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知识性与通俗性
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处在从传统工作模式向信息化与个性化、学习型与服务型的模式转换过程中。要尊重陈列展览工作的客观规律,关注陈列展览的社会效益,根据陈列展览内容和观众接受程度,选择适宜的知识表达方式和信息传播设施,为广大观众奉献丰富多样的优秀陈列展览。同时,文物展品是陈列展览中的主角,要拉近文物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情感上、艺术上、文化上触动观众的心灵,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知识性与通俗性的和谐统一。
1. 实现陈列展览的知识性
当代博物馆的展品,包括两个方面,即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前者是指博物馆收藏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各种历史的与现实的物品,包括化石、标本和人工制品。它们由于蕴含着反映自然生活和人类生活的信息,而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它们是人类活动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见证物,是人们理解自然生活与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在博物馆展览中扮演着叙述自然及人类生活故事的主角;非实物展品是指为了更完整、更系统、更形象、更深入地展现由实物展品所叙述的故事而专门制作的展品,包括各种造型物、情景再现和信息传达装置等,在博物馆学中通常被称为辅助展品。这个由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共同构筑的空间形态就是博物馆教育的知识载体,是博物馆认知发生的源泉
(1)。
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一个成功展览的必要条件。马承源先生说过:“没有教育,博物馆应改名为文物保管所或文物研究所。”博物馆在组织主题活动,选择教育形式等工作时,都必须建立在观众所需的基础上,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早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系列活动,多为展厅讲解或深入学校、部队、机关等特定的社会团体,以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的方式举办展览、宣传讲解。这样的活动形式比较死板,缺乏针对性,不仅在服务对象的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也难以收到预期的社会效果。例如对于青少年观众,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审美情趣和认知特点,然后有针ภ对性地为他们开辟专属空间,开展适宜青少年的专题活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农业博物馆曾开展家庭育林活动。活动的材料由加拿大方面提供,每份包括一个有再生纸制成的可折叠纸盒。一包营养土,几粒林木种子,一张记录表。活动对象主要是小学团体观众。活动先由博物馆组织观众参观有关森林的展示后,分发材料,每人或每几个人一份,由专家讲授怎样在家中育苗。然后,学生回家按专家讲授的要点及纸盒上的提示,将纸盒撑开,装上营养土,洒上一定量的水后,在土里埋好种子。在春天温暖的日子里,大约经过一周时间,种子萌发长叶,再过几天,长出几片叶子,就成为一棵树木的幼苗。整个期间,学生在记录表上认真填写,学校老师随时了解、检查,并和博物馆联系。经过若干时日后,学生们带着自己的“家庭作业”再次集中到博物馆,经过检查、评比,所有合格的小苗,连盒集中移植到博物馆一块预置的土地里,这里就是该学校班级的林木苗圃,学生们可以随时前来观察和参与照顾。
河南博物院每年推出的“青少年系列暑假活动”,主要针对8~12岁的青少年,通过专业人员的培训辅导,在掌握一定历史和文物知识的基础上,独立编写一件文物的讲解词,并用自己的方式加以介绍,从而间接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创造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其他的适时短期形式,例如结合临时展览,举办征文比赛、绘画评选或专门为孩子们设置工作室,模拟考古或文物修复的现场等,通过一系列的灵活形式,为青少年创造动手参与和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这类主题鲜明、内容多样的活动,适合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奇、体验、求知等特点,深得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
对于博物馆来说,如何用非专业人士能听明白的方式进行传播,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参观展览,并获得对该领域的理解最为关键。“只有那些能将专业知识用非专业的方式进行♂成功阐释的博物馆,才有可能获得传播上的成功”
(2)。对文物展品的研究,不仅重视对物品性状的研究,更要重视对人的研究。人是文化创造、享用、保管、传承、发展的主体,文物是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映,文物展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应是研究的重点。从展览教育方式上看,传统的博物馆以文物展品陈列为主。而现代博物馆注重启发式教育,提倡和吸引观众参与互动体验,力图使观众从被动的受教育者的地位,变为主动的知识的探索者,使到博物馆的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主动地摄取知识营养。这一深刻变革使得博物馆发生了质的变化
(3)。
从某种意义上讲,博物馆是各学科、各行业与外部世界沟通与交往的窗口,肩负着让社会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责任。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他们进入博物馆意味着他们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湖北省博物馆的“郧县人”陈列展览,没有停留在仅仅将“郧县人”介绍给观众,而是在展览的序幕中,建立了一个人类发展的坐标体系,将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标注在坐标体系之中,直观地展示“郧县人”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位置。湖北省博物馆的文字馆在展示中国书写文字发展历程时,对比陈列和诠释同时期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国外文明的文字、书写载体等各种实物资料,做到了陈列信息与世界文明的衔接,引起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极大兴趣。
《关于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最有效方法的建议》指出“博物馆应通过清晰的陈列形式、系统地布置简介说明或标签、出版观众所需之此类说明的导游书或手册、组织适合各类观众听讲的定期导游参观等,使藏品易于为各类人所欣赏”。2010年10ว月,笔者考察了埃及国家大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实验室和开架库房。埃及国家大博物馆根据文物藏品性质设置了8个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包括:石质物品、木质物品、陶瓷、纸草、织物、皮革、金属、玻璃以及有机物的修复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与开架库房一起,使人们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幕后工作”,激发观众对博物馆工作的热情,更多参与博物馆的活动,并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深圳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合同、土地拍卖“第一锤”、股票市场开市钟、深圳首批无偿献血者登记卡、邓小平视察深圳时乘坐过的汽车,以及早年投入特区建设的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名册等作为珍贵文物展品,与观众见面。陕西历史博物馆购置了一批自动语音导览器,内有中文、中文学生版、英文、日文、韩文和法文等不同版本和语种的内容,中文版请全国著名的播音员,外语请各国本土播音员录音,听讲效果很好。同时还购置了团队讲解器,凡是听讲解的观众每人佩带一台接收器,讲解员用平时说话的音量即可进行团队讲解,为营造无声博物馆做出了有益尝试。
随着国家考古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一些遗址博物馆内的陈列展示也将以“动态”代替“静态”,以“进行时”代替“过去时”,使古老文明对话当代科技,在实体与虚拟的对接中,传统与传播共同推进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在考古遗址的探方内相应放置了多幅图片介绍发掘场景,并在主要文物出土地点播放电视短片,由考古学家介绍发掘时的场景。由于新技术的引进,满足了观众参与互动的心理,也使那些曾经让人觉得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和厚重沉闷的陈列展示环节,变得生动、有趣、亲切、丰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记忆,将文物展品体现的“历史”转换成某种可以“体验”的内容,成为与参观者沟通交流的结合点。
考古遗址博物馆以考古发掘文物展示为特色,专业性很强,更需要做好普及知识的工作。巴登-符腾堡州考古博物馆为了培养儿童从小就喜欢追溯历史,探究奥秘的兴趣,将考古发掘现场做成模型,用各种卡通人物在现场进行发掘工作。这种展示方式故事性强,表现力强,将深奥的考古学成果转换为新的表现形式,找到严谨的考古专业和儿童兴趣的结合点
(5)。随着人们在博物馆中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博物馆的“寓教于乐”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参观博物馆的过程成为令人身心愉悦的艺术与知识体验,也丰富了博物馆的活动内容,增加了博物馆的吸引力。
“今天的观众,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已和过去不同,他们再也不会耐心地去阅读所谓系统的、干巴巴的知识传授了。他们喜欢听故事,希望从情节中去获得知识和信息。因此,展览首先要让观众耳目愉快,要感染观众,在观众爱看之后再把知识、信息传达给他们”
(6)。设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中心位置的森林展馆,除了有大量典型地展示维多利亚地区树木状况的树种,还有各种各类的活鸟在其中自由飞行,也有蛇等其他动物,有趣的展示手段和恰当的人文故事,成为连接观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
(7)。
英国国家海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展品摆放与文字说明,而是通过种种科技手段让历史重现,将300多年前工业革命时期威尔士人的生活,动态地展现在参观者眼前。博物馆内有100多件视听展品,其中36件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在博物馆的人文展厅中,有斯旺西的电子街道图,点击一条街道,屏幕就会将观众引向该街道上现存的传统老屋。随着踏在石板地上的马蹄声和嘶鸣声,镜头在这座老屋前停下,随后会带观众踏上阶梯进入房屋,屏幕上也显示出工业革命时期房屋的主人、仆人,以及他们的具体工作、健康状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主人去世后的住户情况,可以继续点击。在风景展厅中,参观者可以通过点击屏幕上的地图,了解该地段当时街道的情景和污染状况
(8)。
鉴于以往一些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经验教训,不能用学术性取代知识性,用专业性代替普及性,造成博物馆门庭冷落。必须明确,博物馆陈列展览首先要为广大普通观众服务,应以大多数观众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能力为基准。过于专业化的陈列展览势必失去大多数观众。陈列展览要强调知识性、通俗性、普及性,“通俗”不是“庸俗”,更不是“低俗”。所谓“通俗”,即通过精心制作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普通观众在高雅的殿堂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是处理雅俗关系的指导原则。
陈列展览的内容和形式,既要经得起专业人士的推敲,也要能让普通观众看得明白;既要能符合专业的规律,也能使普通观众接受。陈列展览经常使用的表达手段有直接方式,也有间接方式,直接方式是指让文物展品自己说话,文物展品自身就有许多信息可供观众自己解读。间接方式是指通过其它手法来揭示文物展品或陈列展览的主题和内涵,并使更多的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使陈列展览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博物馆是否要用文字的争论,尽管也有人把文字视为博物馆展览中“必要的不幸”,但是事实上,文字越来越被视为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建强先生认为“展览中的实物展品,远离自己的文化坐标和使用场景,以孤立、静态的方式呈现在现代材料制成的容器中。巨大的时空间隔使当代观众难以与它们对话,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意义。虽然我们强调采用博物馆语言来阐释它们,但要把它们复杂的背景、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意义充分揭示出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9)。要让观众看得懂,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借助文字说明,做出系统深入的叙述与解释。因此,陈列展览的各层文字说明,成为文物展品和陈列展览的必要导引,成为陈列展览重要的中介手段。文字说明同时还具有引导和激发观众思考,引发兴趣,沟通情感,产生共鸣等多重作用。
“中国文字发展史陈列”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在前期设计准备阶段,就对空间高度,展板大小、室内色彩、展品灯光等方面做出严密的论证工作,使陈列展览形式适应观众的感觉系统特性及观众心理需求,充分考虑观众的感受。此外,展览的6个展厅中,都设计有互动项目,通过动手选择甲骨、金文图形,利用汉字计算机输入体会汉字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历程。特别是推出互动影像厅,充分开发文字与观众的互动,设立字谜竞猜、练习毛笔字、文字名片设计、雕版印刷等项目,其中材料工具与书法展区,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互动游戏,体验不同书写工具、书写方式对不同书写材料的不同书写效果。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这些互动项目设置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动手动脑,体会文字的魅力与趣味,更好的传播文字文化的知识。在创新陈列展览手段上充分发挥场景直观生动的特性,丰富展示效果。例如利用动画剪影的手法介绍内容,串联文物陈列。此外,陈列展览按照文字演变的时间顺序,设计制作了原始制陶、青铜铸造、造纸术、照排技术演示等与文字有关的场景。这些场景的设置,突出了陈列展览的主题,让观众感受古代的生产生活氛围,了解文字诞生及演进的过程。同时,配合陈列展览制作4D影片《甲骨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原本深奥的甲骨文专业知识展示得栩栩如生,让观众了解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10)。
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是联接博物馆与观众的重要媒介之一,必须做到深入浅出,才能使观众通过文字说明了解陈列内容,增加对陈列展览的理解,使参观者有所收获。但是,传统的文字说明多强调文物来源,最常见的说明内容一般为:出土时间、出土地点、文物的时代、文物的质地,有的还标明文物尺寸,文字说明信息量较少,上述内容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但是却不是大多数观众所关注的内容。要使观众愿意阅读,文字在内容编排和艺术设计上都要作出精心的安排。陈列展览对于文字撰写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必须熟悉相关的专业,必须有很好的写作技巧,必须具有用简洁通俗的方式表达复杂专业内容的能力。
现代陈列展览理念提倡文字、图表的艺术化,力图在布局、规格、色彩、造型等方面既有统一,又富于变化,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交相呼应,形成不同的层次和形态,从而有效增强可视性。同时,考虑到观众是在行走与站立中观察与阅读,每一单元的文字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了使文字说明与陈列展览融为一体,可以将某些说明内容转化为图表或图像的形式,图表或图像使大量信息一目了然,使陈列展览内容表达简明扼要,使观众能更准确地把握重点,对提高文化素质有所帮助,进而愿意将参观博物馆视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可以让人们直观地看到历经沧桑遗留下来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结晶,从直观到感性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变迁。浙江自然博物馆为适合更多参观动机与知识背景不同的观众群,新馆展示采用双二元配置结构。仓储式标本展示主要满足专家和学生的需求;常规展示主要适应一般观众要求。允许观众更多地了解文物藏品在博物馆中如何被保存与维护,允许观众认知文物藏品客观存在的生命过程,以及博物馆人员如何开展日常工作,意味着赋予观众更多尊重和权利,使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参观体验更加丰富多样。
浙江自然博物馆在展示内容安排上,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点,将自然、自然史和自然与人类三重内容融为一体,将观众引向对生物多样性及重要性的思考,增进对自然环境的兴趣与责任感。在展示手法上,强调异质、立体和复杂的空间构造,营造随和、亲切的自然气氛。力求克服同质、线形和平面化的展示空间导致观众参观疲劳和漠然。在展示特色上,注意自然科学知识传播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同时,新馆的陈列展览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自然与人文的人为隔阂,把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人类的生存状态有机结合起来,促使观众形成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11)。
2. 实现陈列展览的通俗性
博物馆应就陈列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征询观众的意见和建议,欢迎观众留言,及时了解观众的心理动态和潜在需求。例如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眼中的博物馆”的调查结果表明,针对“什么样的博物馆会得到当代大学生群体钟爱”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历史民俗”类,占34.5%;“艺术”类位居第二位,占32.8%;而“军事”类和“名人故居和纪念馆”类所占的比例则很小,分别为3.4%和1.7%。而在对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却发现,很多的中小学生把“军事”类博物馆列为首选,“名人故居”的被选比例也很高。由此可见,博物馆应该有针对性地认清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在展览策划运营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4)。 加拿大魁北克市文明博物馆,在观众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陈列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并将陈列展览首先制作成小模型,到社会各层次的观众中去征求意见,哪怕是幼儿园的儿童也不漏掉,在大量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再引进或投入制作,使每个陈列展览都具有不同的观众群体。连云港博物馆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资源效应,不断丰富陈列展览内容。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及时向社会民众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博物馆及时与地震部门联系,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览,并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和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在相关媒体上进行提前宣传,许多市民前来参加咨询活动,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
参观博物馆不同于在课堂上听课,观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希望获得一份美感和享受。陈列展览就是要在人与物之间创造出一个彼此交往的中介,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美学属性的空间,让观众赏心悦目、舒解疲劳,放松情绪。由于珍贵文物不可随意触摸,一些青少年到博物馆参观时会感到枯燥。为此,中国科学技术馆通过大量可以让观众亲自动手实践的展陈设施,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电磁、力学、机械、声光、信息、核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科技成果,特别是那些光怪陆离的辉光球,五颜六色的巨大肥皂膜,毛发直立的静电反应,都令青少年观众惊讶不已,加深了对相关原理的理解。
上海博物馆结合博物馆的书画、陶瓷、玉器等文物展品,对中小学生开展趣味墨拓、修复“唐三彩”、软陶制玉、扎染等手工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在石板上刻下文字或图像,然后制作拓片;把陶器、瓷器碎片分离,再修补完整;在白布上学染色;用软陶模仿古代玉器形状,制作成玉蝉、玉龙、玉鸟等。他们还举办纸文化系列活动,包括艺术剪纸、手工制造宣纸、掌握木活字印刷技术和做套色水印信笺。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过程中,感受传统品味生活。当中小学生们亲手制作出一个个饶有趣味的艺术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成功,体验到自我价值。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项目应该充分发挥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等特征。“让公众了解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做什么,这实际上也是博物馆魅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5)。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就设有讨论室,观众还可以通过预约参观文物库房或与专业人员接触、交流。这些展厅以外的相关活动,能大大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博物馆既要成为文化信息中心,也要成为文化体验场所,利用陈列展览让观众直接参与,并成为互动体验,使文物展品的信息以生动的方式传递给观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体验,获得难忘的感受,获取需要的知识。
在国际盲人日,卢浮宫艺术博物馆给北京带来一项独特展览,《触・觉――从卢浮宫到世纪坛》,参观者可以亲手触摸卢浮宫艺术博物馆所藏公元前2世纪至19世纪的西方经典雕塑的复制品,所有复制品都是由法国国立博物馆联合会模型工坊制作而成,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感受雕塑作品的力与美,使盲人也能感受到艺术家的表现和匠心。同时,在每一件陈列展品旁都放置了中文和盲文的两种介绍。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汇展及评选活动引爆杭城,在杭州的各大新闻媒体对此作了一系列连续报道,激起观众对博物馆文物的兴趣和激情,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热情高潮的观众积极参加投票评选活动,成为博物馆把馆藏文物精华更好地展示给社会公众的一次有益探索
(16)。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要善于调动观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尽力缩小陈列展览与观众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寻求与观众的共鸣。日本九州博物馆的藏品仅有2000余件,但是参观人次却位居日本各大博物馆前列。究其原因,主要是该馆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理,一切展示活动都以观众为中心。如果一个展品连续6天观众停留的时间不到10秒,就进行撤换。在日本九州博物馆的实验室,公众可以近距离观看或尝试实验操作,甚至公众可以透过保管文物藏品的库房开窗通道,参观库房里面的技术人员如何修复、整理和保管文物藏品,深受观众喜爱
(17)。
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活动中,观众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应该是陈列展览的主动参与者。得州监狱博物馆是一家集展览、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慈善机构。该馆从囚犯和狱警的角度展示了1848年以来得州监狱系统的发展历程。陈列的展品以囚犯使用的物品为主,其中除生活用品、行刑工具、囚犯带入的违禁品及自制的越狱用品外,还有囚犯自己创作的绘画、雕塑等监狱“艺术品”。博物馆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模拟囚室,游客只要花上3美元就可以穿上囚服在里面照相留念,体验一下当囚犯的感觉。
博物馆应千方百计地拉近观众与文物展品间的距离,着力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追求展示空间的机动性与可塑性,着力于展厅文化氛围的创造和展品文化意义的激活,通过陈列展览将观众带到特定的情境氛围之中,使他们深入地参与其中,达到在认知、行动、反馈等方面的全方位参与。垃圾博物馆坐落在美国斯特列福镇,是在垃圾分类处理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作为环保教育设施之一,免费接待公众。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绿色的塑料瓶可造地毯、25个汽水瓶可制作一件再生的短上衣、1吨旧报纸再生使用可少砍约17棵树和节省4100瓦能源、利用废弃金属代替铁矿石生产新钢铁等。通过参观,人们不仅了解垃圾处理的过程,还可以增强环保意识
(18)。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博物馆藏品的陈列展览方式,也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效率,从而使我国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多语种的自动讲解系统的应用,使博物馆对参观者的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良渚博物院的陈列展览,按照“雅俗共赏”的要求,解读和传递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让观众“看得懂、喜欢看”,并做深做透良渚之谜和良渚玉文化两篇文章,除了运用传统的文物展示、场景营造等陈列手段外,还采用声光系统、多媒体技术、4D影院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室内展示与室外体验相结合,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可视性、可读性和参与度,给予观众更加清晰的印象和直观的感受。
在举办《天地经纬》展的过程中,河南博物院与国家地震局、国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自动化研究所等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围绕古代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利用、地动仪模型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以及陈列架构、科技内涵延伸、环境创新、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共同研究。这一展览使人们在探索历史类博物馆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展示古代科技原理的方式方法,探索陈列如何向观众传递和正确对待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空间,探索如何让观众参与到陈列中并通过亲身体验来缩短陈列与观众的距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人们会对科学有兴趣,对生活有兴趣,对博物馆有兴趣。对于以休闲娱乐、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观众而言,博物馆就好比是一座艺术殿堂,人们不但期望能够看到珍贵展品,也希望能够参加某项有意义的活动,甚至动手项目,获得更真切的感观体验。尤其对于处于充满好奇、爱动好玩年龄段的青少年观众来说,动手参与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为此,不少博物馆都有为少年儿童专设的展览区、活动室、探索角。这些动手活动不仅使少年儿童学会一定的技巧,而且也激发他们的兴趣,加深对博物馆参观的印象。
2010年7月,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了“生命起航――卵的奥秘”暑期特别展览,这是针对少年儿童参观群体,集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陈列展览,通过展示鸡、鸭等的孵化过程,引导大众关注生命、探索自然。博物馆购进专用孵化设备,将传统的展板展示转变为活体互动,将原有的引导讲解转变为主动吸引,将整个孵化过程完全呈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展览以鸡鸭等的孵化过程为载体,展示部分鸟类和爬行动物的诞生及发育过程。所有孵化卵面向少年儿童实行免费幼雏征名、领养活动。凡在指定时间内报名的少年儿童,均可以亲自挑选其中一枚孵化卵自己进行命名,博物馆对其指定的孵化卵进行特定编号,待孵化出壳、展览结束后免费赠与其领养,借此提高少年儿童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19)。
心理学家麦克卢汉博士说“触摸行为对于电视机下成长的一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他们从孩提时代起,就已经接受了电视图像的透视,现在需要从深度方面来处理事物了”。博物馆的少儿教育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中,有一处“科学乐园”展厅,专门为3~10岁的儿童所设计。展厅面积近4000平方米,是ϟ目前国内最大的儿童专项展厅。展厅共分9个单元,如科学城堡、认识自己、山林探秘、欢乐农庄、戏水湾、安全岛、创意工作室等,包括认识自然、认识自己和身边、工农业交通、环境、防灾和趣味活动等,共计有展览项目140多项。
科学乐园的一切,都按照为儿童服务设计安排。展厅的设施和布置,都考虑到儿童的身体和认知特点,整个展厅色彩和谐温馨,各展区都用不同的颜色区分,背景音乐舒缓优美,各类提示亲切有趣,各展项的体量、高度,手柄的松紧度都符合3~10岁儿童的身材和体能。为保证€小观众的安全,所有设施、器材都做了防电、防撞、防扎、防磕等处理。小朋友在乐园里就是玩和动,玩自己喜欢的展厅,展厅中不仅有动手的项目,还有动眼、动耳、动脚、动嘴、动鼻子的项目,在玩和动中激发兴趣,得到体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发现喜好和特长,或者就是玩个高兴,玩个痛快。
目前,一些观众参观博物馆不仅是希望获得消闲,还希望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希望深入了解一些文化信息,希望能与博物馆专业人员交流,博物馆对于这些观众的愿望应尽量满足。即使是抱着学习目的前来的观众,也不希望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一本呆板僵化的教科书,而是希望博物馆呈现生动、自由、开放的气氛,成为启迪人们思想智慧,开发人们学习潜能的环境。为了满足观众对陈列展览深度了解的需要,故宫博物院在几乎所有临时展览中都配套组织学术讲座,在展厅播放与展览背景有关的视频节目,并通过触摸屏、网上展览、动手制作等项目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度,并计划今后将更多更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推广应用到故宫博物院内对外开放的宫殿、展馆、展厅内,使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如今博物馆观众的参与欲望十分强烈,他们不仅希望观看陈列展览,而且希望参与其中,进行自主体验。因此,有条件举办开放式陈列展览,是增进观众参观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如果出于文物安全或观众安全等原因,不能实现开放式陈列,也可以制作一些复制品供参观者接触,或者利用高科技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握式多媒体导游设备等,增加陈列展览的可感性。在主题陈列之外设立发现中心、故事中心、娱乐中心之类的附属区域十分必要,让观众有参与的机会,家长与孩子有共同学习探索的空间。
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我听了,可忘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动手了,明白了!中国古代诗人陆游也曾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香港太空馆有一项让观众亲自体验在太空翱翔的滑翔项目,观众可以乘着滑翔器,遨游于太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陈列展览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有的是质朴无华、素面朝天,有的则是五彩争艳、匠心独运,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要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以更好的和更有吸引力的方式让观众欣赏和观摩”
(21)。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在内容上应科学高雅,在形式上应喜闻乐见,努力在大众化与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在首都博物馆,除了设有专门的教育互动区,还在陈列展览的设计上注重参观者的感观感受,在展品、图片之外,还有多个多媒体展项,包括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表现形式,以及参观者能亲身参与互动的展区,以强调“体验、感受、互动”的方式传递展示信息。在河北海盐博物馆,“天工开物――中国盐史”展览,系统展示与盐有关的历史、技术、文化,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采用水墨淡彩风格绘制的二维动漫“熬波图”,采用动感手段,生动再现了元代海盐制作工艺,增强了感染力和吸引力。
陈列展览和公众教育在今天的博物馆中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尤其是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体验,从而达到信息的双向传递,这正是现代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在大英博物馆,“日本传统手工艺展”期间,邀请了多位当代手工艺大师来做讲座,同时表演茶道和插花,并且在活动室里可以观看日本墙纸的制作过程,使观众与展示内容之间没有阻碍,实现最真实的接触,观众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介绍19世纪装饰风格的时候,设计师复制了那个年代的椅子,供观众亲手拆卸、组装。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们走进博物馆重要原因。当今我国陈列设计中出现了“互动式陈列方式”的展览,这不仅反映了现代设计要考虑到专业、艺术、技术,同时更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生理的需要,揭示了设计者要注重设计语言的大众化和通俗化,努力使设计的形式更为观众所接受,更适合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口味的趋向。博物馆的每一个陈列展览,每一件文物展品都会在参观者意识中呈现出多层面的意义,博物馆应为观众提供开放的空间来阅读文物展品,使观众有效地利用这个空间,在头脑中进行资源再造,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满足。博物馆不应仅有简单的陈列展览,而应为不同参观者找到不同方式来享受陈列展览。 “人们在博物馆看到的不是那些已经死掉的东西,而是被赋予生命的展品。
(22)”新的博物馆发展理念对以玻璃橱窗为主、附以照片资料,观众只能隔着玻璃参观、在橱窗间穿梭而不能动手参与的传统博物馆展示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取而代之的是:陈列的形式可以经常变动、重新组合,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动手参与。而思考、咨询、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是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观众希望通过对展览的参观,触发他们的思考,实现其探索、认知、趣味、互动的文化体验。高雅不是神秘,通俗不是肤浅,博物馆要把握既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又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尺度,避免出现盲目崇拜高科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