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交往空间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4-12-26 03:06:3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建设城市公园交往空间的意义,并结合作者对苏州桐泾公园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影响交往空间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最后提出了建设城市公园交往空间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交往空间;公园;人的行为特点

1.当前社会状态下的交流现状

电话、互联网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向当代城市人口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接触交往方式,人际间的交流交往愈加停留于电视和网络构成的电子空间中,加上以汽车为主的交通系统使户外活动更加减少,公共空间的直接交往越来越多地被间接的远程通讯所取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给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机械冷漠的公共空间设计阻碍了社会交往,不少本应富于生气的居住区、街道和公园变得死气沉沉。

2.营造城市公园交往空间的意义

交往空间的形成并不依赖于界限分明的客观实体,它可以看成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存在于公共空间中一个个自发形成的具有柔性特质的运动着的气泡。只要条件适宜,气泡就会产生。单个气泡场里的个体之间存在交往行为,几个气泡场之间也会彼此吸引产生作用力,相互渗透与交往。

公园中的交往空间是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公共平台,是反应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杨盖尔在其著作中提出:公共空间的户外活动一般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是有赖于他人参与的综合性活ฆ动,如聊天、游戏。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的增多有利于人际间的信息、情感交流,有利于增加整个城市的都市活力。研究那些可促成交往空间形成的因素对景观设计有重要指导价值。

3.城市公园交往空间中的交往对象

3.1 人与自然、周围环境场的交往。美国当代著名的环境美学专家阿诺德・伯林特的“介入美学”观,要求我们在欣赏自然环境时全身心地浸入其中,以此消除传统欣赏模式中的主客二分现象。周围的环境塑造着我们的肌肉、反射神经、体验、知觉,人与环境有着高度统一的关系,交往对象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交往的作用力无时无刻不环绕在我们周围。

3.2 人际之间的交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人除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还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个体有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的需要。城市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公共绿地环境,不同阶层、年龄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在公园中相遇交流。由于他人的光€临、多彩的活动事件以及灵感与激情共同构成了城市公园空间最重要的质量之一。

4.桐泾公园交往空间调研

苏州桐泾公园位于桐泾路与解放路交界处东北角,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苏州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市级公园。桐泾公园面向的固定人群主要是围绕在其周围活动的一些居民,包括小区居民、白领、在校师生、病人等,属于邻里公园。

笔者通过统计在一定时间内公园各个区域的人流量,得出桐泾公园交往空间活跃程度饼图(图1)。中心景区和儿童游园由于变化的空间形式和较多的公共设置滞留的人群较多,易形成交往空间。盲人植物园往往会引发人的好奇之心,但游客多游走观光,滞留的较少。流水景区呈线性分布,没有观望点,行人较少滞留。古榕树区由于配套实施不完善,少有人问津。笔者将调研结果与人的环境心理及行为特点相结合❥,对形成桐泾公园交往空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

4.1 桐泾公园中促进交往空间形成的因素

4.1.1 盲人植物园的设置在功能上和人文关怀上都促进了桐泾公园交往空间的形成。桐泾公园里的“盲人植物园”充分考虑到盲人的特殊需求,通过夸大除视觉以外的知觉感受体验,让盲人能够与自然有近距离的心灵接触。园内布满芳香科植物,辅助设施有:盲文介绍牌、植物语音系统介绍、全程不锈钢扶手、盲道。盲人虽无法感知色彩,但真切的环境感知让盲人与自然有了很好的“交往”,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园内区别化地安放植物介绍装置的高低,低矮灌木的语音介绍装置安放得很低,引导盲人感知植物的大小。

4.1.3 “阴角”空间充足。公园内退让出了一些供人休闲的半围合空间,形成许多“阴角空间”,例如嵌入环境中的座椅。芦原义信在《街道美学》中提出,城市公共空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阴角”空间,此类空间可以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温暖、完整的城市空间。游人需要景观提供庇护的场所,并且这个庇护的场所能够拥有较好的视线以便观察。

4.2 桐泾公园中阻碍交往空间形成的因素

交通的可达性不够完善

城市公园不仅要满足特殊条件下的紧急需求(如应急避难),更要让游人在平日里方便达到公园的各个角落。桐泾公园的古榕树林片区由于没有完善的交通流线引导,游人很少光临,浪费了古树资源。

5.城市公园交往空间设计建议

5.1 创造条件,引导交往活动。杨盖尔指出:“如果没有户外活动,最低程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介于个人活动与群体活动之间的各种形式也会销声匿迹。”①在公园的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创造让人接触的条件,让不同的人在公园里“相遇”。公园中的节点可能是区域中心或象征中心。设计时应作为重点给人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选择。

5.2 提供多种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上各有不同,如老人的晨练、市民的表演、儿童的游乐。设计之初通过对周边地区的人群结构分析,让公园能够给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选择。

5.3 以社会科学为指导,尊重人的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现代景观设计要求以“以人为本”的精神,用科学的态度综合运用社会科学,例如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考虑到人的显性和隐形需求、生理和心里需求。结合人的行为特点,预见性地干预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让使用者的行ข为与设计者的意图相一致,减少后期维修费用。

6.结论

设计师不应为了追求变换的效果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淡漠人的交往诉求。设计者按着人的行为特点而设计出的公共空间有利于促进和谐的社会交往。和谐的交往空间不仅可以丰富公园景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信心,实现当代公园美学与社会学共有的价值。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