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债务是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
" 摘要:农民债务主要是由农户赌博、畸形消费、子女读书、医疗、建房等方面的支出、自然灾害以及农户收入少等原因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农户债务阻碍了村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失学、辍学的青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增加了农村的不稳定因素;降低了党和政府在村民中的形象和地位,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
关键词:农民债务; 新农村;拦路虎
一、农民债务的形成原因
农民债务主要是由农户赌博、隐藏在面子后面的畸形人情消费、子女读书、住院医疗、建房等方面的支出、自然灾害以及农户收入少等原因造成的。农户债务可能是单方面导致的,也可能是多方面综合导致的。
(一)赌博。在农村赌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第一,参赌人数不断增多,几乎人人参赌,大人大赌,少孩少赌,无人不赌,出现了“现在农民真是怪,不种菜园去买菜,不积土肥化肥代,热心麻将和纸牌”的情景;第二,赌博形式多种多样,赌博活动五花八门、纷繁庞杂,打卜(押中阳卜赔三倍、阴卜赔2倍、胜卜赔一倍)、玩扑克,如“扎金花”、“拖拉机”、“胞子对”、“闭十”、“十三张”,纸牌,打麻将,近年来,赌的形式主要是买码,买码已经成了该村生活的一部分,“大法不犯、小法不断、党报不看、码报翻烂。”结果是“赌码风掠过之处,人们纷纷弃农就赌,码民聚增,家庭失和,信贷吃紧,经济倒退”。[1]第三,赌博数量越来越大,以往玩扑克、玩字牌、打麻将的输赢也就是十来块钱,现在输赢少则几十块,多则上千元,有时甚至上万元;第四,结果是负债人数也越来越多,负债数量越来越大。
(二)隐藏在面子后面的畸形人情消费。鲁迅先生说过“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面子’代表中国社会中广泛受重视的社会声誉,它是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借由成就和夸耀所获得的名声,也是个人借由努力和刻意经营所积累起来的声誉。”[2]在乡村仍然保持着较浓的乡土气息,面子作为一种道德资本显得非常重要,村民格外看重面子,时刻维护自己的面子,因此,村民的许多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情感面子的竞争性的特点,把人情消费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来维护自己在村中道德的资本以及在本村的地位、名誉及声望。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表达的是一种感情至上的人际关系。但现在人情礼份成了许多农户难以挣脱的枷锁。以前如果有村民办红白喜事一般是送鸡蛋、大米、玉米之类的东西,如果关系好一点的话可能会送鸡、鸭等家禽。而现在一般是送钱,村民爱面子,甚至死要面子,往往“打肿脸充胖子”,因此,一些本不富裕的农民也养成了摆阔气、图虚荣的习气,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有所淡化。婚姻喜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婚礼变成显阔的擂台,除非家庭条件特别好,否则想结婚就要借钱,“一人娶妻,全家还债”,分家后,父母承担部分债务,自己也承担部分债务。此外,丧葬陋习恣肆蔓延,不管有钱无钱,丧事越办越“风光”,祭祀品越来越高档化,做道场、请巫师、看风水等,花样不断翻新,其他盖房则有打顶、乔迁新居,升学、参军等也要送礼。隐藏在面子后面的畸形人情消费加剧了农户的债务。
(三)子女读书的开支。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接受教育已成为一个人安身立足的基本条件,农民含辛茹苦,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土地上起早摸黑的工作,省吃俭用地供孩子读书,指望下一代不像自己那样种一辈子地、受一辈子穷,能过上好一些的生活,村民对子女寄予的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子女跳出“农门”,拿铁饭碗、吃“公❣家饭”。一些农户的债务主要是由于子女读高中、中专造成,读高中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一年至少需要4000元,上高中的费用实在太高,“辛辛苦苦忙一年,不够孩子学费钱”, “一人上学,全家负债”。
(三)医疗支出费用。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农民已经跨过了温饱的门槛,但农民因病致贫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村民不敢生病,生不起病。“一人生病,全家不宁,亲朋受累。”
(四)建房。房子是衡量家庭经济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只要条件允许,村民就会建房。没有房子或房子太差,是很难找对对象的。批个新的地基就要一千多元,老地基相对少一点,还有买砖、钢筋、水泥、木材以及泥工、小工、木工、瓦工的工钱等,村民修建一般的两层楼房,大约需三万元。
(五)自然灾害。在农村,农民防预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基本上还是靠天恩赐,靠天吃饭。近年旱灾、雪灾、冰雹、暴洪、滑坡屡屡发生,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良田遭到破坏、房屋被损坏。自然灾害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增加了农户对恢复良田等方面的投入。“屋漏偏逢连夜雨”,自然灾害对于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农户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户债务。
(六)基层党员干部不仅没有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带领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反而加大了涉农收费,进一步促进了农户债务的形成。有些基层干部从不深入基层,不去了解情况,也没有做调查研究,没有倾听农户的意见,更没有想方设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不仅没有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反而做出了一些损农、害农、坑农、伤农、欺农的行为。 “涉及农民的收费项目不断增多,收费标准不断提高,是造成农民负担加重的第三大原因。”[3]这些收费也是造成农民贫穷、农户债务的重要原因。
(七)农户的收入来源尽管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收入的绝对数量少,收入少而支出多也是造成农户债务的重要原因。目前,农民的收入有两个来源:农业、打工。
2.在外打工收入。在外打工的收入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他们知识少、技能粗糙,可就业的岗位多是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低,收入自然少。
3.农户的其他收入还包括家庭副业收入,在本村附近打零工的收入,亲戚的赠与,少量的政府扶贫款等。
但总的说来,尽管农户的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其绝对数量却很少,而支出方面则很多,这也是导致农户债务的重要原因。
二、农民债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绊脚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需要农民的投入。就全国范围来看,农民还没真正脱贫,农村整体落后的局面依然没能改观,农民的债务问题仍然沉重。免除农业税,城市反哺农村,是中央政府的重大举措之一,受益的是九亿农民。给农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这不等于农民就没有债务的压力。
日益严重的农民债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阻碍了村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失学、辍学的青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增加了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在村民中的形象。
(一)阻碍了村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农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债务的困忧,没钱对农业进行投资,生" 产发展非常艰难,欠债的农民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生产发展十分困难。日益严卐重的农户债务还使村民面临“借债—还债—再借债—再还债”的恶性循环中,生活宽裕更是无从说起。
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困境。部分村民不思进取,沉湎于麻将、扑克、字牌等赌博活动,精神空虚,希望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好运降临在自己身边,幻想在赌桌上发家致富;生活中毫无原则,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甚至背信弃义的事情在农村并不鲜见,有的父母明明知道自己的女儿在深圳、东莞、广州等地从事不正当职业,还听之任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笑贫不笑娼”,有奶就是娘,什么坏事都敢干,只要有钱,不问你是怎么来的,都意味着有本事。落后、腐朽的思想卷土重来,封建迷信死灰复燃,有的农民得了病,不去医院看,反而求助于巫婆神汉,求神拜佛以求“消灾破难”,“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先进的正确的思想和优良社会风气尚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和社会风气就必然会去占领”。[5]一些村民的人生理想、道德意识,是非观念、正义邪恶,几乎完全模糊,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好与坏之间已经失去了界限,这对于整个农村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极为可怕、也最令人忧虑的,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失学、辍学的青少年儿童越来越多。一方面家长意识到接受教育多读书考大学成为农村孩子走出农村、改变人生的最好出路;另一方面家里出了个大学生,说不清楚是喜是忧,大学四年的学费、生活费支出,对于大多数农民家庭而言,是一笔巨款,对于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每学期的学费,成为他们通往学校的主要障碍,农民每年自行支配的收入很难满足子女读书的费用。投资教育很可能让一户农民破产,甚至长期举债。而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又不容乐观,一户农民倾囊而出的期待、四处借贷的努力往往换来更加难言的苦涩。因ญ而,近年来部分农村的学校生源很不稳定,初中生流失多,有些乡镇的高中生也出现了大面积辍学,高中教育萎缩,走向了恶性循环。这种状况与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初衷相去甚远。
(三)增加了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的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农民富,天下足;农村稳,天下安,”。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6]日益严重的农户债务是农村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的农户确实没有钱还不起债,但是也有的农户是“老虎借猪—有借无还”,有钱也不还,导致父子反目,兄弟姐妹变成了仇人,家庭关系出现了不和谐,也加深了村民之间的不信任感,“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个别农户为了还债铤而走险,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更严重的是农户债务直接影响到负债农户这一群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心理上的平衡,出现内心焦虑与矛盾,产生心理失衡,带来失落、自卑感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产生厌恶、对抗社会的心态,甚至作出一些偏激的行为,成为农村不稳定的因素,最终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四)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在村民中的形象和地位,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毛泽东总是教育全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不要“只知向人民要这样ค那样的东西”。[7]农民债务的产生确实和基层政府的乱收费、乱摊派有一定的关系,因而,一些村民把负债的原因归咎于各级干部对农民的盘剥;归咎于基层干部的无能,没带领村民致富,心理不平衡;归咎于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忘本和遗弃, 觉得党和政府对村民重视不够,因而,对党和政府的公开的政治承诺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政治不满,把对基层干部的不满,扩大到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增加了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加重了农民的不满情绪,削弱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降低了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2] 黄光国、胡先缙著.《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ว[3]肖唐镖、李昌金等.中国乡村报告—政府行为与乡村建设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第10页 [6]《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7]《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