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分析
[摘要] 我国财政支出的预算和决算有其法律依据,预决算差异对法律有破坏性,对资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效率也极为不利。本文以财政支出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对预决算差异的认真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预算编制与执行
政府预算具有法律效力,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依托,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针对政府预算的管理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政府预算管理中会出现预决算差异,追根溯源差异产生的原因无外乎预算支出的追加以及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预算指标等,这种做法破坏政府预算的法律效力,使得资金管理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资金的合理分配受到阻碍。预决算的差异对自己的规范使用和资金利用率提出了严峻考验,本文认真分析了这一现状,经过仔细的思忖提出以下一些建议,希望对财政管理提供帮助。
1 造成预决算差异的原因
政府预算制定需要一定的前瞻性,而在预算实际实施过程中受诸多不可控影响因素影响,财政预决算会出现难以避免的误差。客观因素难以避免,但很多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则可以有效控制,主观误差包括制度不完善、编制方法缺乏科学依据、预算程序混乱等。
1.1 预算制度缺乏前瞻性
预算定额是进行预算编制的基础,适应社会需求的预算金额是科学合理预算编制的关键。在目前预算体系中,我国的编制体系多以基数法,经验为编制的参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态势以及资金利率、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的考虑较为欠缺,这种经验主义做法直接导致财政预算的不准确性,拉大财政预决算差距。世界经济形式发展迅速,我国社会瞬息万变,政府财政预算很难适应经济的发展,这导致部分单位不断追加经费,进而拉大财政预决算差距,降低预算执行力。
工作数量与工作人员之间不成比例。财政预算部门以在编人数为基础,但是就单位业务数量、行政职能而言,工作数量与人员之间不成正比,如果一刀切对所有工作人员采用相同预算资金,那大幅度降低资金利用率,对个人而言,也是一种不公平的资金分配。
第一,我国传统的预算编制体系是增量预算,指的是在GDP后硬性加若干百分点,这种方式导致很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规模和内容上的冲突,财政预算的执行力也难以实现。虽然,我国进行了预算编制的改革,用零基预算模式取代增量预算模式,但零基模式仅仅局限于对新建项目资金衡量领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第二,在目前情况ว下,我国财政预算没有突破传统的预算方法,仍停留在诸如比例法、系数法、基数法、定额法等经验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定性的收支预测,是以经ฎ验教训为基础的总结,缺乏对未来的预测,在实际运行中带有一定机械性。财政预测还有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硬性规定部分定额比例指标,这为财政预算披上浓重的主观色彩,正是由于主观色彩的存在导致财政预算很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进而导致一些资金问题的存在。对于符合社会发展的时间序列预测法和因果关系预测法我国虽然也有所涉及,但是基于其对技术性与工作量的超高要求,其很难在范围内普及。
1.3 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部分预算部门为了使预算结果能顺利通过审批而有意编造虚假预算,故意压低预算金额,这种做法会造成资金缺口,直接导致预算执行力降低。而在预算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时常会出现铺张浪费等现象,这更加破坏预算编制。
预算审批需要严格的法律程序,但是预算金额的追加却不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预算部门故意压低预案结果顺利通过审批,在预算实际实施过程中,部门不断追加预算金额,而这种资金追加通常在行政系统内完成,资金会很快流入追加金额中。即使有部分项目要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但也会是先追加后通报。这种亟待完善的管理体制为预算部门留下空间追加预算金额,进而深化财政预算与决算的矛盾,降低财政资金的执行力度。
2 解决策略
2.1 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
第一,以社会现实为预算编制的基础,确定财政资金定额。预算金额的确定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充分考虑国内经济发展态势、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细化支出定额标准。与此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单位工作难度与工作人员的比例关系,制定合理的资金支出体系,最大限度提升资金的执行力。第二,与时俱进预算编制模式。预算编制模式要符合社会发展,预算编制要充分尊重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以区域经济具体发展水平为基础,实现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的配合使用,最大限度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于绩效预算而言,预算编制要时刻把握发展性原则,认真分析投入与成本的比例,并合理引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先进方式,优化绩效管理,实现收支预算方式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在预算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时刻做得科学、规范,为资金的合理运用提供有效☪的保障。于零基预算而言,其更加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政府了解企业发展的细节动态,以企业效益为出发点,对各个项目进行认真分析,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程度合理调度资金安排,力争做到资金的有效利用。但零基模式的运行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于我国目前情况而言,零基预算模式全面普及仍存在一定难度,因而我们可以参考历年的预算增量确定资金定额。第三,预算编制要有长远眼光,为其致力经济发展打下基础。预算的制定具有长远意义,不能以传统的经验为根本出发点,要以前瞻性的目光对世界经济形势做出科学的推测,制定合理的财政预算,并结合国家的发展形势对预算资金做出符合经济发展的用度章程。
2.2 严格执行预算
第一,整合预算制定与使用,加强相关主管部门的联系,双方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致力于预算体系的完善。建立预算实施过程细化制度,对预算资金流动各个环节进行细化报告,并将报告结果及时告知相关决策者,通过预算部门的相互配合做到专款专用,努力缩小财政预决算的缺口。第二,财政各部门鼎力配合,努力实现财政资金指标详细化。将预算以季度和月度为基础进行细化,主观部门通过对各个分目标的控制对财政预算进行实时监督,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完善财政资金的运行体系,全面提升资金的执行力和使用效益。
2.3 强化预算监督力度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最高立法机关,是我国财政预算和决算的的监督主体,因而强化预算监督力度的核心在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们代表大会应该以时代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对《预算法》做出符合社会现状的完善,为预算监督提供法律保障,约束种种超支行为,合理规范财政资金用度,力争做到财政资金造福于人民。公众监督力度也是不容小视的,政府要重视社会舆论,以网络为平台为公众提供多种监督渠道,保障公众的监督权。与此同时,政府要透明化财政资金用度,定期向民众公布财政资金的预算草案以及执行情况,为社会民众监督财政预算提供便利。