性,排湾族和鲁凯族在体质、社会组织以及对百合花和百步蛇的信仰等方面极为相似,再加上两族间普遍通婚,关系比较紧密,所以他们的音乐表现特征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主旋律与同音反复的持续低音配合,是古谣的二声部歌唱方式。这与鲁凯族、排湾族双管鼻笛的表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双管鼻笛的构造(一管未开孔,只吹奏持续音;而另一管有开指孔,可吹奏旋律) 和吹奏,自然而然形成旋律加上持续音的音乐形式,而两族中的持续音唱法正是一声部唱旋律,而另一声部演唱持续音的表现特点。学校的古谣教学主要包括婚礼颂赞、Vuvu②之歌、勇士之歌、聚会歌谣和童谣等分类。据了解,练习古谣是在学校成立的合唱团,主要教歌谣和编曲的老师在邀请部落长者指导之后,以正规乐理来教学生。除有时全校性活动,合唱团是利用每天早上正课第一大节前约四十分钟的时间练习,另一个练习时间是周三下午,学校周三只有半天课。 大体来说,传统古谣是没有合唱的,都是吟唱相和,一唱一和。➳但时代不断的改变,古谣也间接受到影响,为了顺应当今音乐教育体系,为了得到更好的流传,适应众人的品位倾向,古谣呈现出新的发展和演变,譬如,教师加入了西方大小调以及和声复调创作理念。音乐文化是需要被传承也可以再创造,这些改变的古谣,是从传统延续出来的,只是它随着不同环境、部落形态的改变,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实地聆听长荣百合小学的孩子们吟唱古谣,笔者深刻感受到其中的自然与和谐之美,艺术虽然高于生活,却源于生活之中,台湾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美感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这种淳朴的民风孕育了音乐的独特魅力。少数民族学生很喜欢唱歌,如同很喜欢活动一般。在学校的一些表演活动或在外参加表演活动中,以少数民族歌曲作为表演的内容是被积极鼓励的,小朋友也很喜欢选择族语古谣。

2.传统乐器教育

台湾少数民族乐器以其生活功能性为主,多以独奏或以古谣、舞蹈的伴奏形式为特色。由于受历史发展、宗教西化及其他族群和汉人的影响,排湾族与鲁凯族乐器的使用非常多元,如曾受国外教育的一些较为年长的老人常用口琴,教会及学校常使用西方乐器如爵士鼓、钢琴,也常用森巴鼓及非洲手鼓等来配合古谣演唱,还有族人学习国乐二胡等③,但属于他们真正的族乐器是鼻笛。据文献记载,世界上吹奏鼻笛的族群非常稀少,而台湾仅在排湾族与鲁凯族可以找到吹奏者,是目前仍有传统乐器存在的少数民族族群。鼻笛乐音哀怨凄美,传统上属于部落贵族的乐器,在部落里传男不传女,一般人不可以吹奏或触碰,在当时带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社会阶层关系色彩,到了近代才没有那么严格。十几年前,鼻笛在部落里已凋零到只有老人会吹,后来为了文化延续,任何人都可吹奏,并多于学校社团教学传承而未曾断裂于其文化发展体系中。 近年来部落的新生代兴起鼻笛学习风潮,但点点滴滴的力量却赶不及流失速度,而学校范围内的乐器教学,大大成就了传统乐器的“能见度”,并开拓了文化传承的管道。长荣百合小学开设鼻笛班,利用音乐课和部落学历课程时间教授双管鼻笛制作及吹笛技巧,学生们也有机会练习自己制作的乐器,吹奏曲目为教师依传统曲目旋律创编后,以简谱记录。鼻笛班还会在学校举办活动时给学生们表演和展示作品的机会。学校做这样的努力,其主要目的是试图在小学教育体制内,借由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践,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另外,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跟随学校的音乐老师学弹钢琴,因经费和师资有限,每周大约半小时授课,这也是增进学生识读五线谱能力的方式,也会间接提高鼻笛班与古谣合唱团孩子们的基本音乐能力。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困境

1.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专业师资较为缺乏

学校中的正规音乐课程,大多是由接受过西方音乐训练的老师或其他族群老师担任,所以在古谣的教学中,族语就成了一大难题,再加上古谣歌词深奥,旋律婉转细腻,学生不易学会。在传统乐器鼻笛的教学上,其他族的老师没有接触过,甚至本族的老师也没有学过鼻笛。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早期多靠部落内的口传心授,如今擅长者多为部落里的长者,但他们没有在校的教学经验。所以学校也试图让部落的传统音乐擅长者进驻学校,在正式课程中实施协同教学,在校教师与部落传统音乐擅长者进行长期的交流,互补缺漏,从而力挽部落音乐文化传承的衰落,突破学校传承的困境,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加扎实,并在小学阶段深耕及延续。

2.普通小学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待加强

在普通小学音乐教育中,少有民族音乐课的学习空间,学校音乐课程多强调西化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非教育的重点,面临一定危机。如台湾康轩版、南一版等艺术与人文领域教科书虽然已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各传统乐器,但充其量只是认识与介绍族群乐器而已。在传统乐器文化的传承上,学生需人手一件乐器,靠不断练习去内化,使少数民族学生及其他族群的学生,有机会真正认识与学习民族乐器及涵养其文化。学校虽然是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之一,但是音乐文化不是搬进教室或录音保存即可,也不是一节课或一学期就能内化。学生不仅学,还需要传唱与练习才能精熟,这样,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才能得以真正传承。

3.部落与家庭的辅助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学区三个古老部落的各种文化活动中,都有老人们吟唱古谣,在教会主日学④偶尔教唱孩子们简单的古谣外,部落或家庭几乎没有教小朋友传唱古谣,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和困难。一是由于学生多属排湾族和鲁凯族,这两族是有传统阶级的(头目、贵族、勇士、平民),再加☭上部落有其他村、小区发展协会等组织,如果不是贵族阶级头目或小区领导者,即便有先知,也不便多作主张。另一原因是 Ü,族民们忙于生计,空余时间大多进行教会敬拜或团契活动,也没太多共同时间来做传承之事。教会有许多圣歌都是用族语,但并非古谣曲调,能唱的也大多是老人家或有一定年纪的人。 所以,家庭、教会在音乐文化相关的传承上呈现出断层局面,学生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多止于听古谣。

音乐是生活,学生能在接受音乐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认知,并对自我族群产生情感及认同,体会自身文化的珍贵与特色,将音乐真正融入生活。而在这过程中,有的家长存在矛盾心理,担心孩子在学校社团或课后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导致升学不顺利,因此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部落、家庭、教会的辅助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教育中传承发展的对策研究

1.重视是传承发展的前提基础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要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必须以增强认同感、紧迫感、责任感为基础,以长远的规划、完善的措施为保证。自2001年起,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实行“九年一贯”的教育改革,并推行“学校本位课程”, ☻期待各学校结合社区资源与地方特色,融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由此,部落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开始以不同的面貌被呈现,各小学将少数民族古谣、传统乐器的学习纳入学校本位课程。如长荣百合此类部落小学也针对族群类别发展出推动文化特色的计划,开设古谣、乐器、母语、舞蹈及传统技艺(编制、雕刻、射箭、打猎)等独具传承意义的部落学历课程,并成立社团,举办演出、比赛等。而如今,音乐研究学者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影响到族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关怀,在各方面的规划和措施下,本土文化得到了推广与宣传,使本土音乐得以蓬勃发展。

2.教育是反转劣势的基本途径

音乐文化传承唯有透过教育才能反转劣势,这是一种长久而有效的途径。如今,学校教育取代部落教育,透过部落学历课程等此类弹性课程推行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古谣与乐器等音乐文化因此而得以传承,并突破了早期部落音乐文化教育的局限。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进一步体会理解音乐文化的内涵,获得文化自信,借由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族群认同,使民族音乐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的人生态度中。

3.结合是保持活力的重要方式

台湾少数民族部落与学校大都处于偏乡区域,虽然也渐向现代化的步调前行,但许多与音乐教育相关的环节,如家庭教育、小区部落发展等,都未达到一般水平。所以,学校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上应与部落节庆、家庭生活、教会活动等搞好有机结合。同时,要重视现代音乐文化与本土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展,以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

结 语

台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族群根基深厚,具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凝聚族群力量等重要功能和作用,长久以来经过学校、部落和家庭的努力,在传承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幸而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经引起学校、部落以及学者们的重视,相信随着认同感、紧迫感、责任感的不断增强和教育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台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一定会得以传承和发展。

注 释:

① 叶红旗著,《台湾高山族音乐研究述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② 礼纳里部落,祖父母辈称呼孙儿辈为“Vuvu”,孙儿辈称呼祖父母辈也是“Vuvu”,而在五年祭中生者对死去祖先的灵魂也统称“Vuvu”。

③ 陈孝颖著,《排湾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屏东县泰武乡为例》,台南艺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④ 主日学是基督教教会于星期日早上在教堂内进行的宗教教育,形式多样化,因教堂而异,并由教会所指定的主日学老师或牧师任教。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