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浮华影片时代下的文艺坚守者

时间:2024-11-11 00:45:1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王小帅执导的电影《闯入者》去年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在约30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展映,取得广泛好评。然而,4月30日国内上映首日却遭遇排片不足1%的尴尬,五一档期票房也很不理想。

对此,王小帅坦言:“4月30日,当我看到排厅数量的时候,我那一整天是在震惊、沮丧和绝望中度过的。我拍电影以来,不管遇到再大的事情,拍摄多么困难,过程多么曲折,都比不上4月30日。”

在他自己看来,“如果是观众都骂我的片子烂,或者真的没有人看,那我认了。问题是《闯入者》评分那么高,比我之前所有片子都高,而且影片宣发部门告诉我,场均上座人次我们也是最高的。凭什么呢?我的团队接受不了。”他表示:“不能总拿票房来衡量一切。”

误当他乡是故乡

王小帅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第一个集齐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电影节竞赛单元入围大满贯的导演,曾拍摄过《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左右》等多部文艺片,通过镜头表现一个个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迷茫无助、起承转合和宿命安排。

有评论说,王小帅用这些文艺片在一遍遍回望“三线”记忆中的童年,而这些影片似乎也有他辗转不平的一生。

王小帅说自己是个没有故乡的人,他一直争取着归属感,却屡屡失败。

他出生在上海,但大上海的浮华几乎没在王小帅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在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被父母抱在怀里,一家人像一株植物一样,被从故土中连根拔起,移植到西南♂贵阳。

那段历史,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从前被叫做“备战备荒”的“三线建设”,而在王小帅的电影里,则始终散发着“终把他乡当故乡”的清冷与苍凉。

提起在贵阳度过的童年,王小帅用“逆来顺受”来形容。那时候的他是个内向又不懂得抗争的孩子,最大的痛苦是“亲手养大的狗被父亲杀了吃了”。但后来的王小帅才意识到,“逆来顺受”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父辈们在大时代中不可抗拒的命运。

上海、贵阳、武汉、福建、北京……兜兜转转,但仿佛他从未在任何一个地方真正扎根下来。

就在前不久,王小帅在博客中发文说:“从上海到贵阳,到武汉,再到福建,我웃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不是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于是我就很小心,我的性格就变成,我到任何地方,我都待在边上了。我不可能是中间那个人,我永远是在边缘。”

“既不是主人,也不是过客。我以主人的身份看待一个地方,同时又是个旁观者。”

他承认,这种没有根、不着地的状态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主题。“一个人到处跑来跑去,老是跟陌生人在一块,你就会有游离感,这是潜意识里的一种孤立感。”

“我没有故乡,我也不知道自己该是哪儿的人。”王小帅说。最终“只有回到童年三线的城市,那里才是我们的领地”。他仿佛生怕那段童年时光在回忆中黯淡,所以念念不忘地在自己的电影里,将它描了又描。

2011年,为了给电影《我11》收集资料,王小帅回到贵州故地重游。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闯入者”,他去拜访了父母当年的同事和老邻居,他们依旧住在几十年前的工厂老房子中,而王小帅发现,甚至房间里的摆设,一个暖水瓶、一个板凳,都和他童年印象中的毫无二致。

“时代太快了,快得我们都跟不上了。”王小帅曾经感慨。但在那里,时间又仿佛以一种被架空的姿态停滞不前。就像在电影《闯入者》所表现的那样,一群讲着几十年前上海方言的人们,已经在贵州落地生根,他们响应着时代的号召抵达那里,但最终又被时代不闻不问地抛弃。“我觉得他们那一代人是丧失了自我的一代人,而在面对现实困境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拼命寻找,而这种寻找本身就是一种挣扎。他们是完整的新中国的经历者,值得被记录下来。”他们是王小帅的乡愁,也是他的伤口,这就是为什么他像中了魔障一样执意用电影书写那段故事的原因。

市场体制下艺术片的尴尬

以王小帅的这部《闯入者》来说,这是他近年难得一见的质量上乘、姿态靠谱的作品,从这部作品的命运来说,虽然上映之前没有被强烈关注,却也算是走遍了全球各大电影节的作品,声势和话题都不缺。

只是这类作品在我们眼下的电影市场里,的确找不到任何出路,即便某一部作品贸然地获得了票房成功,那基本上也没有规律可循,因为综观我们的电影市场所包含的观众结构、审美形态、院线经营等等,都尚且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艺术片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禁止”的。

艺术片本来便是无法通过市场票房来检验的,艺术电影的初衷不应该是被放逐到市场上去逐利,也不应该通过观众买票的行为来检验自己是否成功。从长远来看,艺术片应该是“长销片”而非“畅销片”,在国外成熟的院线市场里会有完全独立于市场商业而存在的艺术院线,长年放映那些观影人数不多的艺术电影,这样既保证了少数观众观看自己心仪作品的权利,也让艺术电影有机会通过主流的放映形式来与观众见面。

近年来,院线越建越多,银幕数量激增的同时票价正在通过电商、app销售等迂回方式达到降价目的,看电影越来越显平民化,但是我们的观众审美并不乐观。影评人从作品的结构、叙事层次、历史潮流等角度来分析一部公映作品,在今天看来,不但无效,还会遭来谩骂和冷嘲热讽,一句“能让我看乐就足够了”打发掉了所有企图对电影有所介入的影评人的动力和合法性,观众只需轻薄肤浅的笑或者其它情感动容,而不需深入肌理的分析和解读。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大多观众钻进电影院是去消遣、放松的,而不是进行一项审美活动的,而对于电影来说,它的“功能”当然也包括后者。所以,院线增多,让很多烂片有了可乘之机,却没有为电影市场成熟以及电影作品提升带来任何有意义的帮助。

艺术电影被今天的市场弄得血肉横飞,甚至奄奄一息,并不是出了什么公平原则的问题,而是我们骨子里的审美意识和残破的趣味,暂时只能理解直截了当的速度、激情和道貌岸然的煽情、矫情,多数人还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关注那些因为扣问现实而产生的震撼之美。

尝试互联网做宣传

王小帅很早就意识到,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已经铺天盖地地来临,如果要让自己的电影获得关注,他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只是做些“常规的、普通的宣传。”

早在2010年,王小帅就注册了自己的微博账号,他的微博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上面井然有序地显示着他的每一部代表作的拍摄概况,他的个人介绍和工作联系方式也摆放在页面的显著位置。但是,在王小帅开设账号至今的5年时间里,他只发布了六千多条微博,而其中大部分还是并无新意与亮点的转发。

为了吸聚人气和作品宣传,王小帅的公司鼓励每一 ☻位员工都要积极与导演在网络上进行互动,而王小帅的每一条微博,公司的年轻人们都会及时地扩散转发,但,也仅仅止步于此,与王小帅设想中的“在网络上与大家进行有效交流、打成一片”的状态相距甚远。

“我的微博好像没什么内容,我也想和年轻人互动起来,但是好像他们都不太理我 。”王小帅笑了,微微有些“委屈”地说。

面对这次闯入者的惨淡,记者问他会不会考虑转型,王小帅回应:“如果我想转,也没那么快,还要看很多商业电影来恶补。实际上,全国还有那么几个像我一样的导演在拍摄这种类型的影片,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继续走下去,不能总是拿票房来衡量一切。”

多年以来,王小帅似乎一直在试探自己适合拍摄哪类故事,除了“支援三线”的题材是他尤为钟意的之外,其他各类题材他好像连自己也都还在摸索。《闯入者》在他的个人谱系中,算是一次惊喜。这个被称为“最好的王小帅”的影片不知道是不是一次偶然校准。但看得出,对于文革题材,他还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只是,巧妙地躲过了对一些具体历史事件的描述,而直接切进了精神残骸的内部,这规避了风险也成就了作品。但愿,这不是他的偶得。

文艺片小众化的困扰

在电影的工业化、商业化成功看似越来越容易,导演更多的被问及票房压力、投资压力而不是创作本身的时候,王小帅认为大多数人忽略了电影包装之下真情的东西,导演的创作冲动才是对投资人最大的财富。

“把电影当作技术工程来完成的话,好莱坞都搭建好了,演员找好,再找到合适的导演完成,在商业化社会,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但实际上,他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能够成功创作的导演,那个才是真正的财富源泉。”王小帅说。

作为《闯入者》的投资方之一,安乐电影总裁江志强对王小帅所坚持的创作风格给予了充分认可。在他看来,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是取得了多少票房,而是很多年之后,这部电影还值不值得看,它的价值还能不能凸显。

既然欧洲文艺片导演也常为“小众化”困扰,那♫么风靡欧洲的艺术院线所建为何?调查中有一句话颇值得中国电影市场借鉴――艺术院线的建立并不为了拯救票房,而是☢为了保证观众的品位。我们为文艺片摇旗呐喊,其实是为了有如此审美需求的年轻人。

王小帅表示,全力争取长线放映,希望能让想看的人看到,也呼吁一些没有排片的城市多排一些。针对电影的现状,王小帅也释然自嘲:“其实每天太阳照常升起,哈哈!”他认为做电影的初衷是要为好电影努力,票房不是他考虑的优先级。面对外界让他转型做商业片的建议,王小帅直言:“我们应该更加高度重视有特质的创意人员,有独特气质的电影和音乐。从生态上说,大家觉得什么好就一窝蜂全去做并不好。”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