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构建途径研究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是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制定的政策及其执行所形成的环境。环境的培育与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提高其实效性的有力路径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法治化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法治化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构成必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照特定的法律程序产生。其次,法律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法律地位,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享有一定的权利,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和承担一定的责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对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在高校生活学习的大学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法治化相对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法治化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法治化和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的法治化。大学生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地位应该由相关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客体地位应该是由法律赋予的。与此相对应,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所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也应该由相关法律法规作出明确规定。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法治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ฅ标和内容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法治化要求将上述政策文件中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经过法定程序写入法律,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可以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总体目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首先,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导向性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其它内容起指导作用。基于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就要求国家相关机关依据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将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性地位以及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法律化,从而确保其权威性和合法性✉。
第二,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思想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讲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武器。所以,国家应该根据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赋予思想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性地位,并将其主要内容上升为法律。
第三,法制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任务,法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保障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进程中,应通过法律明文规定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规定法制教育的内容是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第四,心理教育、道德教育这两部分跟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相比较,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法治化,主要是利用法律保护大学生享有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权利,而不用法律硬性规定其内容。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好的方法可以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形成良好和谐的引导、交流、教育 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法治化就是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制定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规范,即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哪些教育方法是合法的,哪些教育方法是法律明文禁止的,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有法可依的良好状态中进行。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法治化就是要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必须同时运用实体形态的载体和活动形态的载体,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是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外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法治化就是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而良好法治环境的营造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高校各方面相互配合。首先,国家应该从宏观层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大环境。其次,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环境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法治化的要求,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督导制度和问责制度,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环境的优化。
五、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实质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结构要素及其各个结构要素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和谐的运行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伟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