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国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时间:2024-12-26 16:00:5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我国台湾等地在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方面形成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应该在政策制度、发展思路设计、具体实践、策略选择等方面形成明确的思路,推动五年制高职在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

[论文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 现实意义 经验 策略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之一。自从1985年开始实施以来,培养了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面向生产一线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优势明显的办学方式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肯定。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五年制高职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不再增加”和“示范性高职要逐步减少五年制高职招生”等要求,社会上对发展五年制高职也存在一定的疑虑。然而,从五年制高职的本身优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经验来看,我们在现阶段应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这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一、现阶段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的现实意义

从最初发展开始,五年制高职就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学生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学习语言、掌握技能的最佳年龄段,容易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种学制安排可以通过在连续的修业年限内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教学各环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减少了课程的重复,提高了教育效率。在我国经济社会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五年制高职具备了新的优势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社会水平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生产或服务第一线,直接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应该随着发展程度的提高而不断调整。这里的调整既有技术教学的层级和内容,也有对学生综合能力上的培养需求,如表达、沟通、理解与合作能力、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有研究者就认为,三分之二新增的工作岗位需要就业人员受过12 年以上的教育和培训,其中二分之一需要受过17年以上的教育和培训。如在上海,民航、轨道交通、护理和汽车维护等行业明确提出,中职生在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难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应培养更多的高职层次的学生。

五年制高职是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目前,我国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普职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却有可能在某些政策的变动下被打破,如20世纪末高校扩招后经历的中职招生大滑坡的教训。中职学校招生大滑坡既影响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也打击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因此保持普职平衡的压力很大。同时城市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吸引力不足的困境。受到劳动力市场对文凭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中职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无法满足学生个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出现了招生困难ห,致使许多中职学校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这些问题将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要缓解高中阶段普职分流的巨大压力,提升城市中职学校的吸引力,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是一项重要的策略选择。将部分学生分流至五年制高职,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分减了普职分流的压力。同时,通过依托城市优质中职教育资源,通过“3+2”或“五年一贯”的方式实施五年制高职,将能发挥其层次优势,吸引初中毕业生就读,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中职学校吸引力不足的问题。

发展五年制高职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样的发展路径

在我国目前的初中后分流政策之下,很多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学生被分流到中职。但是,我国中职教育的“就业导向”限制了学生在毕业后进入高等教育的途径,且入学的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这部分初中毕业生往往因此而放弃学业,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样一来,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进入웃劳动力市场,可能导致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不高,其较低的文化程度将成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因此,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增加学习年限,是学生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由于五年制高职的灵活性,学生既可以在接受完全五年制高职之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通过“三二分段”的通道,在第三年培养期结束之后,以完成中职教育的文化程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此外,由于五年制高职统筹了高中阶段和专科阶段职业教育,让原本需要6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高职教育在5年内完成,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时间缩短,节约了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更能为民众接受。 "

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在我国现阶段重视五年制高职的发展不仅仅是合理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五年制高职目前也面临一些发展问题,如生源不理想,高职院校举办五年制高职的意愿不强,依托中职学校来举办五年制高职存在制度设计和对具体实践效果的疑虑等。这些问题应该通过何种合理的方案得以更好地解决,五年制高职的独特优势该如何通过改革得以更完善地发挥出来,自身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在提出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时所必须首先解决的。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研究各国和地区在五年制高职方面的发展经验,将对我们有所启示。

二、国内外发展五年制高职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分析

日本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机构为高等专门学校,绝大多数公立,由公共财政举办维持。自20世纪60年代初招生以来,这一教育形式在日本获得极大的成功,用OECD高等教育政策观察团的评价来说就是“即使从全球水平看也是高水平的,让人佩服”。虽然招生不多,但是五年制高职为日本产业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教育体系中地位独特。 <>

我国台湾地区发展五年制专科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我国江苏省在探索五年制高职方面积累的经验

目前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在校生近40万人,规模全国最大。从2009年起,该省将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纳入高招规模,并首次对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试点,“专转本”学生将安排在8所独立学院,从而保证五年制高职毕业生与高职高专毕业生享受完全一样的政策待遇。

从江苏省的办学实践看,其成功经验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政策上的倾向性支持,如招生上,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招生录取放在四星级高中之后、其他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前进行,这就保证了生源的质量,并根据地区不同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统筹招生计划;二是强调培养质量,如对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相关院校的资格严格把关,出台质量评估和专业建设水平标准,实现校际间专业建设的交流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三是积极探索适合五年制高职教育改革的路径,如创造性地实施五年制高职生的“专升本”,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

三、当前我国发展五年制高职的策略

应该认识到,我国规定五年制高职教育要“适度发展”,不是“限制发展”,更不是“削弱发展”,而是应该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确定五年制高职的发展战略,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广泛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从政策制度、思路设计、培养方案、学生发展等方面来推动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

在政策制度层面应明确五年制高职的地位和定位

如前所述,我国当前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既有基于经济动因的考虑,也是实现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五年制高职在很大程度上还被认为只是“配角”,这一状况应该尽快得到改变。因此,应将五年制高职的有关问题在政⚥策和制度上进行明确,以此保证五年制高职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地位。五年制高职应该是既区别于普通教育,同时区别于中职和高中后高职教育的一种高职教育形式,是教育体系中独立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明确了地位,才能保证五年制高职在招生等关乎其发展的重要方面的权利。

现阶段我国五年制高职地位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逐渐丧失了特色,也迷失了定位,不是着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而沦为解决专科文凭的替代性途径,导致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下降。而日本高专的成功,关键因素在于一直坚定地执行“中坚技术者”“具有实践性创造性的技术者”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应在制度层面明确,五年制高职的基本方向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目标是突出技能型人才的高层次性,以避免五年制高职的其他功能对这一培养定位的冲击和弱化。

发展思路设计上应考虑现有基础与需求

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有基础来看,发展五年制高职应该有鲜明的理念、明确的思路、合理的设计、清晰的目标,既要基于现实基础,更要体现发展高职教育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

在设计我国五年制高职的发展思路之前,应弄清楚这几个问题:在发展五年制高职的问题上,谁愿意办?谁有资格办?哪些人愿意选择上五年制?规模多大?我们认为,目前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行政部门应负责全面调研,把握民众选择倾向,以确定大致的招生规模。在此基础上,选择多种发展形势,既可以设置独立五年制高职院校,也可以依托其他高职院校举办,还可以将部分中职学校的优秀品牌专业改设为五年制高职。如果是中职专业改设为五年制高职,必须制定一整套严格的评估和遴选指标,确定入围举办五年制高职的中职专业。

具体实践层面,应形成五年制高职特色培养方案,保证培养质量

五年制高职的一大优势在于统筹五年的培养内容,实现“五年一贯制、目标明确”,但是我国部分学校在实践的过程中采用分段的培养方式,培养过程被分为两部分却未能有效整合,一方面造成部分课程重复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部分课程缺失,干扰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导致“五年一贯”的优势被弱化。因此,应该要着力研究与五年制高职配套的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五年制高职的培养质量。在这一培养方案中,课程上,在突出专门职业方向的基础上,重点考虑由浅入深的一贯性和层次分明的统整性,体现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技能水平的发展特征;培养方式上,在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与安排,将产教结合、实践能力培养穿插到五年的培养过程当中;在具体安排上,将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作为五年制高职培养方案的基础,通过考虑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的特点,在培养期内,通过采取不同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时间分配,根据理论和技能深度,寻求最佳培养方案;同时要将五年制高职的教材建设、实训安排等工作进行完善与设计,寻求适合五年制高职人才质量评估的相关方案,提供高质量的五年制高职教育服务。

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我们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三二分段”的五年制高职培养形式,以便使部分选择了五年制高职,但又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不适合长学制且有就业优势的学生在三年结束的时候分流出来,进入劳动力市场。关键是我们一定要确保分段教育的阶段性和各个阶段教育的衔接性。

策略重点上,应尊重学生的多元需求,注重生涯发展

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五年制高职必须要考虑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不断深化、民众的教育需求不断多样化的形势下,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调整成为五年制高职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进入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可能有就业、创业、升学、留学等不同需求,因此,在保证不偏离五年制高职的培养定位和主要功能的前提下,要不断丰富五年制高职的办学形式与内容。一方面,应更多地注重在五年制高职的培养过程中,渗透关注不同学生需求的教育内容,如开设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另一方面,为应对学生对高等教育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的趋势,应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搭建五年制高职与普通高中沟通、五年制高职教育后与本科教育衔接的“立交桥”,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

由于五年制招收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专门的职业学科,因而他们在职业的专门性与针对性以及技能和职业态度的养成方面比较成功,但由于过早的专门化,也有可能导致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缺失。如何避免因为高度职业化的学习内容而使得学生在普通教养、人格形成方面存在盲区和弱点,如何造就具有宽广视野和良好素养的技术人才,同样日益成为日本高专发展的重要课题。有的学者认为“高等专门学校在关注培养学生‘专家’和为满足作为终身学习基础的普通教育的需求方面也出现了一种紧张关系”,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在培养方案中融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人格培养和个人修养方面的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及培养的整体设计时就充分考虑这一需求;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技能水平“专”与“精”的需要,同时注重素质培养的“广”与“博”,“在课程结构上以实践教育为主,一般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嵌入”,设计技能水平和素质层次都适应现代生产需求的人才的培养方式。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