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历史小插曲

时间:2024-12-26 14:37:5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如果要找出上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进程的“神迹”,那么大名鼎鼎的SB-2快速轰炸机大概有这个资格。1936年10月,克里莫夫在逐渐吃透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最大功率达860马力的M-100A发动机,图波列夫麾下的工程师们迅速将这一成果在量产中的SB-2M-100轰炸机上付诸实施,换发后的型号被称为SB-2M-100A。由于发动机功率得到了大幅提升,SB-2M-100A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了420千米/小时,载弹量也提升了15%。苏联空军对此极为满意,当年年底,莫斯科的第22国家飞机制造厂与伊尔库兹克的第125国家飞机制造厂便迅速转产这种新型的SB-2M-100A,截止1936年结束,两厂共生产出了49架。

在1937年意大利米兰国际博览会上,斯大林像个孩子似的急于炫耀自己的新玩具,为此苏联人一口气带去了一大批新机,着实让世界震惊了一把,当中自然也少不了当时正在西班牙战场上大出风头的SB-2M-100A轰炸机。凭借西班牙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该机一经露面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西方国家更多的是惊异于苏联航空技术的“一夜精进”,但中国、捷克斯洛伐克、瑞典、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却是实实在在地希望能够获得这种当时最先进的快速轰炸机,纷纷向会场上的苏联代表团官员探询苏联方面有无出售意向。不过,在这些热心的买家中,最终只有中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如愿以偿,但作为一个“异数”,捷克斯洛伐克获得SB-2M-100A轰炸机的方式却与中国迥然有异,其中的内幕更是鲜为人知。

第十工业强国――布拉格的骄傲与悲哀

之所以说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异数”并不是没有缘由的,作为一个主要由西斯拉夫人建立的渺小国度,在中东欧落后的农业国普遍环抱中,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捷克斯洛伐克显得尤为突兀。当然,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化成就有其历史渊源。1918年,在奥匈帝国解体的烟尘中,捷克斯洛伐克在欧洲中部诞生了。它继承了奥匈帝国24%的人口、21%的领土,更重要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原为奥匈帝国的工业行省,奥匈帝国 ッ80%的工业集中在此。以机械制造、各种机床、动力设备、船舶、汽车、电力机车、轧钢设备、军工、轻纺为主,化学、玻璃工业也较发达。独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继续保持了其工业立国的建国理念,不遗余力地扩大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到了1937年,捷克斯洛伐克作为世界第十大工业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1.78%,经济水平居世界第四,人民生活水准甚至超过了德国,而且军事工业尤其发达。

然而,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重工业高度发达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却并没有收获幸福。在当时的欧洲,捷克斯洛伐克是孤立的。它和传统盟友法国之间被不怀好意的德国隔开了:莱茵区的重新军事化意味着即使法国愿意援助捷克,也无法直接支援,除非法国选择和德国展开全面战争,而从法国政府的一连串作为来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令人悲哀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国境线的局面同样不容乐观。随着波兰于1934年1月和希特勒签订了一项十年互不侵犯条约,波兰和德国恢复了友好关系。这种影响的第一个后果便是,由于历史上纠缠不清的领土问题,波兰恢复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敌视。

波兰的敌视态度使捷克斯洛伐克如背芒刺。为了共同应对德国的威胁,1935年5月2日,苏俄与法国签订的互助条约和1935年5月16日苏俄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的互助条约相继落实在了纸面上――当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完整和独立受到ฎ威胁时,法俄两国有义务给予援助,一个以反德为目标的法一捷一苏松散军事同盟诞生了。

法-捷-苏松散军事同盟的建立显然是斯大林下的一招妙棋,随着1935年5月2日一纸条约的签定,捷克明确地站到了德国的对立面。捷克的对立相当于在德国东南面插上了一刀。于是德国便调整了战略,开始以捷克作为东线第一个要对付的敌人。不过布拉格方面对苏联也是怀有戒心的,他不希望看到苏联以援助为名义的大兵压境,因此坚持只有法国提供援助的情况下才接受苏联的援助。布拉格方面深知,要在两个大国之间保持平衡,借力打力,就必须将自己扮演成一个较小但强硬的角色,否则很可能是引狼入室。不过,布拉格与莫斯科毕竟已经结成了军事同盟,两国或许在很多方面还在互相试探,但这并不妨碍军事技术交流的先行一步。

一波三折――轰炸机换山炮

事实上,仅就军事技术单方面而言,两国之间的确有很多可供交流的东西。然而,两个各怀心思的盟友之间,先开口的却是莫斯科而非布拉格,这多少令人有些诧异。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苏联军事工业虽然规模宏大有余,但却精细不足,相比之下捷克人的诸多军工厂中倒有很多令莫斯科惦念的好东西。实际上,我们对捷克的工业产品应该并不陌生,抛开那支著名的ZB-26机枪不提外,二战前捷克人的35、38两种坦克后来被一向高傲的德国人欣然接受,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在德国军队的手中,它们的履带碾遍了从法兰西到俄罗斯的辽阔土地,甚至于最后还以“追猎者”的形式存在到了战争结束。在这些令莫斯科惦念的精良捷克军工产品中,斯柯达兵工厂的S-5 75毫米山炮便是其中之一。

苏联红军秉承了俄国军队的大炮兵主义传统,重视炮兵建设,而捷克斯柯达兵工厂出品的S-5 75毫米山炮以重量轻、射程远、射击精度高闻名于世,畅销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由于红军一直在寻求类似的装备,《苏捷互助条约》一经签成,苏联专家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捷克开始对S-5 75毫米山炮进行测试✡。从苏联工程师和炮兵专家的角度而言,测试的结果令人振奋:连同炮架在内全重仅758千克的火炮,最大射程居然能够达到10520米,射速高达10~12发/分钟,专家认为其整体性能远超列宁格勒红色普梯洛夫工厂生产的76.2毫米1913/1925年式短管炮,建议苏联军方购买特许生产权,或者至少也要多买一些这种火炮。这个建议得到了当时的红军装备部长H.A.哈列普斯基的赞同。于是,从1936年1月开始,苏联政府与捷克方面就S-5 75毫米山炮的技术引进问题展开了谈判。

让苏联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谈判却出乎意料地棘手。苏联方面希望能够获得S-5的全盘技术转让,包括S-5火炮本身及其弹药的生产许可证、技术图纸、工装设备,派遣工程师到苏联指导生产等等。然而。斯柯达方面却提出了苛刻的附加条件:技术转让可以,但苏联方面必须购买400门S-5山炮,以及40万发弹药成品,总价高达2200万美元。捷克人的山炮再好,这个要价也未免高了一些,结果谈判此后再无进展,居然僵持了整整一年,直到在1937年意大利米兰的国际博览会上,捷克人对苏联人的SB-2M-100A轰炸机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事情才算有了转机。

处境日益严峻的捷克人的确需要SB-2M-100A这类 新一代快速轰炸机,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如果说对苏联这种地处欧洲边陲的大国而言,SB-2M-100A只能算是一种犀利的战术武器的话,那么对捷克人来说,一架高速性能超过大多数战斗机,且作战半径超过600千米的高速双发轰炸机,却足以具备非凡的战略威慑意义――从捷克西部机场起飞,包括慕尼黑、柏林在内的大半个德国都将在其打击范围之内。不过问题在于,军事工业高度发达的捷克难道自己不能解决这个需求?

要知道,捷克的航空工业发展甚早,其航空工业于一战硝烟刚刚散去的1918年就已开始起步。不过,在两次大战之间,捷克航空工业虽然也陆续推出了多种机型,但多半不具代表性,在独创性方面建树甚少。就这样,随着20世纪30年代以大功率液冷发动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悬臂式单翼布局为代表的新一轮航空技术革新的兴起,捷克航空工业不可避免的落后了。当然,捷克航空工业根基毕竟尚算深厚,自身研制上的失算并非不可弥补,购买国外型号生产许可证不失为明智之举,而首选当然是法国。于是,从1935年开始捷克政府先是考察了法国的法尔芒F.221BN5,但很快就发现这是架方头方脑,毫无飞行器流畅感的失败作品,最大速度仅290千米/小时。到了1936年末,捷克政府又将目光转向了新锐的里奥雷奥利维埃LeO 451轰炸机,这一次捷克人没有看走眼,LeO 451的性能的确了得,但唯一的问题却在于时间。即使最乐观的估计,LeO 451原型机也要到1937年1月才能飞起来,至于投入量产更是遥遥无期。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1937年,布拉格却已经没有时间了。捷克斯洛伐克由于既是一个战略堡垒,又是一个坚决实行民主制的国家,成为德国控制东欧的主要障碍。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愈顽强地拒绝为德国效劳,他们受到的压力也就愈大。从1936年开始,德国的压力无情地迫使小协约国分裂,又借口苏台德地区日耳曼居民问题对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强大压力,结果捷克斯洛伐克开始真正重视起原先有名无实的法一捷苏军事同盟。捷克斯洛伐克总参谋部估计他们可以顶住德国人3-6个月,必要时甚至还可以顶住匈牙利人,这样便能争得时间让苏联支援部队取道罗马尼亚及时到达,让法国进攻莱茵兰。虽然法国表现不佳,但苏联人对西班牙的援助却是有目共睹,于是从1936年年未开始,在法国与苏联之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天平逐渐倾向了莫斯科。

接下来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既然无论是法国的政府还是法国的飞机都指望不上,那么在当时的世界上,唯一接受过战火考验的新型高速轰炸机就只有苏联人的SB-2M-100A与德国人的He-111B,很显然布拉格唯一现实的选择只能是SB-2M-100A。更何况如果选择了苏联人的飞机,布拉格方面收获的好处似乎远远不止一点:首先,意味着与苏联的军事同盟总算落到了实处,向莫斯科方面示好的意思非常明显;其次,SB-2M-100A的性能的确十分出色,捷克斯洛伐克空军如果能够获得足够数量的此型轰炸机,将能够对德国纵深目标形成实际威胁;再加上苏联⚥人一直惦念的斯柯达S-5 75毫米山炮,无疑是与莫斯科方面谈判时的上好筹码。正因为如此,当捷克斯洛伐克官员向苏联方面提出购买意向时,莫斯科当即同意。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之下,许多原先滞阻的事情变得顺滑了起来。由于自身航空工业根基不薄,再加上对SB-2M-100A原先使用的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熟悉之至,所以在其国内自主生产并无问题。与苏联方面对斯柯达S-5 75毫米山炮的态度一样,布拉格方面同样希望以技术引进自主生产的方式获得SB-2M-100A,并提出可以用斯柯达S-5 75毫米山炮的生产许可证进行交换。出于政治与现实需求两方面的考虑,莫斯科对布拉格方面的建议欣然接受。

阿维亚B-71的短暂历史

就这样,从1937年6月开始,以阿维亚B-71的名义,SB-2M-100A在捷克的阿维亚航空工业公司投入了生产。但值得注意的是,阿维亚B-71并非SB-2M-100A的完全拷贝,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首先,阿维亚B-71安装的是捷克自己按许可证生产的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而非苏联版的M-100A;其次,捷克工程师用3挺国产的ZB-30 7.92毫米机枪,代替了原有的ShKAS 7.62毫米机枪;最后,B-71的机体重量要比SB-2M-100A轻357千克,原因是阿维亚的捷克工程师们认为,图波列夫出于机体强度的考虑,对SB-2M-100A所作的某些结构加强并非必要。正因为如此,捷克人生产的阿维亚B-71要比苏联原版的SB-2M-100A轻,速度与爬升率也因此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因为形势的紧迫,所以阿维亚对于B-71项目采取了一种全力以赴的态度,终于在1937年9月28日,01号原型机在公司首席试飞员鲁道夫・戴尔科奇的操纵下首次飞上了天空。从B-71开始立项到首飞,捷克人总共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其航空工业的深厚技术功底与工作效率可见一斑。在经过军方试飞员的进一步测试后,捷克空军心满意足地向阿维亚下达了首批221架的大订单。然而,B-71原型机的上天并不意味着量产就能顺利进行,由于此前从未大规模生产过如此复杂的全金属双发飞机,截止到1938年9月28日,捷克政府发布全面动员令之前,阿维亚勉强利用苏联提供的部件装配出了60架B-71,到当年11月,在苏联的帮助下总算是达到了15架/月的规模。按照这一速度,阿维亚本来有望在1年内完成军方的首批定货。然而,随着1939年3月15日捷克全境被占领,沦为第三帝国的“保护国”,这一切显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捷军不战而降,160架B-71一弹未发便成了纳粹的战利品。尽管生产线上还有60架未完成的机体,但当德国人宣布接管工厂那一刻起,B-71的生产就停顿了下来。

在这之后,一向以对技术装备嗅觉敏感著称的德国空军在“视察”捷克空军装备发展项目时,一眼就看出捷克生产线上未完成的60架B-71是个有潜力的好东西,所以在其要求下,阿维亚还是完成了这些B-71侦察型的生产。可惜这种捷克版本的SB-2M-100A终究不能融入德国空军装备体系。在短暂的兴趣过后,除了少数几架用于测试外,这些B-71大部分被作为了高炮部队的外形识别靶机,另有一部分则作为礼物在1941至1942年送给了盟友芬兰与保加利亚。

尾声

如果单纯从价值角度衡量,在这个山炮换飞机的交易中,布拉格方面算是占了便宜,虽然阿维亚B-71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过对苏联人而言,用SB-2M-100A换来的S-5山炮虽然代价不菲,但这门神奇的小炮在苏联的命运却不比阿维亚B-71幸运多少。由于斯柯达公司只提供部分技术资料给苏联,而不是特许权,结果真正纯种的S-5山炮从没有在苏联制造过。苏联人在这种炮的基础上研发了好几个项目,第一次尝试是“7-1”项目,结果还不如一战时的火炮。第二次的项目叫做“7-2”,尽管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质量还是不尽如人意。在พ经过一系列改进之后,最终方案被接受并定型为“1938年式76.2毫米山炮”。1941年1月,这种山炮正式定型为“E-2”,在1941年6月22日前生产了1162门,随后就因为对生产工艺要求过于精细,不适应战争的需求,于1941年9月11日仓促停产。至此,苏捷双方这个轰炸机换山炮的历史小插曲算是告一段落。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