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4-11-14 16:57:3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音乐教育关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简述

我国高校目前开设有关民族传统音乐的课程,主要涉及到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概论等理论课程,民族器乐技法等技能课程。例如,很多高校开设了第二乐器的课堂。我国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技法课程的关注点主要为钢琴、声乐,理论课程多重视和声、曲式等作曲理论,而中国音乐史类的内容,学生学习感到枯燥,脱离现实。而葫芦丝,笛子等民族乐器的普及,收到一定的效果,得到学生和教师们的喜爱,进一步促使高校更好地推广。

中国音乐史类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等部分。近现代史部分,通过不同学者的断代分类法,多以民国时期学堂乐歌为研究起始,研究内容也涉及到近现代作曲家的音乐创造作品,通过不同作曲家作品的对比,例如黄自、聂耳等不同曲式风格的欣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作品欣赏历史维度。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角度来说,古代音乐史部分,由于没有实际音响资料的流传,无法聆听实际作品,不能一窥历史的真容。相对于中国美术史留下的千年遗作,记载了各个时期人们的审美全景,不得不说是非常大的遗憾。而中国音乐史越来越多开始关注一定时期的音乐思想,律学的研究,不同作曲家的创作作品等,同时通过考古学的实际乐器考究发音,已经越来越多得填补了我国音乐史的空白。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离不开高校这些基础课程的影响作用,学生们根据专业书籍,学习了不同时期我国音乐创作的时代风格,从商代的乱神怪力,充满无限幻想的巫乐文化,到周朝封建王朝森严等级的礼乐文化,再到雅乐,燕乐华丽的汉唐宫廷民间音乐繁荣交流的包容万千的时代风格。学生领略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朝代的更迭造成的文化交融与取舍,更能够从万变的历史长河中追寻到民族音乐不断发展的相互交融。

(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社会现状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地方上的民族音乐面临严峻的保护形势。例如新疆木卡姆的收集与整理,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等。对比印度鼓的学习方式,它是通过师父相传,没有五线谱记谱,复杂的节奏拍点,经过教师拍学生模仿的特殊学习形式。而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广大青少年接触少,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没有国外这种普及人群的广度,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能够继承并推广,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校音乐教育,包括中小学音乐教育担当着传承民族音乐的历史重任,刻不容缓。

二、改进民族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传承的主要途径

(一)中小学音乐课本选编部分民族传统音乐

王安国老师的新编《小学✍音乐合唱》,注重选编创作小合唱,大多数以二声部合唱为主。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选用了包括云贵川地区的民族打击等乐器,并训练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等多变的节奏型,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训练。具体到细节的这些以民族歌曲为素材,编写儿童歌曲,并辅之以民族乐器为打击乐器,材料新颖,对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做了很好的启发借鉴的作用。既保留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素材,发扬了民族音乐。

通过此类教材的学习,本人在高校和声课的教学中,除了传统的四部和声写作教学外,每堂课上都要布置两首四部合唱的演唱练习,并且选择部分民族音乐素材,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演唱民族歌曲,加深了学生们内心的音乐体验,同时使学生们用新的视角审视我国的民族音乐。

(二)民族乐器的掌握与推广

我国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音乐教育专业,其课程设置,很多院校加入了选修或者第二乐器的学习,其中民族乐器担当起了很大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类的学生,是我国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主力军,其教师综合的素质,掌握的技能是重要的软实力。高校开设的民族乐器课程,如古筝、葫芦丝、二胡、竹笛等,对民族乐器的普及至关重要。目前根据许多小学的实际调查,开设了部分集体课,如葫芦丝等,一方面孩子们学习起来相对容易演奏,携带方便,上课便于集中教学,小乐器的学习,孩子们更容易参与并享受其中。从普及音乐的角度来看,民族乐器有着不可替ษ代的作用。

(三)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作品的拓展

当代音乐教育,非常注重我国民族音乐素材与外国乐器結合创新。这在历史发展中并不是第一次,如唐朝时期吸收各地区的民族音乐素材,包括乐器的吸纳和外国曲调的吸收。当代中国更需要本土作曲家的优秀原创作品,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正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这就需要包括作曲家在内广大音乐专业者一同去发扬民族音乐。

众所周知,高校作为普通义务教育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担当着适应社会与纯粹学习的双重作用,不仅要求教师在理论当中去探索民族音乐的传承,更需要实践中不断丰富民族音乐的音响资料。

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钢琴作品演奏曲目上的选择来讲,近年来,很多教师开始关注中国作品部分。从建国初期到现在,中国作曲家创作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大大丰富了教学,同时音乐会这些

曲目不断得被演奏,又进而推动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创作热情。如近年来赵晓生老师创作的钢琴作品《渔歌》、《D宫调叙事曲》、《太极》等,其精妙的乐曲构思,令人感动的中国元素的民族曲调,通过上百场全国音乐会的巡演等方式,无不推动民族音乐的推广。

 而高校音乐作曲专业的开设,是作曲专业学生创作实践的平台。

高校音乐教育的改进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这个命题首先就是解决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的问题,不仅仅需要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改进,更离不开基础教育,以及传统民族音乐在国民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普及教育。高校音乐教育钢琴声乐考试选曲越来越多得关注民族乐曲,同时,和声等理论课程,关注运用西洋作曲手法来进行民族歌曲的多声部演唱,以及综合课堂的民族打击乐器,会加深对中国作▲品多声部的再认识。再者,作曲系的学生不断寻求创作本土音乐素材的作品,更拓宽并发扬了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厚度。而音乐专业辅修以第二民族乐器的学习,更从实际的器乐学习出发,使学生获得一专多能的同时,为将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修养奠定了坚实的技能储备,间接提高了中小学学生们欣赏民族音乐的能力。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近年来开展得如火如荼,一些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的越来越接地气,例如我校,从学生实际就业出发,不仅仅要会演奏一些国外有难度的些作品,同时中国作品不断被专业课教师及学生所接受,这点来讲,还需要加强。同时根据毕业学生在从事音乐教学反馈回的信息可以看出,多数ง学校不太注重传统音乐的教学,而民族乐器等小乐器的推广很受欢迎,从而更加坚定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乐器学习环节。

当然,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专业院校以西方音乐作品等为主进行学习,无论是曲式分析,还是乐曲练习等素材,都以引进国外原版方法为主。而中国作品难度不高,感情处理非常细腻,教师选择面窄,整体演奏中国作品音乐会氛围不够热烈,都是目前国内环节所致。

(四)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提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必然包含传承二字,而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往大方面讲,音乐文化包含和音乐相关联的时代背景,作为一种综合地方民族习俗、人文、地域风情等等,以及音乐本身节奏、旋律等代表地方民族的特点,这些要素如果细细分开,各个地方都有所不同,而作为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去了解并知晓各个地方音乐的特点,难度太大。而文化一词,包含的现象很多,例如西方音乐庄重的穿着代表着礼仪。从小便开始聆听音乐会,有着很好的音乐氛围。很多青少年都会从小演唱四部和声,家庭熏陶良好,等等。这些都包含音乐背后的文化要素。而民族传统音乐也是包含面宽,单民歌一类,就有山歌、劳动号子、河北梆子等,在传承这些乐歌方面,高校音乐教育声乐专业加强以上乐曲的曲目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而传承一词和高校音乐教育相关联,也非常关键,众所周知,传承的提出,必然包含传承双方的输出与输入的过程,谁先谁后,显而易见。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先,高校音乐教育在后,没有传统音乐的传播,高校音乐教育也就无从谈起。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土辽阔,历史上各个民族之间的排外与融合不断上演,解决传承的问题,更应看做不同民族音乐文化保留各自特色與推进互相学习的一种文化影响措施,高校音乐教育,无疑要解决好多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清楚内在的规律,不能越俎代庖。例如高校开设民族音乐学等课程,就是研究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特点,取其精华,使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学体现到教材不断民族化的过程,大力发展民乐系,使得高校音乐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推广民族音乐,责任重大。具体到教材的选编包含中国作品部分,以及中外优秀作品的相互补充。从民族性的问题方面讲,当今中国音乐教育发展迅猛,却同样面临的问题重重。广大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特别是西洋乐器的学习者众多,学生们从一开始接触的作品就包括很多外国作品,很多学生甚至接触到中国作品少之又少,再加上近年来乐器的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们学习音乐变得越来越功利,丧失了学习音乐本来的乐趣。而如果从民族传统音乐出发,从学生们喜欢的民族优秀作品做熏陶,就会变得容易而有乐趣。对于民族乐曲的学习,涉及到声乐、二胡等传统民乐,听觉上不断接收本土色彩,从实践当中学习民族乐曲,不断的积累。只有各方面做到精益求精,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近年来,呼吁振兴国乐的口号越来越高,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问题也越来越紧迫,通过课程的改革、整个社会对于传统音乐的关注,以及优秀作品的不断创编,都从各方面传承并发展了民族音乐,相信传统音乐的未来将会越来越美好。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