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胶片到智能手机: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
一、中国早期纪录片的引进与独立拍摄
1. 外国纪录片的传入
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大街的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了《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 等记录影片,这成为电影诞生的标志。1896 年 8 月 11 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茶楼,放映了西洋影戏 《马房失火》 等十四部短片,当时的上海 《申报》 做过详细报道,表明外国纪录片传入中国。纪录片随即又传入,北京、台湾和香港等地。
2. 我国独立拍摄电影纪录片的开始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纪录片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胶片就是纪录片。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台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式摄像机和十四盒 200 尺一盒的电影胶片、一片白色布景墙,利用日光,露天拍摄了三天,最终制作出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定军山》 中的 《请缨》 《舞刀》 《交锋》 三场戏。这三部短片都是对演员表演的直接记录。 纪实手法的出现
早期拍摄内容以娱乐为目的,但随着电影事业在中国的起步,热心电影事业的人开始更加关注社会时事,更加乐于将重大历史事件拍摄下来,后来的两部重要的史实纪录片《武汉战争》 《上海战争》 就属于这种性质。这两部现场纪录革命史实的中国纪录片关注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二、纪录片产业发展及其特点
1. 电影公司发展迅速
据 1927 年出版的 《中华影业年鉴》统计,当时的各种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其中北京两家,天津四家,镇江一家,杭州三家,成都一家,汉口四家,厦门两家,上海 142 家等,共计 179 家。影片公司的大量涌现,必然带来激烈竞争,这也导致拍摄质量和拍摄成本不尽相同。
2. 拍摄题材逐步多元化
纪录片的纪录内容丰富多样。当时五四运动、北伐革命遍及全国,正值形势瞬息万变,战争和变革自然给纪录片提供了很好的题材。出现了战争题材的纪录片,以陈铿然的《五卅沪潮》 为代表,摄制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全部实地拍摄的正面反映民众反帝激情的影片。该片结构完整、代表了中国早期新闻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历史意义重大。还有民主革命类纪录片。以中国电影界第一个提出电影救国的人黎民伟为代表,他是最早的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将正在进行的大革命全部유记录在胶片上载入史册,为后人留下宝贵形象档案的艺术家。以及有关孙中山的纪录片,
3. 拍摄技术日趋规范化
这时拍摄的纪录片运作上更加有章法。如就事件或人物先拍成短的新闻纪录片,争取时间快速推出及时公映,以获得相当的社会效应。同时保存好素材,一旦有机会,再集多年之积累,总体串成一部完整的长纪录片。以《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 为典型代表,充分考虑了观众观看效果,加强了影片的感染力,使作品起伏跌宕,很有气势。拍摄技术上也有所创新,孙中山发表的演说曾被灌成蜡盘录音唱片,将蜡盘录音唱片随同纪录片一起放映播送,将场面宏大有孙中山本人声音的韶关誓师镜头放在片头,造成影片一开始就气势磅礴,引人入胜
4. 抗日战争时代拍摄技术实现有声化
如果说此前我国拍摄的纪录片都是无声的,那么中国第一批有声电影纪录片就诞生在抗日的烽火前线,中国期刊论文网这是纪录片制作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因为都是现场拍摄,听起来感情真挚,达到了较高的艺术质量,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潘孑农剪辑的两部纪录片《我们的南京》 和《活跃的西线》,以比较精细的摄影、流畅的剪辑、音响与画面的有机结合而独具一格,引起广泛好评,充分展示了我国电影纪录片制作水平在不断提高。有专家评论道:这部电影的拍摄更加合乎电影文法,每一幅画面的长度都做到了不能少一格,也不能多一格的境地了。此外,令人满意的是片头片尾的字幕卡通,充满ϟ了煽动性的宣传效能,也创制了一种新的形式。在音响方面所配的中国音乐,也与全片情调合拍
5. 新中国建设时期
1953 年 7 月 7 日中国正式成立了专业纪录片拍摄单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及其他专业制片厂。从 1950-1957 年,全国科教片产量达 138 部 307 本。科教片成为我国在世界上获奖最多的电影片种。
随着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电影业的发展,很多国家都开办了国家电视台,开始正式播放电影节目。世界范围的电视热和电视成果的不断出现,1958 年 5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 19581966 年期间。这个时期的纪录片不够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风格样式单一,专业人员少,资源严重不足。但是纪录片作为政治号角,宣传记录明显,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记录着国家领导人出访、考察、社会政治变迁等政治事件。
三、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引领纪实微视频新时代
1. 数码时代
1975 年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手持电子照相机问世。 1981 年,索尼公司生产出了第一架商用无胶卷电子相机,实现了把图像记录在磁盘里可以在电视上观看的功能,摄影从此进入无胶卷时。到 1991 年柯达公司研发出利用一块 1.3M 像素的 CCD 的新技术,世界上第一款专业数码相机进入市场并开始大量生产。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电影界也开始全面进入数码改革发展期。纪录片领域的创作理念、技术、队伍、运营方式等均呈多元态势。
2. 纪录♋片制作走向开放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纪录片的制作更加走向开放。首先,思想内容更加广泛多元,从国内问题到国外问题,从国家重大事件到平民百姓的生活点滴,从突发事件到爱心救助,从衣食住行到旅游休闲,从求医问药到百姓问责等等,可谓全方位多视角地记录社会生活。改革开放不仅是需要中国更多地了解世界,而且需要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家的发展繁荣推向世界。
3. 在开放中实现技术多元创新
在记录过程、再现原生态、声画并重方面采用纪实主义手段。1991 年辽宁与宁夏电视台合作的❦ 《沙与海》 荣获亚广联纪录片奖,这标志着中国精英文化纪录片的隆重登场。随后中国纪录片开始与世界平等对话。特点是真实描述人们生活的原生态,用小角度、情节化的描述来展现生存状态。在镜头与声音的运用上,则强调运用长镜头和同期声,打破了长期以来画面+音乐+解说的表现模式。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播出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制作技艺也在不断进步。从中央到地方,各电视台纷纷设立固定的纪录片专栏节目,成为这段时期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标志
纪录电影的制作同样上水平。1998 年的《周恩来外交风云》 票房收入达到 3 000 万元,与冯小刚的贺岁电影 《甲方乙方》 并列榜首,成为纪录片票房奇迹。该片全面展示了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的伟大功⚥勋。首次在纪录电影创作中采用立体声。其创作策划思路和影片结构形式具有文献纪录片新的里程碑的意义。
2002 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 《故宫》,制作中运用了大量特技和情景再现镜头,这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制作手法。
4. 智能手机使纪录片拍摄大众化
纪录片的制作不再是国家各电影制片厂、国家和地方级的各电视台的专利,而且成为各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机构、学校、厂矿以及个人的拍摄活动,用以发挥宣传、推介以及休闲娱乐等多种作用。因此,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以个人形式出现的独立制作人。他们大多是画家、诗人、音乐家、艺术摄影师、未成名的作家、实验戏剧导演、矢志于电影又热衷导演的人,他们出没在电影、电视、广告、艺术等不同行业之间,没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固定的居所,以自己的创作工作维持生活和创作。如吴文光拍摄的第一步个人制作的作品《流浪北京》 在香港电影节得到国内外的好评。进入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普及,2013 年 2 月 26 日,全球首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iphone 参拍电影 《寻找小糖人》 最终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中国也出现了首部 iphone 手机拍摄的微纪录片 《电影是梦,我在做梦》,各种题材的手机视频、微电影更是得到校园大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