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教师在教改中的主体性作用

时间:2025-01-13 06:41:0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教师 主体性 研究

论文摘要: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不仅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关键。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任务。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应当以唤起教师对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追求为前提,以教师所在的群体或组织所产生的群体影响力或环境影响力为外在的促进手段,在学校整体环境的构建中,实现教师的全方位发展。立足校本,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是目前教师发展的根本策略与途径。

当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于在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性,试图通过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整合。这种价值取向既是社会发展到现代化和国际化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对我国教育忽视人的主体价值,忽视个性发展的一种修正。在近年的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性问题,然而,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却关注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对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教师主体性缺失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其主要表现为:教师的创造精神较弱,自主独力性不强,自我意识淡薄等。教师已经很少考虑“我是如何想的?”“我的教育追求是什么?”“我应该怎样体现出自己有别于他人的教育艺术?”“我应该怎样体现出自身特有的劳动价值与精神风貌?”因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前进的目标既不明确也不高远,抱负水平普遍比较低。究竟教师在教改中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我们先从主体、主体性的教育哲学阐释入手。

一、主体、主体性的教育哲学阐释

哲学中的主体、主体性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但主体定位为✡人身上,是十七世纪以后才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在本质上是社会实践,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人的主体性具有表现为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教育教学倡导的最合理的教学模式是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教育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惟一来源,不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权威,终止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垄断,所以,教师的角色从过去学科型课程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研究型课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角色地位可以弱化。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所组成的,任何一方都必须以自己的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学生和教师这两个相互对立面,他们在同一矛盾的统一体中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教育教学要确保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同时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不能缺失。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过中程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因而是学习过程的客体;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是教师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而且要以各种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时候,学生和教学内容成了教师要认识的客体。只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显性的,活性化的,而教师的主体地位是隐性的,它潜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因此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表现得越充分,就越能反映出教师主体潜在的影响力。 "

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主体性地位与作用的表现

1.教师是现代教育思想的研究者。二十世纪

七、八十年代,英国学者劳论斯斯坦毫斯提出了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并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教学改革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实践活动,伟大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师本身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更是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实践的活动中,常常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提升为教育教学理论。这种“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教书匠”与教育家融合为一体,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密切结合,是提升教学改革水平的先决条件。

2.教师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主要表现为依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调整,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与检验。再好的教学改革理论,离开教师的参与,教学改革工作也只能浮于表层而无法深入。

3.教师是教学改革活动的反思者。“反思性实践”是美国学者舍恩提出的概念理论,它强调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所谓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增强教师教学主体的意识,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在教学后的反思,是有批判地在教学行动结束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不断地行成自我调整自我监控的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1.培育教师教学改革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教学改革活动中,如果教师的主体意识强,参与教学改革的自觉性就大,也就更能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教学的成效也就越高,反之,则越小,而且,由于赋予他们的责任较大,促使教师对自身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唤起教师的教育教学主体意识是促进教学改革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2.强化教师的施教力。教师主体性要得到充分发展,仅仅具有主体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自身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能力进行教育教学包括理论研究与探索的能力、开展教学改革的实践能力、创新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塑造教师的理想人格。人的主体性发展实质上是指人的各种能力和力量的综合发展,它不仅包括人的各种物质、理性能力,还包括人的非理性精神领域,即人格。主体人格包含了人的独特性、个别性或个体性,包括情感、意志、灵感、信念、直觉等诸多方面,它对认识、实践活动起调节作用,能使主体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具有转换剂、催化剂的性质。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一种轻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尊重教师的看法、做法和教师本身,引导教师逐步承认自我、发现自我、发挥自我意识和能力,培养教师的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并使教师在理想人格的指引下,积极投身于教学的改革实践活动,既能为人师表,又能教书育人,

总之,教学改革活动中的教师,是进行适应和调整的不断追求的人,是有着独立价值和尊严的人,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的主体。培养发展教师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教师也只有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培育与发展,从而实现教师、教学改革活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窦卫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9。

[5].杨朝晖、李延林、张景斌:《℃立足校本,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人教期刊》,2005.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